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建筑中,白色已成为一股主导力量,它不仅重塑了天际线,还重新定义了现代建筑的美学标准。白色建筑的复兴远不止于美学层面的复兴,它标志着参数化设计、材料创新与环保意识之间的高度融合。从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的极简主义杰作,到BIG建筑事务所的几何奇观,顶尖建筑师们正利用白色的独特属性,不断拓展建筑形态与功能的边界。

如今的白色建筑融合了光催化涂料、热致变色材料以及先进的聚合物复合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响应环境变化。这一古老设计原则与尖端材料科学的结合,生动展现了当代建筑如何适应21世纪的挑战。让我们一同探究这一看似简单却影响深远的色彩为何持续在建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1. 简约美学

白色建筑的清新简约外观与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彰显了现代设计的简约原则。除了视觉上的吸引力,白色建筑还代表着向可持续建筑的转变。现代白色建筑常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建筑师选择白色饰面,不仅出于审美考虑,更看重其环保效益。这一趋势在城市发展中尤为明显,白色建筑在密集的城市景观中创造了视觉上的留白,为繁忙的环境带来了一种空间感和宁静感。

ONCO 胶囊屋以其流线型的白色外观和圆润的造型,展现了未来主义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木质或改装拖车式微型住宅不同,这一概念住宅的内部设计灵感来源于科幻作品,配备有灯带和现代面板。虽然其圆形结构在堆叠或网格布局上不太实用,但却营造出一种宽敞感,并提供了透明且可调色窗户的选择。

2. 反射光线

白色能够反射自然光,从而照亮空间并通过减少热量吸收来保持室内凉爽。将其应用于屋顶会进一步增强这一效果,尤其是在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白色这一反射光线的特性对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在温暖的气候中,白色建筑可将制冷成本降低多达20%。希腊雅典和佛罗里达迈阿密等城市已实施了鼓励使用白色建筑立面的举措,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这一策略在地中海和热带地区尤为有效,在这些地区,传统的白色建筑几百年来一直是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

建筑师Mariano Ravenna设计的SF-FR住宅以白色混凝土立方体模块为特色,这些模块呈圆形布局,并包含一个抬升的模块。该住宅占地603平方英尺,包括生活区、用餐区和私密区,所有这些区域都通过走廊和外部庭院相连。其白色的外观、宽大的窗户和室外露台增强了自然采光和视野,既提供了个人隐私,又营造了一种社区归属感。

Casa Caoba是位于哥伦比亚阿纳波伊马的一座开放式小型住宅,由PAE设计,其白色外观与郁郁葱葱的山坡环境完美融合。该住宅以石基为支撑,采用极简主义设计,拥有五面平行的墙体,形成了四个生活区域,这些区域的墙壁开放,以促进自然通风。住宅采用当地石材、竹子和木材建造,内部设有极简风格的厨房、用餐区、带跳水池的休闲露台以及一间带开放式浴室的主卧室。

3. 永恒之美

白色是一种经典色彩,具有永恒的魅力,永远不会过时或成为转瞬即逝的潮流。白色建筑的持久吸引力可追溯至古代文明,从希腊神庙到摩尔式宫殿皆有所体现。当代建筑师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同时,融入了现代技术和材料。白色所具有的永恒品质也使其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一项安全投资,因为它能够跨越不同的建筑潮流和文化背景而保持其吸引力。

A.L.P.S.设计的Infinity Mobile Architecture以其多功能、环保的设计脱颖而出,能够适应任何环境。这座屡获殊荣的白色建筑采用轻质、可伸缩的铝制骨架,能够在各种地形上快速建造。其折纸灵感的设计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和视觉吸引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影响。室内采用动态设计,并配备增强自然光的镜子,而室外则使用耐候性强的白色航空级铝板,能够与各种景观完美融合。

4. 抗褪色

白色涂料具有抗紫外线性能,即使在光照下也不会褪色,能够长时间保持其外观。白色外墙的耐用性不仅仅体现在美学上。现代白色建筑材料融入了先进的纳米技术和自洁性能。例如,光催化白色涂料能够通过阳光激活的化学反应分解污染物,并保持其亮度。这项最初在日本开发的技术现在正被全球采用,特别是在污染严重、建筑维护成为重大问题的城市环境中。

由Foster + Partners设计的扎耶德国家博物馆即将成为阿布扎比的一个新地标,其特色在于五个雕塑般的翼部,这些翼部能够自然地为内部空间降温。该设计于2010年公布,旨在纪念阿联酋第一任总统谢赫·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设计灵感来源于猎鹰和伊斯兰图案。这座98英尺高的土丘结构和钢制翼部起到烟囱的作用,能够排出热空气并吸入新鲜空气。

5. 强调空间与形态

白色突出了建筑的形态和结构,将设计置于色彩之上,并强调了建筑的体量感。建筑师越来越倾向于将白色作为建筑设计中雕塑性表达的一种工具。白色能够突出阴影并创造深度感知的能力使其成为复杂几何形态的理想选择。这一特性在当代建筑中尤为重要,因为建筑往往扮演着文化地标的角色。典型的例子包括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他利用白色表面强调了流动、有机的形态,这已成为他标志性的风格。

位于丹麦维厄勒峡湾旁的“The Wave”是由Henning Larsen设计的一座屡获殊荣的住宅综合体,其动态的锯齿波形状打破了传统高层建筑设计的常规。该综合体于2018年完工,由五栋建筑组成,拥有独特的白色外观,能够反射光线,使其在白天看起来像波光粼粼的波浪,而在夜晚则如同发光的山脉。这115套公寓提供了欣赏峡湾或郁郁葱葱小镇风光的视野。

The White Tower,又称Tor Alva,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3D打印建筑,标志着增材制造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塔楼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设计,拥有100根打印柱和一个位于顶部的表演空间。这座受巴洛克风格启发的100米高塔楼将采用半开放式立面,并配备可拆卸的膜结构以提供天气防护。该项目展示了先进的机器人3D打印技术,使用了专门优化的混凝土混合物,以确保结构完整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浪费。

6. 适用于任何设计风格

白色立面提供了一种永恒的美感,适合任何设计风格,并能与玻璃、混凝土和钢材等材料完美融合。白色的适应性还体现在室内外过渡上,创造出无缝的视觉流动。当代建筑师经常使用白色作为统一元素,以连接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材料。这种适应性在历史街区改造中尤其宝贵,因为新建筑必须在与现有建筑和谐共存的同时保持其现代特色。白色的中性特质使得建筑能够做出大胆的设计宣言,而不会压倒周围的建筑。

位于德国慕尼黑的蜂窝屋(Honeycomb House)由建筑师Peter Haimerl设计,以其六边形框架的公寓和白色立面重新定义了集体生活。该创新设计包括倾斜的天花板和可调节的家具,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和自然光。白色的外观增强了光线的扩散,并与中央枢纽相得益彰,既促进了社区交流,又保持了个人隐私。

由The Very Many为谷歌查尔斯顿东校区设计的“球体”是一座高10米、拥有优雅白色铝制外观的结构。其弯曲的形状和精细的穿孔设计营造出动感的光影游戏。该建筑在COVID-19疫情期间建造,采用了来自欧洲的精致激光切割元素。位于一个开放式广场上的“球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日常生活的宁静避风港,鼓励访客远离技术,探索其精细的设计。

7. 增强空间感知

白色通过其反射特性使小空间看起来更大、更开阔。建筑心理学中对白色空间的心理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研究表明,白色内饰和外饰可以减轻压力并改善认知功能。这一发现影响了全球教育机构和医疗设施的设计。如今,建筑师正在将这些原则融入住宅和商业项目中,通过巧妙利用白色空间和自然光创造出促进健康的环境。

位于德国海德堡的Wave House是欧洲最大的3D打印建筑,由SSV和Mense Korte设计,并由Peri 3D Construction为KrausGruppe建造。这座占地6600平方英尺的数据中心以其独特的白色波浪状立面脱颖而出,与传统的无窗数据中心截然不同。该建筑采用COBOD BOD2打印机建造,其外墙使用了可回收的水泥混合物。

位于乌克兰科尔奇诺的科尔奇诺冰上运动中心是一个多功能的场馆,拥有冰场和游泳池,设计用于全年使用。其有机、流畅的建筑设计,以白色外观为特色,模仿了水流和冰上运动的形态。层层叠叠的波浪状立面创造了动态的视觉效果,类似于山脉或沙丘。附近维兹尼亚河畔的倒影更突显了其引人注目的设计。

8. 增强对比度

白色与各种颜色和纹理形成高对比度,突出了建筑细节,并与蓝天和绿色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代建筑中,白色策略性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美学上的对比。建筑师正在尝试使用有纹理的白色表面,这些表面会随着光线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外观。这种动态特性使得建筑从早到晚似乎都在变化,为建筑设计增添了时间维度。这种方法在文化机构和公共空间特别有效,因为外观的变化成为了游客体验的一部分。

Stefano Boeri设计的文化CBD现代科技体验中心将采用独特的混凝土立面,使其更加类似于树木覆盖的山脉。该设计结合了大面积的玻璃和水平遮阳板,屋顶配有绿色露台、花园和观景平台。博物馆的白色外观灵感来源于该地区的地形,与茂密的绿色植被形成鲜明对比,而其充满活力的蓝色内部则反映了数字设计的重要性。

虽然白色建筑立面唤起纯净与宁静,提升了空间的情绪和感知,但保持白色表面的清洁却是一项挑战。现代清洁技术和耐用、防霉涂料可以让维护工作变得更加轻松。白色在建筑中的未来前景看好,新兴技术正在增强其实际应用效益。材料科学的创新正在生产出更耐用、自清洁的白色表面,而热管理技术的进步则正在提高其能效。随着城市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白色建筑结合了美学吸引力和实用效益,成为可持续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精选文章:

Snøhetta新作:于埃尔帕索打造云朵般的儿童博物馆

粉色灵感 | 室内设计中的氛围营造、身份表达与实验探索

引爆2025!室内设计潮流趋势:打造独一无二的家

“餐饮行业设计需要快时尚的时代”

Tellart 如何通过设计感官空间来激发公众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