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去几年你可能已经听腻了“AI这”“AI那”,但人工智能能为人类带来的贡献,我们至今仍只触及皮毛。无论你是强烈反对它、已经习以为常,还是对它无感,我们都很清楚:AI会一直存在。它的意义远不止让ChatGPT帮你写邮件,或是为你的Facebook帖子生成一张宫崎骏风格的图片。我们正在探索如何让它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努力平衡创造力、人性化,以及使用AI时面临的各种伦理问题。

在2025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ecoLogicStudio带来了突破性装置“FundamentAI”,它融合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环境数据,构想出一种全新的响应式城市范式。该项目与双年展主题“智慧·自然·人工·集体”(由卡罗·拉蒂策划)完美契合,强调整合多元智能以应对当代建筑挑战。

设计方:ecoLogic Studio

“FundamentAI”是ecoLogicStudio、因斯布鲁克大学合成景观实验室和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城市形态生成实验室的合作成果。该装置位于威尼斯军械库展区,灵感来源于威尼斯传统的木质“bricole”基础桩,并将其重新诠释为生物制造、可生物降解的3D打印立柱,内部嵌入了响应式技术。这些立柱能够动态交互环境数据,尤其是威尼斯潟湖中微生物发出的信号,如酸度水平和微生物活动。

该装置采用了一套AI技术来实时处理和可视化生态数据。DeepSeek-R1和GPT-4o等工具分析用户提交的图像和文本,FLUX.1-dev(基于ComfyUI)生成对应图像,TRELLIS负责3D建模,Kling AI则输出动画效果。这种多模态AI系统能够创建自适应建筑形态,响应用户输入和环境条件,让潟湖生态系统实际参与了设计过程。

在建筑层面,“FundamentAI”打造了一个全尺寸沉浸式环境,3D打印立柱会通过微妙的灯光效果响应环境变化。这些视觉信号将光强度、酸度和微生物生长等数据流转化为空间内的氛围变化,创造出一种反映建筑与生态动态互动的感官体验。通过将AI和生态数据融入城市设计,“FundamentAI”提出从静态、以人为中心的建筑模式转向更具共生性和生态敏感性的设计方法。该项目展望了一种城市环境——自然系统不仅被纳入考量,还能主动参与设计过程,从而塑造更可持续、更具响应力的城市未来。

精选文章: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有何区别?

2024-2025年A'设计大奖:实至名归的获奖设计精选

美国版权判决为艺术家对抗人工智能带来一线希望

NYCxDesign 2025 值得关注的材料趋势

2025年克勒肯维尔设计周产品奖获奖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