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被压扁的特斯拉汽车和一座布满真实植物的舞台,将成为今年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上建筑与设计爱好者必看的装置艺术。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音乐节之一,格拉斯顿伯里常被比作一座临时人口超过20万的"微型城市"。

这片占地900英亩的场地分布着80多个舞台和特色区域——从神秘的"疗愈原野"到电子音乐圣地"东南角"。虽然标志性的金字塔舞台和Block 9区域的巨型IICON头像等经典装置依然保留,但每年音乐节都会迎来一系列色彩缤纷的新作品。以下是今年最具视觉与建筑魅力的亮点:

巨龙之翼(埃德加·菲利普斯作品)

摄影:詹妮弗·哈恩

一条长达40米的玻璃飞龙盘踞在音乐节新开辟的"龙尾原野"上,其鳞片由"足以建造一座教堂"的彩绘玻璃组成。这座由艺术家兼玻璃匠人埃德加·菲利普斯设计的装置,旨在为深夜电子音乐区的观众提供休憩空间。龙身蜿蜒处设有座椅区,展开的双翼则形成遮阳篷。

菲利普斯仅用11周就完成了这个将成为音乐节永久设施的巨作:"这是钢结构与正宗彩绘玻璃的结合——包含各种纹理与玻璃种类"。最特别的是龙眼部位镶嵌的吹制玻璃,这些来自四十年前已倒闭工厂的藏品,被艺术家珍藏至今。

植物圣殿(因卡·伊洛里作品)

摄影:詹妮弗·哈恩

伦敦设计师因卡·伊洛里在音乐节焕然一新的"香格里拉"区打造了阶梯式金字塔装置。中央发光的甬道与顶端的花床,构成了一座"植物神殿"。"能让成千上万人互动参与,这种感觉太美妙了,"伊洛里表示,"艺术项目的意义就在于让各阶层人群都能接触艺术。"这件融合古庙建筑语汇的作品,提醒着人们植物对地球生态的重要作用。

羊毛喷泉(Re:Right设计工作室与英国羊毛合作)

当羊毛作为可降解的石油基塑料替代品迎来设计复兴时,生物设计工作室Re:Right用英国本土羊毛打造了双螺旋结构的"种子喷泉"。这件位于Hayes展馆核心的装置,延续了该展馆每年聚焦创新材料的传统——此前曾展示过菌丝体与生物塑料作品。

野生舞台(凯·邓宁斯设计)

以"生态修复"为主题的香格里拉区今年全面升级,其标志性舞台外立面生长着每日需要高空作业车浇灌的活体植物。音乐会结束后,这些锥花、蕨类与芦苇将被移植养护,直至2027年音乐节回归。舞台周围40英尺高的"巨树"装置由Trigger工作室设计,夜间将上演投影映射的自然场景。

向日葵声场(魔法蘑菇公司与Floating Points合作)

银海区新落成的"向日葵声场"舞台上,25个蘑菇菌丝体培育的巨型声学摆锤悬挂在穹顶帐篷内。这是首次在live音乐舞台运用这种真菌根茎构成的生物材料进行声学优化,舞者们将在这些天然共鸣器下尽情律动。

放逐火星("驴子领导"艺术团体)

摄影:詹妮弗·哈恩

活动人士"驴子领导"将二战坦克碾压特斯拉的现场行为艺术搬到了IICON舞台旁。被压扁的电动车与巨幅漫画相映成趣:画中贝索斯、扎克伯格和行纳粹礼的马斯克正迈向太空火箭。"把他们送去火星,我们在地球狂欢"的标语下,穿着橙色囚服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J·K·罗琳等人物形象,构成了艺术团体眼中"近年来为人类添堵"的群像。

自由之舞(索菲·萨尔瓦尔作品)

去年首度亮相的南亚主题舞台今年扩建为双层结构。橙红色外立面装饰着印度传统婚礼花环,这些随风摇曳的艺术品出自专为婚礼制作花环的独立匠人之手,为音乐节注入了浓郁的南亚风情。

这些突破常规的临时建筑,将可持续理念、文化符号与尖端科技熔铸成音乐节独特的视觉语言,持续重塑着这个"微型城市"的肌理与灵魂。

精选文章:

五大科技驱动的艺术装置:探索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创新

在乌托邦与崩溃之间:探索人工智能模糊的中间未来

OmniGen 2:媲美GPT-4o的多模态生成模型,且完全开源

尼克尔酒店:以现代设计礼赞查尔斯顿的旧世魅力

2025 PRINT设计大奖精选:从触觉体验到奢华数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