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用户体验是无形的;你的品牌才是人们会记住的东西

如今大多数产品设计都干净、功能性强——但也容易被遗忘。你打开一个应用,获取所需,关闭它,然后继续做别的事。它运作正常。然而……它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人们可能不会注意到好的用户体验,因为它没有妨碍他们,但当品牌没有融入产品时,人们会感觉到它的缺失。品牌是你产品的情感核心。它赋予瞬间以记忆,赋予流程以个性,赋予功能以意义。但是,当品牌被当作装饰品对待,在产品建成后才“附加”上去时,产品和品牌就会脱节,最终你得到的是一个能用但不引起共鸣的东西。

我是一名拥有超过十年经验的设计师,在 Adobe 致力于融合品牌与产品——从为 Adobe Firefly 和 Adobe Express 进行品牌塑造,到塑造我们 Creative Cloud 专业产品的核心功能——我见过最常见且代价最高的错误之一就是把品牌工作留到“以后”。品牌不是额外的附加层,它就是产品本身。它是区分“这个能用”和“这个感觉对了”的关键。在一个产品争相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世界里,这种差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以下是十个从一开始就将品牌融入产品的方法,让产品感觉是“为某人量身打造”,而不仅仅是“可供任何人使用”。

确保品牌不止于产品修饰的十个技巧

品牌不仅仅是一张情绪板。它是人们与你的产品互动时获得的累积感受。它是工具提示的语气,是动画带来的愉悦,是文案、颜色和流程中的选择——以及所有这些元素如何协同工作,构建出产品的声音。它关乎你说了什么,同样关键的是,你没说什么。把它想象成一个人,不仅仅是他们的穿着,还有他们的举止、他们所代表的立场,以及他们言行的一致性。

品牌不是额外的附加层,它就是产品本身。它是区分“这个能用”和“这个感觉对了”的关键。在一个产品争相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世界里,这种差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最强大的产品体验是由那些从一开始就注入品牌理念的团队设计的。他们会问为什么,会问为谁。他们对待每一个界面、每一种状态、每一句文案,都视作表达重要信息的机会。你不一定需要一份风格指南来做这件事。只需要一个观点、一点品味,以及愿意去关心用户最终带走什么样的体验。以下是十个简单的方法,确保你在产品开发过程之初就考虑到品牌。

1. 明确你的核心理念

在设计任何一个界面之前,先问:我们相信什么?不是公司使命陈述幻灯片上的话,而是真实、人性化的东西。你是追求速度?宁静?赋能?用平实的语言写下来,不要浮夸。这将是你指南针。

2. 了解你的个性

每个产品都有其声音。如果你的产品是一个角色,它会有什么样的对话?每个产品都在讲述一个故事。问题只在于你是否在有目的地讲述。你的产品是 playful(有趣)还是 serious(严肃)?minimal(极简)还是 expressive(富有表现力)?confident(自信)还是 quirky(古怪)?这种语气应该无处不在——从你的登录界面到“抱歉,出错了”的报错页面。一致性是人们形成对你产品情感地图的方式。这能让产品具有粘性,也能让用户愿意向他人推荐。

3. 带着情感设计,而非仅功能

一个产品流程可以非常可用,但仍然感觉冰冷。一个密码重置界面可能有清晰的错误信息、易于填写的字段和快速的确认邮件,但这个过程没有留下持久的印象。一个好的以品牌为主导的体验会考虑情感状态,而不仅仅是成功状态。更温暖的语气、友好的信息(如“别担心,谁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能安抚情绪而不仅仅是告知的小动画,都可以将一个任务转变为强化品牌形象的机会。始终问自己用户可能感受到什么(解脱、兴奋、自信、平静),然后带着这种感受去设计。

始终问自己用户可能感受到什么(解脱、兴奋、自信、平静),然后带着这种感受去设计。

4. 放大视野:这个界面的前后是什么?

没有一个界面是孤立存在的。以取消订阅流程为例。步骤可能很清晰:选择一个原因,确认,然后就完成了。但这之前发生了什么?很可能是有些沮丧。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也许是一个挽回的机会。现在想象一下同样的流程,但更温暖:“很遗憾看到您离开。”加上一条快速消息,如“这里有一些您可能尚未尝试的功能”,或一个简短的调查以了解更多。这不再仅仅是一次交易,而是一个体贴的、留有回旋余地的时刻。思考用户到达此界面前的情绪状态。他们接下来会关心什么?带着这个(情感)弧线去设计。好的用户体验连接各个点,而有品牌感的体验让整个过程显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5. 利用边缘场景

大多数团队痴迷于“Happy Path”(理想路径)。但品牌恰恰存在于那些缝隙中——“无数据”界面、“糟糕”时刻、加载动画。这些不是填充物;它们是免费的广告位。不要浪费它们。利用这些机会展现人性化、温暖和独特性——向用户表明你在乎。处理不好,它们就成了错失的机会(空白的、无引导的无数据状态界面)。处理得当,它们就成了提供帮助的时刻(“您尚未创建任何文件,这里是入门指南”)。

6. 不要空谈,要践行

如果你的品牌宣称“宁静”,但界面语言却咄咄逼人,那你就在破坏信任。想象一个标榜支持性的健康类应用,但当用户错过几次签到后,它却发送诸如“您落后了”这样催促的通知。这是压力,不是鼓励,这种语气违背了承诺。品牌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呈现。确保你的产品在语气、互动和价值观上言行一致。

品牌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呈现。确保你的产品在语气、互动和价值观上言行一致。

7. 小处着手,聪明迭代

你不需要一次性给整个应用打上品牌烙印。从一个单独的界面或一个独立的交互开始。你能发布的最小东西是什么,能带来清晰度、情感或愉悦感?例如,与其彻底改革整个新用户引导流程,不如从一个欢迎信息开始。让它温暖、人性化且符合品牌调性。观察用户的反应。如果效果不错,再从此扩展。信任是逐步赢得的。

8. 知晓其对业务的贡献

注入品牌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能驱动信任、忠诚度和用户留存。一个有灵魂的产品能让人们不断回来。多邻城 (Duolingo) 将一个基础的语言学习应用变成了人们喜爱、谈论甚至制作表情包的对象。其品牌声音有趣,猫头鹰形象无处不在,这种语气让学习感觉不那么像工作。深刻的、以品牌为主导的体验能为你的产品价值提供支撑,并让用户留下来。

9. 有意做出些“怪异”决定

并非所有东西都必须安全。事实上,一些最令人难忘的产品时刻恰恰来自刻意为之的“怪异”——一个俏皮的工具提示、一个出人意料的动画、一个大胆的标题。Slack 的加载信息常常显示一些古怪的短句,比如“清理蜘蛛网”或“计算样条曲线”。它们让人会心一笑,赋予产品个性。这些决定可以成为标志性的动作。明智地使用它们。并为之自豪。

10. 尊重工艺

对齐、间距、文案、转场动画。这些细节就是品牌。粗糙的用户界面比任何程序错误都更快地扼杀信任。你不需要在发布前就做到完美——但你确实需要设定高标准,并在过程中不断清理完善。

在一个“足够好”的产品世界里,你的品牌才是人们会记住的东西,因为品牌不仅仅是你的产品能做什么,更在于人们在使用它时的感受。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功能同质化的时代。大多数产品,尤其是在成熟或快速发展的领域,都运作良好。功能性的门槛已经达到。对用户体验、精致度和一致性的期望不再是差异化因素;它们只是入场券。这意味着决胜因素在于情感层面。在一个充斥着“足够好”产品的世界里,你的品牌才是人们会记住的东西,因为品牌不仅仅是你的产品能做什么,更在于人们在使用它时的感受。当产品与品牌一致时,用户能得到更多:一个感觉像是某个关心他们的人特意为他们打造的产品。

精选文章:

包容性游乐场:通过建筑,每个人都能玩耍

请停止称它们为“软技能”:AI时代的人类核心能力

2025 年十大品牌趋势:塑造真实且有使命感的品牌

建筑展馆:以小结构带来大冲击

10个“新鲜”设计趋势,我们毫不羞耻地从过去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