尽管并非总是显而易见,平面设计实际上深刻影响着室内空间的构思、设计、呈现与体验方式。我们采访了多位设计师,探讨这两大领域如何交汇——从巧妙地为社交空间注入品牌元素,到提升面向客户的设计方案展示效果。

共通的视觉语言

(图片来源:Owl Interior Design)

平面设计与室内设计在核心层面共享着基本原则——例如平衡、节奏、比例、视觉层次、对比、统一、重点与细节——这些原则天然地促成了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在这两个领域中,视觉元素都起着引导视线、营造氛围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为品牌标识开发的配色方案,如今也指导着室内的色彩搭配。定义企业传播的字体选择,影响着墙面图形、导视系统乃至家具的挑选。平面设计中创建 cohesive 视觉体系的能力,在设计需要提供统一体验的空间时显得无比珍贵。

"平面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的联系,犹如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一个定义声音,另一个创造舞台," Bergman Design House 的创始人兼创意总监 Marie Soliman 说道。"在2025年的今天,这种关系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平面设计不再仅仅是装饰墙壁,它影响着品牌叙事、导视、材料选择,甚至空间的'情绪温度'。在酒店、会员俱乐部和住宅中,字体排印、色彩理论和视觉识别对于氛围的营造,已变得与灯光或纹理同等重要。"

无形的影响力

(图片来源:Owl Interior Design)

从酒店、餐厅到办公室、火车站,平面设计几乎存在于所有空间——即使你未必能直接"看见"它。引导你视线的字体、设定氛围的配色、使空间感觉协调统一的视觉节奏——这些都是平面设计原则渗透到室内设计实践方方面面的结果。

Owl Interior Design 的创始人 Sophie van Winden 和 Simone Gordon 随处可见这种影响:"平面设计如今在室内设计中无处不在。它塑造了我们提案的方式、情绪板的呈现形式,以及空间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效果。在商业项目中,它的作用更为深入——环境品牌设计、标识系统和数字层面共同结合,讲述品牌故事。本质上,平面设计是将概念与体验粘合在一起的胶水。"

(图片来源:Run For The Hills)

但平面设计的真正力量在于其微妙之处。Run for the Hills 的创意总监 Chris Trotman 精通于他称之为"无形品牌化"的手法:"大多数人的设计敏感度可能超乎你的想象。他们能察觉到品牌与室内环境之间的脱节。即使更多是在潜意识层面,无法确切指出原因,他们也能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他说。

"因此,平面设计和品牌化对室内空间的氛围起着巨大作用。所有客人接触到的品牌触点——从菜单到导视——都可以反复强化品牌故事,增强'品牌世界'的沉浸感。我们喜欢将室内设计与平面设计交织融合,将品牌元素巧妙地嵌入织物,或隐藏于艺术作品中。我们喜欢称之为'无形品牌化',这与到处贴标志的做法截然相反。"

趋势的融合

(图片来源:Bergman Design House)

"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趋势常常会直接波及室内设计," Bergman Design House 的创始人兼创意总监 Marie Soliman 表示。"想想层叠字体排印的兴起对墙面处理和标识的影响,或是大胆的渐变配色方案启发了沉浸式的主题墙和定制饰面。在我们自己的作品中,我们借鉴了杂志版式布局,在建筑中创造空间的'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其独特的色调、节奏和纹理。"

社交媒体及更广泛的互联网在塑造视觉文化方面的作用,导致近几十年来趋势的传播速度急剧加快。"平面设计趋势不断跨界进入室内领域。字体、配色、有机线条——你会看到它们直接从设计情绪板跳转到墙面壁画、织物或家具造型上," Sophie 和 Simone 说。"而且,'适合Instagram分享'的瞬间现在已成为大多数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最出色的室内设计不仅从平面设计中汲取灵感,还从时尚、艺术和数字文化中获取线索——这全都属于同一种创意语言。"

(图片来源:Run For The Hills)

Chris 将这视为全球文化变迁的一部分,不过他警告不要盲目追随潮流:"世界变小了,我们拥有席卷一切的全球性趋势。有时始于T台秀场或电影,但它们会横扫所有领域,"他说。"突然间,七十年代风格流行起来,平面和室内设计的配色变得更复古,拱形和复古图案也更多了。但如果你过于'追逐潮流',你的项目可能很快就会显得过时,所以我们尝试对趋势加以调整,使其更具永恒性。"

(图片来源:Run For The Hills)

演示方式的革命

Bergman Design House 的演示幻灯片(图片来源:Bergman Design House)

平面设计的影响力,或许在室内项目如何被构思、提案和推销的过程中体现得最为直接。平面设计所确立的视觉标准已经改变了客户的期望。室内设计师 Sarah Walter Boyd发现,这通常始于个人品牌塑造:

"对我来说,项目的开端可能非常依赖平面设计。尤其是在设计公司的品牌识别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这有助于让你的设计公司在起步阶段就脱颖而出,"她说。"在初次接触时,需要有能够吸引客户的东西。"她记得曾有客户说:"他们选择的是你这个人——所以他们需要了解你的风格,确认你就是他们想要的选择。" "这种特质可以通过你的网站、公司logo乃至设计提案使用的字体来传达,"她说,"而这都回归到平面设计。"

(图片来源:Bergman Design House)

Boyd 指出,项目演示往往是平面设计真正能决定提案成败的关键环节。"虽然在过去,设计师可能向客户展示一些手绘草图、方案效果图,并辅以小块面料和饰面样本——但得益于技术进步,设计师可用的工具种类已大幅增加,"她说。"在现阶段,为了确保客户快速认可(一张裁剪不当的图片就可能毁掉整个提案,这很惊人),演示文稿必须精致利落,图片对齐准确,并充分利用字体和页面布局,避免分散客户对核心内容的注意力。你可能构思出了一个绝妙的房间方案,但如果用来传达该方案的任何演示文稿构思或执行不佳,你就有可能失去那个客户。"

Sophie 和 Simone 也认同客户的期望已彻底改变:"与十年前手绘草图、样本板和大叠面料样本的时代相比,这个角色几乎变得无法辨认。现在是数字优先:沉浸式视觉效果、视频演示、以及堪比光鲜杂志版面的提案文稿。客户对专业精致度和故事叙述的期望已经飙升。"

工具的接管

(图片来源:Bergman Design House)

平面设计不仅从美学上影响了室内设计——它还重塑了专业工具集,室内设计师现在常规使用的许多软件最初是为平面设计师开发的。

"InDesign 最适合最适合 用于客户演示——PowerPoint 功能有限且不够专业," Chris 说。"Photoshop 用于图像处理——重新调整情绪板图片的颜色以适配页面,以及抠图,都可以通过点击几下按钮完成。"

技术技能在室内设计领域的普及,恰恰显示了平面设计如今对该行业的重要性。Sophie 和 Simone 建议在专业级工具和更易上手的平台之间取得平衡:"这真是一个混合体:创造力、项目管理和沟通能力仍然是关键,但工具箱已经扩大。Vectorworks 或 SketchUp 等CAD平台是必需品,3D渲染工具能让想法在几秒钟内变得真实。另一方面,Canva 和其他快速图形平台帮助我们以快速、清晰且易于客户理解的方式,可视化地推销概念。"

(图片来源:Owl Interior Design)

Sarah 同意,随着技术获取和使用程度的提高,室内设计师所需的技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我2009年刚开始在 SC&JF 工作时,助理最多只需要使用 Microsoft 办公套件。如果要在演示中添加图片,通常是剪下来和面料样本一起贴到背板上,这能做出层次感丰富的演示稿——不过,要是万能胶涂错了一点,可就全完了!"她说。"随着时间的推移,Photoshop 慢慢普及,然后是 PowerPoint——整个局面开始改变。如今,全面掌握 Adobe 套件和CAD软件是必须的。"

尽管AI已经 democratise 了平面设计能力的获取,但 Chris 指出,人的触觉对于室内设计永远是必不可少的。"你现在真的完全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精通 Photoshop 这类软件了。借助新的AI功能,只需几个指令,它几乎就能自动完成你想要的效果,"他说。"但AI唯一不具备的,是品味。所以它永远需要人的触觉和设计师的眼光。"

行业的转型

(图片来源:Owl Interior Design/Racheal Smith)

"今天的室内设计师部分像是讲故事的人,部分是策略师,部分是技术专家,有时甚至像是心理学家," Marie 说。"我们需要艺术家的敏感度、建筑师的组织能力,以及流畅运用数字工具的敏捷性,从3D可视化、参数化建模到AI辅助的情绪板。但所有这些都无法取代人为触动的魔力:手绘草图、与工匠的即兴交流、漫步于空间感受其骨架。"

Marie 补充说,曾经将平面设计与室内设计分隔开的学科界限几乎已完全消融。"当我创立 Bergman 时,各学科感觉更分离,平面设计师在一个世界,室内设计师在另一个世界。现在,界限已经融化。我们讲着一种共通的视觉语言,而且通常从第一天起,图形标识就会与室内建筑一同被考虑," Marie 说。

"无论是在页面上还是在房间里,设计关乎的是连接。我们不仅仅是在摆放形状和颜色;我们是在创造人们会记住的体验。而在2025年,这一共同的使命让平面设计与室内设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

精选文章:

隈研吾“遇见”王澍:象山校园里的两种的山水观

不止“一捆螺纹钢”这么简单,50亿建的“第一高银行总部”暗藏玄机

从包豪斯到反弹:反现代主义的回归

品味与同理心

编舞空间:建筑与舞蹈的跨学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