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行、玩乐到数字访问和安全,设计拥有打破障碍、构建更包容世界的力量。
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我们的公司 Missionit 始于一个关于"设计作用"的根本性问题。
尽管当前社会已经习惯了设计思维、服务设计和用户体验这些概念,但"设计"仍然常常与"擅长画画"联系在一起。
不可否认,即使在今天,设计的概念仍常常被等同于对美学美的追求。设计一直被认为是某种装饰性或视觉上令人愉悦的东西,这种印象从一百年前至今,一直主导着设计的一个侧面。
然而,设计的价值并不仅限于美学美。设计不仅仅是包装或装饰,它是一种试图带来改变的尝试,并且实际上可以成为实现那种改变的工具。这里的"改变"指的是迈向更美好社会的转变。在实现社会进步,如减少贫困、改善卫生、安全和平等方面,设计扮演着重要工具的角色。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比如帮助发展中国家母亲的助产包、让非洲儿童更轻松运水的滚轮水桶,或者利用当地特产为贫困村庄居民开发有价值的产品以产生可持续收入。所有这些都展示了设计如何作为社会变革的驱动力,开辟新的视野。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设计是一种通过深度思考而产生的行动。换句话说,我们所关注的设计,是在社会各个领域实施"为了改变而行动"。
设计是为了改变而行动!
我们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至今所做的每一个项目,都始于心中的疑问。这引导我们去遇见韩国社会中面临挑战的人们,并从与他们的对话中汲取宝贵的见解。在本文中,我们想分享这些项目背后的那些问题,以便读者或许也能提出类似的问题。
© Missionit
01 出行对每个人都平等吗?
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出行。每个人真的都能随心所欲地出行吗?设计能扮演什么角色来实现真正的自由出行?出行的意义远不止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因为能够移动,人们的生理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如上洗手间、去吃午餐、去睡觉等日常活动,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移动。
此外,出行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能够作为社会的一员谋生,例如上学、上班或享受爱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出行对任何人来说都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条件。那么,为什么某些群体在出行方面仍然面临挑战?他们为何仍然经历着限制?
我在这里使用"限制"一词,是指这种挑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设计的疏忽。未能充分考虑残障用户的使用场景。因此,我们会见了那些经历这种"限制"的人,例如肢体障碍者、盲人或低视力者、脑瘫患者、带幼儿的父母、65岁以上的长者等等。每一次对话都在我们心中引起共鸣,并给予我们宝贵的见解。
02 职业多样性得到保障了吗?
© Missionit
"职业"这个话题,可能与我们通常关注的包容性设计或无障礙设计没有直接关系。然而,我曾与一位盲人交谈,当他说"我们的梦想不是成为按摩师"时,我的心被触动了。当我听说一位曾学习编程想成为程序员的年轻人,现在在做按摩师时,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我并非贬低按摩理疗这个职业。我在这里谈论的是职业的多样性。我开始思考残障人士可选择的职业范围——他们是否真正有机会追求任何他们选择的工作。在我们遇到的盲人或低视力者中,有些人担任历史老师、无障碍专家,甚至还有建筑师。
因此,我们想传达的是,无论残障与否,都应该有广泛的职业机会。每个人都有潜力和可能性。特别是我们与盲人建筑师 Chris Downey 的访谈给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见解:将无障碍融入设计,不仅仅是允许进入,更是要用活力与尊严来丰富一个人的生活。
03 残障儿童是否被赋予了应有的玩乐权利?
© Missionit
我曾带着我的孩子去过无数不同地方的游乐场,但很少在那里看到残障儿童。在与养育发展障碍儿童的父母们进行坦诚交流并倾听他们的经历后,我意识到必须探讨这个话题。我最初假设残障儿童可能玩法不同,因此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然而,通过那些对话和观察孩子们玩耍,我理解到了更重要的东西。真正重要的不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而是一个"所有人"都能一起玩耍的空间。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专门为使用轮椅的儿童设计的空间,布局可能需要有所不同。然而,孩子就是孩子,无论是否有残障。无论是玩捉人游戏、爬到高处躲藏、挤进狭窄的缝隙、享受刺激的声音或独特的质感,童年的本质是惊人地相似。这就是为什么思考如何创造能让所有儿童充分享受童年的空间是如此有意义的事业。我相信那些空间应该允许孩子们在玩耍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最近与特殊教育老师的交谈,我意识到残障儿童很少被赋予真正的自主感。此外,在创建包容性游戏环境时,设施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减少残障儿童及其家庭面临的心理障碍。这一点在我们对150位父母进行的调查中清晰可见。许多人指出,他们的孩子在游乐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他人评判的目光或回避他们的行为。
04 从日常安全到灾难 什么是为安全而设计的关键要素?
© Missionit
安全是必须高于一切予以保障的东西。如果不安全,任何设计都毫无意义。那么,在以安全为前提下进行设计时,我们应关注哪些要素?正如上面提到的话题一样,这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课题。虽然前三个项目主要关注与残障相关的问题,但这个项目则从安全的视角,探讨了一系列紧迫的当代议题,如发展中国家的卫生问题、洪水、战争和大规模枪击事件。在重建发生过大规模枪击事件的空间时,哪些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在为乌克兰战争中的难民设计临时避难所时,空间对建筑师意味着什么?为使用手语的聋人设计空间时,应优先考虑哪些因素?
05 老年人的数字可访问性:什么才是重要的?
© Missionit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的加速,"老年人"或"65岁以上人群"已成为全球关键词。韩国也不例外。65岁以上人口正在快速增长,许多人在这个高度数字化的社会中面临挑战。我们如何为那些难以使用数字服务的世代改善可访问性?数字系统无疑是高效的。它们为人们节省时间和体力,并能更快地完成某些任务。但为什么许多老年人觉得它们困难?为什么数字服务对他们来说常常像是"就是不行"的东西?
这里的关键在于心智模型,这是由生活经验塑造的思维框架。老一辈人在前数字社会的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信任感。诸如编辑按钮或对某些操作结果的理解等隐藏或不可见的数字结构,对他们来说并不直观。
他们更习惯于步骤清晰可见并能提供实体反馈的流程。在数字环境中,这些步骤常常是不可见的,或者要求用户跳过逻辑序列。一位受访者甚至说,面对面用现金支付比自动刷卡支付感觉可靠得多。当然,当现在的X一代步入60岁后,数字鸿沟预计将比婴儿潮一代显著缩小。尽管如此,很可能仍会存在需要关注的盲点和服务不足的群体。
06 包容性图书馆有什么共同点?
© 石川县立图书馆
图书馆几乎是当地社区中唯一一个无论社会经济状况如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访问的地方。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连游乐场也仅限于附近公寓小区的居民使用。因此,图书馆不应仅仅是借书还书的地方,而应该是准备好迎接社区中每一个人的场所。那么,图书馆如何才能具有包容性?我们探讨了使这样一个地方摆脱物理和心理障碍的关键要素。
对包容性设计的追求
我们追求一种包容性设计,拥抱那些在肢体、感官或认知方面需要支持的用户。我们如何确保这些人能够平等地生活,不经历约束,并能行使他们作为人的自由意志?这里的自由意志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而是指个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意图生活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包容性设计是关于创造这样的环境:无论身体和心理状况如何,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享受尽可能最佳的体验。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创造一个产品、服务或空间,如果没有观念上的转变,社会的真正改变就不会发生。例如,即使为了容纳轮椅使用者而运营着低地板公交车,如果其他乘客对他们表现出消极态度,他们也会气馁而不愿使用公交车。心理障碍往往比物理障碍更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项目中纳入多样化的故事和案例研究。只有当观念转变和环境的有形改变齐头并进时,真正的改变才会到来。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