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局势正在重塑创意产业——项目缩减、延期甚至取消,客户纷纷按下暂停键。但这并非行业首次面临不确定性,而历史证明我们总能找到出路。 关键在于聚焦那些被忽视的新业务增长点,无论顺境逆境都值得全力投入。

视角转换:商业开发即关系构建

"商业开发"、"销售"等词汇常带有负面色彩,导致我们设置心理障碍,甚至逃避这项核心工作。本质上,商业开发是披着真诚外衣的关系构建——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与价值共享基础上的长期联结。正如行业起伏是常态,关系建设也应是持续终身的修行。

"在行业沉浮中,关系建设应是持续行动。永远不要停止培养情感联结。永不。"

慢即是快:重塑合作流程

当世界加速运转,我们却要主动降速。过度依赖提案"抢单",就像仅凭简历决定雇佣,或浏览社交媒体就求婚——无论提案多么详尽,文件永远无法替代真实互动。在发送提案前,我们应当:

安排核心团队面对面交流

开展能力展示会(Capability Presentation)

深入理解客户需求与痛点

能力展示会是建立情感联结的关键步骤,提案仅提供细节,合同只是最终确认。慢下来,才能证明我们是推动业务发展的战略伙伴,而非又一家提交文件的创意公司。

顾问思维:从执行者到战略专家

要成为客户心中的首选专家,必须突破"服务提供商"定位。通过以下方式塑造顾问形象:

对潜在客户:提出战略性质询,提供专业见解(非免费方案)

对现有客户:在项目各阶段主动输出行业洞察

实施"事前验尸"(Pre-mortem)与事后复盘(Post-mortem)机制

提供"战略峰会"服务,参与客户年度营销预算规划

当客户将我们视为解决核心难题的智囊团,而非执行指令的乙方,回购与转介绍将水到渠成。

"我们应当成为用专业洞察推动客户业务发展的战略伙伴。"

量化成功:超越案例展示

案例研究与客户证言远远不够。我们需要:

1项目启动时与客户对齐关键绩效指标(KPIs)

2提供行业基准数据参考

3项目结束后系统化收集成效数据

用百分比增长、营收提升等硬指标说话,向客户证明我们理解并实现了他们的商业目标。这种数据思维,让创意价值变得可触摸、可衡量。

持久联结:超越项目周期的关系经营

项目结束往往意味着关系中断。打破这种模式的方法包括:

定期分享行业资讯

祝贺客户重要里程碑(产品发布、职位晋升等)

非功利性问候与关怀

关键是要去除"获取业务"的功利心,建立真正以价值为纽带的信任关系。当机会来临时,你自然成为客户的首选。

行动纲领

商业开发不是危机时期的救命稻草,而是日常修炼。五大行动准则:

1转换视角:将商业开发视为真诚的关系构建

2放慢节奏:用深度互动替代提案轰炸

3全程顾问:在每个接触点输出专业价值

4量化成果:用数据证明商业影响力

5持续联结:建立超越项目周期的终身关系

这些方法或将带来根本性改变——很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差异。

精选文章:

卡地亚「女性主题展馆」,跨越界限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无障碍设计的革命性路径:当共情成为设计蓝图

珠宝设计师的跨界革命:当精致工艺邂逅家居美学

时尚正回归保守?戛纳电影节"裸露禁令"引发的端庄着装思考

嗅觉设计:唤醒记忆的空间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