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年前,我完全不敢想,设计行业即将会被一个叫做Ai的东西给颠覆,哪怕是在一年前,也还是有很多设计师在排斥、质疑,甚至是抵制Ai,然而,现在大家都乖乖“缴械”了。
很荣幸我们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设计行业上一个颠覆性的变革是大约30年前电脑的普及,让设计摆脱了依靠纸和笔的时代,设计的质量、效率、形式得到大大提升和丰富。我想,30年前的设计师们当时的心态应该跟我们现在也差不多吧,既欣喜又焦虑。但于我个人而言,欣喜是要多过焦虑的,而且要多很多,作为一个有着14年经验的设计师,用Ai参与设计也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了,分享几点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1.Ai的发展和进步对设计行业和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很多年前我就已经有了这样一种想法,我觉得广告设计和电商设计在视觉执行上花太多成本是性价比很低的一件事情,比如说为了做一张平面还要去摄影棚搭场景、拍产品、请模特,然后各种精修,再到后期合成,又或者是各种建模、渲染、后期等等,从而制作出非常复杂、精美的世界作品,工作量非常庞大,制作成本很很高,然而事实证明在设计上的投入与跟产品的转化率不成正比。
但我又在想,如果市面上都是些轻量化的、简约的设计,那么也会引起视觉疲劳,这时一些在视觉上比较繁琐、新颖的设计还是可以脱颖而出的。所以说,维护设计形式的多样性很有必要,那怎么平衡性价比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呢?Ai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只用几分钟就可以做出以前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做出的效果,于是设计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前期的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想创意、构图等方面,把执行很难很花时间的部分交给Ai。
在Ai的帮助下,没有插画能力的设计师也可以做出很漂亮的插画包装和插画海报,一个非设计人员也可以做出质感很好的3D角色设计、3D画面,完全没有任何动画基础的人也可以制作一段动画或者视频,这难道不是给设计师叠加了N个buff吗?
不过Ai并不具备自己出一个好创意、设计出一件好作品的能力,所以,我觉得Ai没有卷死设计师,而是拯救了设计师,以后设计师所做的工作更像一个设计师,而不是一个美术工匠。
今后每一个设计师的能力都会得到进一步放大,设计圈会更高频地诞生更多更好的案例,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2.用哪个Ai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付费习惯
Ai工具有很多,从国内到国外正在被大家常用的至少有十几种,我觉得目前并没有谁是绝对领先的,我也并不觉得国内的Ai就比国外的差,我觉得即梦就挺好用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我觉得将来只会留下几款主流的AIGC软件,而且他们的效果和功能会趋同,所以使用哪个Ai工具真的没那么重要,适合自己就好。但你要养成付费的习惯,不舍得花钱、老想着白嫖是走不远的。
4.设计师别再仅仅局限于设计
Ai改变的不仅仅是设计行业,而是各行各业,就像当年的电脑一样。所以,很多行业都将不再像以前一样,分工那么细,而是更趋向于每个人都要对结果负责,只要是有助于达到最终目的的事情,每个人都权利和责任去做,这也是一个团队的最佳状态。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是一个团队,因为在Ai的助力下,一个设计师除了做设计以外,也可以写文案、写策划、做视频,当然,前提是你得懂文案、懂策划、懂视频,否则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的、错的,什么是好的、差的。所以,设计师今后最重要的工作不再是深耕软件和技术,而是横向拓展,学习能能帮客户解决问题的、你能做到的其他能力。
5. 手绘和3D仍是加分项
Ai出来后,很多设计师学3D和插画的计划都取消了,老实说,普通人确实没必要再去花太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学这些技能,不是说没用,而是性价比不高,而且如果你是0基础的话,你也很难学好。
但如果一个设计师会手绘和3D,仍然是很加分的,一是因为Ai很难完全解决定制化的问题,所以至少短时间之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手绘和3d软件;二是为了符合具体需求,很多由Ai生成的插画和3D作品都需要插画师和3D师做后期修复和优化;三是如果有手绘或者3d模型配合,那么Ai出图会更精确、更高效。
所以手绘和3D是可选项,Ai是必选项。
6.认知、经验、审美比技术更重要。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把事情做对有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这个道理公司的高层应该都明白,设计做得再漂亮、创意再有趣,如果不是客户想要的东西,那就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再牛、细节再多,但如果不好看也没意义。
所以年龄35+的设计师不必太过焦虑,你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上,随着经验和阅历的增加,你也理应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这样你才能跳出基层,跳出卷技术的阶段。
结语
进入Ai时代后,做设计的模式已经完全变了,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与其逃避,不如拥抱,还是那句老话,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葱爷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