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天,Dezeen团队实地探访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下是他们精选的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国家馆。

爱沙尼亚馆:让我温暖你

摄影:Joosep Kivimäe

建筑师Keiti Lige、Elina Liiva和Helena Männa用纯白隔热板包裹威尼斯滨水区一栋老建筑外墙。这些纤维水泥覆面板复刻了爱沙尼亚苏联时期住宅区的保温改造方案,团队认为这种措施只是"权宜之计"。通过这种鲜明的材料对比,他们希望引发关于如何更人文地实现欧洲能源目标的讨论。

塞尔维亚馆:解构

摄影:Andrea Ferro

由手工与机器人共同编织的羊毛织物从天花悬垂而下,在太阳能电机驱动下逐渐解构。至双年展闭幕时,装置将完全回归125个毛线球的初始状态。该作品探索建筑循环性及自然与人工智能的边界关系。

丹麦馆:建造现场

摄影:Hampus Berndtson

策展人Søren Philmann故意保留1950年代场馆的施工状态进行展示,以此论证建筑改造再利用的价值:"建筑的未来或许不在于持续扩张,而在于珍视现有资源。这让我们看到惯常光鲜表面背后被忽视的原始潜力。"

澳大利亚馆:家园

摄影:Peter Bennets

夯土墙环绕沙质仪式空间构成展馆核心,11所澳洲高校的百余名学生通过作品诠释本土知识体系与文化实践中的"家"的概念。

荷兰馆:局外人

摄影:Cristiano Corte

将展馆改造为特殊体育酒吧,在社会分化加剧的当下,构建一个珍视每个参与者价值的想象空间,展现"包容、多元且充满想象力的建筑未来"。

英国馆:不列颠修复地质学

摄影:Chris Lane

通过农业废料砖与黏土珠串构成的帷幕装置,重新连接建筑与土地的关系,探讨殖民历史、建成环境与地质开采的议题。

加拿大馆:微微浮游

加拿大艺术委员会供图

ETH Zurich研究员Andrea Shin Ling领衔呈现的异形结构表面覆盖固碳蓝藻,3D打印的晶格架构配合水景装置,展示未来生物建造的可能性。

美国馆:门廊:慷慨的建筑

摄影:Tim Hursley

在新古典主义建筑前搭建锯齿形重木结构 canopy,以门廊这一美国建筑原型探讨公共空间的包容性。

西班牙馆:地域平衡建筑学

摄影:Luis Diaz

通过六个展厅的模型与装置,聚焦西班牙建筑业脱碳研究。中央展厅陈列16个近期作品,周边五厅分别探讨材料、能源、劳动力、废弃物与排放主题。

瑞士馆:最终形态由现场建筑师决定

摄影:Keystone SDA/Gaëtan Bally

以白色帘幕与仿混凝土木墙重新想象展馆,向瑞士首批注册女建筑师Lisbeth Sachs致敬,思考若由她设计本馆可能呈现的样貌。

精选文章:

离网生活:可持续住宅的五大核心原则

现代标志设计解析:2025年十大趋势与案例

“人工智能关系”兴起,模糊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界限

“最美书店”的闭店潮背后,书店还有机会吗?

创意AI艺术提示词完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