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行业正在经历几十年来最大的变革,率先理解这一转变的设计师将定义下一个时代的竞争优势。
宏观视野
虽然目前有78%的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但仅有19%的公司从中获得了实质性的收入增长。
缺失的一环是什么?战略性的设计思维。
那些将设计师与人工智能一同置于战略岗位的公司,其增长速度是对手的两倍。
人工智能是你的新创意材料
每位设计师都精通其材料:
当你走进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室,你看到的不仅仅是漂亮的草图。你看到的是一位懂得钢材如何弯曲、混凝土如何凝固、地基如何承重的人。
时装设计师不仅仅绘制漂亮的裙子。他们能通过触感区分丝绸和缎子,懂得不同面料如何垂坠以及如何随人体运动。
工业设计师懂得不同塑料如何注塑成型,以及金属在压力下如何疲劳。
人工智能只是需要掌握的另一种材料。但你不是在学习它的物理属性,而是在学习它的行为模式、它如何解读输入、它的失败之处以及它的擅长领域。
从执行末端到战略核心
这里有一个重大的转变:人工智能已经将设计从流程的末端移到了开端。
证据何在?在人工智能相关的职位描述中,设计技能的重要性现已超过技术专长。公司需要的是能够塑造人工智能输出的人,而不仅仅是使用它的人。
这一转变的真实案例
Netflix 的人工智能个性化推荐:设计师不仅仅创建电影海报的变体,他们还架构了整个系统,该系统决定哪些视觉元素能引起不同观众群体的共鸣,并定义引导AI推荐行为的意图模式。
Spotify 的「每周发现」:设计团队工作在音乐推荐算法和用户心理学的交叉领域,精心打造感觉像是偶然发现而非机械推送的体验。
Tesla 的界面设计理念直接塑造了全自动驾驶系统与乘客的沟通方式,将复杂的人工智能决策转化为人类直观的理解。
Nike推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足部扫描技术和由设计原则指导的虚拟助手,确保用户在不同触点之间的切换感觉像是一个连贯统一的体验。
Grammarly:其AI建议背后的设计思维,在提供帮助和避免侵扰之间取得了平衡。这种微妙的校准需要同时理解AI的能力和人类的心理。
设计师职责的扩展
作为一名战略设计师,你需要定义公司在人人都能获得类似AI能力的市场中如何实现差异化。你现在需要负责:
1构建能够学习的系统:你不再设计静态界面,而是在创建能够学习、演进并智能适应用户行为模式的系统。
2定义AI的意图模式:你不仅仅设计用户看到什么,还在定义AI如何解读和响应用户行为。当用户在购买前犹豫、滑动跳过某些内容或反复使用特定功能时,由设计师决定这些信号的含义以及系统应如何适应。
3创造无缝体验:现代体验涵盖语音、视觉、手势和文本交互。你需要确保跨不同触点的交互感觉是统一的。
4在AI速度下保持质量:你需要在AI带来的高速交付节奏下保持质量标准。这意味着构建能够跨越数千个AI生成变体进行扩展,同时保持品牌一致性和用户信任的设计系统。
5以人为本的AI:你定义如何将人类价值观编码到自动化系统中。
6以及更多此刻我甚至无法预见的职责……
这不再是像素级的精雕细琢,而是业务架构的搭建。
竞争的赌注
那些将设计视为基础设施的公司,正在创造感觉贴合情境、轻松自然且富有人情味的体验。他们不仅仅是在使用AI,更是在定义AI在其市场类别中应有的行为方式。
那些未能完成这一转变的公司,最终只能得到由默认AI行为塑造的脆弱产品……这些产品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
机遇所在
87%的高管预计未来三年内AI将带来收入增长,而已经实现这一目标的公司,正是那些从第一天起就将设计思维融入其AI战略的企业。
将在新格局中蓬勃发展的设计师,未必是技术最娴熟或最具艺术天赋的人。他们是那些始终保持无尽好奇心的人,那些将混沌视为机遇的人,那些对整合我们周围各种凌乱、不成熟的实验想法感到兴奋的人。
这些设计师将定义产品路线图。他们将创建工程团队赖以构建AI驱动功能的框架,这些功能将让人感觉贴合情境、轻松自然且富有人情味。
那些正在构建未来竞争优势的公司,正在寻找能够在此层面思考的操盘手。未来属于那些懂得掌握AI并非要取代人类创造力,而是要懂得如何构建人机协作并将其扩展到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师。
问题不在于你明天是否还能发挥作用。而在于你是否已准备好帮助塑造AI与人类在决定企业成败的层面进行协作的方式。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