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欧亚经济论坛·第六届绿色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FTA中国区合伙人、中国区执行董事、well-city 全球联合主席、TOP创新区研究院发起人、产业社区设计专家施道红发表了《穿越周期的城市更新3大策略》的主题分享。

以下是分享内容摘要。

大家好。很高兴通过视频的方式跟在座的各位专家分享我们在城市更新领域所做的一些实践与心得。我是FTA的执行董事,我们从2003年来一直专注于办公与产业地产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从策划定位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等一体化设计服务。FTA三个字母代表的是,用技术(Technology)与艺术(Art)设计未来(Future),这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疫情影响叠加全球经济下行,我们很多城市的发展也进行到一个新的阶段。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城镇化率是64%,发达国家大概是80%,未来10年估计还有10%的增长空间,但未来城市建设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城市化的速度必将放缓,土地财政之路已经走到尽头。

在这个背景下,未来城市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城市如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如何穿越经济周期、发展周期?显然,城市的发展必然会从增量过渡到存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而我们提前去布局,去思考城市更新下的机会与挑战,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正确的思路。当我们看那些经历百年的经典城市时,会发现他们一直处于持续的城市更新之中,像生物体一样不断适应着变化的功能需求,并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相呼应,活力不减,动能十足。那,这些城市的动力来源于何处?人们普遍心里有一个答案 —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城市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创新经济是一个城市就业的驱动力——创新产业吸引了全球人才,企业和资本,提供了新想法,造就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城市变得更加高效,更有生产力和更“宜居”。当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先进的创新经济集群,他们代表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强大的的经济支柱,推动更多的就业与经济发展,也是能让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砝码。那些能穿越周期的城市,正是那些做到了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发展及维护创新经济的网络,进而塑造城市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城市。

在我们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实现了那个时代的目标。而在创新经济时代,需要破除“三个壁垒”。这也是我们FTA在实践过程,以及TOP研究院在研究过程中的发现:破除产城壁垒,从工作方式到生活方式;破除企业壁垒,从强资源到强连接;破除人的壁垒,从功能城市到场景城市。下面我们展开分享。

破除产城壁垒从工作方式到生活方式

在创新经济时代,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再也不是一个“人=机器”的时代,那些机械的、枯燥的、重复的工作不仅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感觉到厌倦,更重要的是,这样类型的工作未来大概率会被人工智能与机器所代替。

在这个“人=创造者”的智本时代,我们希望工作能成为一种活法,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创造力表达的方式,是人们成长的工具,是人们感受意义、创造价值的途径。而一个地方的环境,其实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随着新一代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变化,新的工作方式的出现,现有功能割裂的城市空间以及其结构并不支持这种变化与需求。所以,下一个城市更新时代,是要往“破除产城壁垒”方向上走的。消弭产城之间的壁垒,意味着融合、多元、包容。比如城市中有更多的第三空间,如咖啡店和酒吧这样的空间,因为没有职场等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平等,更能连接彼此,想法也会更“out of the box”。再比如我们一直提到的15分钟城市,以及刚刚探讨的1分钟城市。让城市中的大部分人能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满足生活至少90%的需要,解决吃饭、购物、娱乐、学习、医疗、工作,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更能让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增强。

图片来源:treehugger,巴黎15分钟城市圈↑点击图片可以查看之前文章最近几年,我们FTA一直在服务市北高新。市北高新的四次演变,就是产业系统的升级、生活方式的升级。

图片来源:实景航拍图,正在施工中

2015年,上海提出建设“科创中心”,市北高新提出打造“创新型产业社区”,力图打造集约紧凑、功能互补、结构完善、产城融合、创新创业活跃度高的城区,并从城市体验及功能上实现高科技、生态化、人文化,真正转型升级为上海中心城区科创新中心,成为中国创新型高新区的示范区。

于是,FTA在市北高新的城市设计中,立足核心产业,并考虑未来人才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需求。我们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设计干预形成高密度高活力的社区感,总体规划强调人行尺度(human scale),规划将促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新型发展,并保留及挖掘工业遗址特色,以营造市北高新独有的工业文化氛围。

如果说传统的商务区追求的是高度,那么市北科创中心追求的就是“温度”。为此我们借用了九宫格式的开发模式,将一个大片区地块(1平方公里)进行整体规划与建设,保证其空间的完整性连通性、文化调性的一致性,更是保证了其产业目标的可达性,在7大层面进行连接:交通连,产业连,配套连,空间连,生态连,文化连,故事连,实现从局部最优到整体最优解。

重点包括三个:

1)地下一层,舒缓城市的交通问题。

2)地面一层,用社区中市民的生活场景进行景观及慢行系统体系的串联,保证地块的统一控制的。

3)地上一层,这部分也是需要统一控制,保证其社区的连通性与整体性。 

后疫情时代,我们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一个互联的城市才是有温度的城市,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城市,它不仅是“美好生活”的保证,更是产业永续发展的前提。

总之,城市更新的空间,需要根植于城市的文化与价值观,营造活力与多元的氛围,将传统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工作者更有创造的可能性。

破除企业壁垒

从强资源到强连接

有人问我们,你们做了这么多产业社区、创新区的案例,创新区内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我们说,是人才与网络。智本时代最宝贵的是有创意与想法的人才,人才在哪里,产业就在哪里。但别忘了,真正的诀窍在于将这些已经聚集的人才真正连接成一个网络,并相互作用。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连接,我们可以看下面这个三个图形↓

最左边的是萨洛夫(Sarnoff)定律,60年代萨诺夫经营着广播产业,用户越多,电台的价值就越大,因此他认为网络的价值取决于网络的节点;到90年代的时候,以太网的发明人梅特卡夫(Metcalfe)认为,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比如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电脑的价值就越大。进入到21世纪,设计了UDP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Reed断言:大型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功效会随着网络规模呈指数级增加。网络的价值随着科技的更迭越来越大,其网络节点之间连接的意义也越来越大。对于任何一个关心城市未来发展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促进构建城市的创新网络,创新网络的不断升级迭代,是城市经济发展真正的生命力所在,可让城市有能力应对任何复杂条件下的挑战。我们再拿市北来举例。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在金融业,就去陆家嘴

如果你在大数据行业,你就来市北”

只有贴近人才与公司,才能知道他们真正的诉求并且有的放矢地去满足它,进而才能真正地让他们在市北这里有归属感。在对企业、对行业的深度了解的基础上,市北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的大数据产业生态模型:包括交易机构、创新基地,研发中心、产业基金、发展联盟。

拿产业基金来说,市北高新发起了大数据产业基金,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募集,主要投资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质项目,发掘和培育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对标科创板上市条件。同时,通过资本的力量吸引国内外领军企业,打造一个具备强大协同效应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和全球化的产业创新生态圈;通过资金加持,联同长三角大数据各个重点区域,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高地,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创新力量。

再比如发展联盟,2019年7月,市北高新举办了首届GMIS峰会;8月,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圆满落幕;9月,静安国际大数据论坛如期而至——世界级的顶级行业论坛,让园区内的企业得以与行业内最优秀的大脑相互对话。每年这样的活动场数超过300场,高品质的活动不仅为市北提供了区域内人才公司交流及展示的平台;并树立起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品牌势能,对相关人才及产业产生不可小觑的磁石效应。

破除人的壁垒

从功能城市到场景城市

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人类进化到高感性时代。这是一个“不只有功能,还重颜值与情感”的时代。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非常重视从场景营造与生活相结合的角度推动城市发展:2012年纽约从场景营造角度开始对高线公园等场所功能更新从而推动旧城保护与利用;2014年伦敦针对“地方性格和情境”制定了城市专项规划并获得经济上和美学上的双重功效;2018年上海开始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计划;2019年浙江提出九大未来社区场景等等。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丹尼尔•亚伦•西尔(Daniel Aaron Silver)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Terry Nichols Clark)合著了《场景Scenescape》一书。↓

在该书中,场景有着非常宽的概念外延。但其核心是:场景强调人,是城市的各项功能在空间和个体生命互相交叠中的重新定位。

场景也可以对应英文Placemaking,公共场所研究机构PPS评估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公共空间发现,一个地方要取得成功,一般都有以下四个特征:首先是易于到达 ; 人们在那里可以从事多样活动;空间舒适,形象富有吸引力;最后,它是一个社交场所:人们可在此相遇并交谈结识的社会交往空间。我们拿场所的多元用途来展开说说。丰富的活动是优秀的城市场景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做某一项活动是人们初次访问此地的原因,也是他们成为“高频”用户的关键,当某个地方没有承载多元化功能时,慢慢地就会闲置无用。比如,在静安国际科创社区里,FTA采用采用了“数脊一云廊一街道”这一富有体验性的公共开放空间新格局,将博物馆、公园、广场、社区等多种建筑载体沿着云飞路街道次第展开,有效串联其多元的活动场景,增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一面科技,一面文化的科创多元场景。

市北高新 – 国际科创社区效果图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个个有温度的城市创新区场景,这些场景会滋养人们,进行下一个时代的创新。“城市更新”不是单纯的空间设计和改造,而是“运营城市”的一部分。在未来,城市是开放的、可交往的;是适宜人居的,以人为本的;是具有城市自身文化特质、接近自然的、生态的;应该一个浑然的整体,城市的内部功能分区应该是紧凑的、高效的,为创新提供土壤,与城市居民有情感共鸣的。我们相信,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并不会因为房地产公司造房子多,而变得伟大;伟大城市的铸就需要有想法的人才、伟大的公司、强劲的产业集群。城市更新的本质是成长。我们希望跟你一起,穿越牛熊,打造在长期有竞争力的城市空间。期待与您一路同行!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

精选文章:

包装设计与美学 | 讲述鸟类与植物和谐共生的葡萄酒包装设计

施道红:穿越周期的3大城市更新策略

首发 | 张猛:300㎡极简私宅,无色处见繁花!

李楠「另见」丨现世安好,我为什么不笑?(下)

什么是「装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