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词:一位42岁谢菲尔德母亲的肖像,微胖,眼袋明显,普通长相,直视镜头,电影感,高调光,纯白摄影棚背景的日常照片 --- v 6.1 --- style raw --- ar 16:9

多数AI生成图像都显假
过于精修

像游戏CG,像打了激素的Instagram滤镜

你肯定见过那些皮肤像塑料的AI人脸。怪异完美的五官,明摆着宣告"此人不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在Midjourney获得真实皮肤质感。它能做得更好。

看看上方这位女士(上图),够真实吧?

只要掌握技巧,你也能做到。

彩蛋:本文藏有大量可套用的免费提示词,继续阅读...

AI皮肤的先天缺陷

我花了数小时调整提示词,就为让Midjourney生成不像被PS过度处理的面孔。

常能得到惊艳图像,但皮肤呢?

完美得不真实。

关键不在软件,而在你使用的词汇。

提示词:一位42岁伦敦男性的肖像,自然皮肤,未修图,轻微皮肤瑕疵,微胖,眼袋明显,直视镜头,电影感,高调光,纯白摄影棚背景的日常照片 --- v 6.1 --- style raw --- ar 16:9

词汇炼金术:实测有效关键词

Midjourney如此强大,问题显然不在工具本身(垃圾进,垃圾出对吧?)

那么如何获得逼真图像?

真实感是突破口。

我常被问及Midjourney摄影的真实感秘诀。

有几个简单技巧,比如选择特定图像类型或暗示性关键词。

但更精准的描述才是王道。

为此我专门制作了视觉参考手册:

基础提示模板

初始提示词:

一位40多岁女性的肖像,红色短发被风吹乱,直视镜头,电影感,高调光,纯白摄影棚背景的日常照片 --- v 6.1 --- style raw --- ar 16:9

目前尚未添加关键修饰词

已有几个要素在起作用:摄影棚环境赋予专业感,Midjourney 6.1默认皮肤更自然,高调光线也助推真实感。

经过Reddit海量帖子和亲自测试,我总结出以下有效短语。

每个案例仅添加一个短语,其余提示词保持不变。

格式示范:
"一位40多岁女性的肖像,[关键短语],[剩余提示词]"

自然皮肤与面部:Midjourney关键词手册

"普通长相"

❤︎ 效果:更像街头素人而非专业模特。细纹增多?更去模式化?微妙但好的开始。

"未修图"

❤︎ 更生活化。皱纹增加?碎发更自然?

"皮肤细节"

✖︎ 差异显著但效果过猛。虽更真实,细节过于密集。

"雀斑"

✖︎ 与预期相去甚远。虽有雀斑,却强化了模特感。

"痤疮"

✖︎ 未见痤疮痕迹

"可见毛孔"

✖︎ 观察数分钟未见变化

"皱纹"

❤︎ 效果拔群!大幅增加面部特征与个性

"自然皮肤"

❤︎❤︎ 效果良好,但偏向天生好皮肤类型。赶时间时的保险选择

"轻微皮肤瑕疵"

❤︎ 绝了!呈现极度自然的肖像

组合技:打造终极真实感

"自然皮肤,未修图,轻微皮肤瑕疵"

❤︎❤︎ 黄金组合!专注优化皮肤质感而不影响整体

"iPhone日常照,街头选角,自然皮肤"

❤︎❤︎ 产出极具生活感的敏感肖像

"微胖,眼袋,普通长相"

❤︎❤︎ 彻底平凡化的神奇组合

你不知道的AI摄影秘籍

厌倦了像反乌托邦广告的AI肖像?这些提示词就是你通往真实感的捷径。

Midjourney没坏,它只是需要更精准的指令。

试试这些调整,见证变化。

精选文章:

人工智能艺术革命:高科技嘲弄还是真正创新?

HATA穹顶:加州整体建筑中的"未来原始"设计探索

什么是反设计?这场正在崛起的"规则破坏运动"

平面设计中的形状心理学:为何圆形Logo让人倍感亲切

以内容感知思维重构响应式网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