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纯粹功能性的混凝土砌块,正经历一场建筑语言的革命。在无需隔热的温暖气候区,这种材料得以裸露呈现,无需覆层或装饰。通过肌理、砌法与形态的探索,建筑师既能塑造建筑个性,又能简化施工流程,同时践行"材料真实性"理念。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能显著降低建造成本与后期维护需求。
裸露材料的建筑诗学
在有限预算与耐久性需求的平衡中,混凝土砌块实现了功能性与视觉统一的共生。"少即是多"在此成为创意的试金石——如何用最简材料创造最大表达?本文精选14个全球案例,通过砌块图案、采光井设计、极简着色或材料对比,展现建筑师如何将朴素的混凝土砌块转化为精致的设计语言。
1. Nogal住宅 / Escobedo Soliz(墨西哥)
2. 根来之家 / KKAA YTAA(日本)
3. 棕榈隐庐 / Benjamin Hall Design(美国)
4. 静安宅 / STD Design Consultant(越南)
5. 莫卡住宅 / CASTILLO+VALDIVIESO(厄瓜多尔)
6. 静寂之家 / Takao Shiotsuka Atelier(日本)
7. 积木住宅 / nimtim architects(英国)
8. 川西住宅 / Tato Architects(日本)
9. Plan B危地马拉项目 / DEOC Arquitectos
10. 纺织住宅 / Ghezzi Novak(意大利)
11. 京都丹后周末别墅 / Hideo Arao Architects
12. Huamark09大厦 / INchan atelier(泰国)
13. Aptus展厅 / Hooba Design(伊朗)
14. 混凝土拼贴办公室 / COLLAGE DESIGN STUDIO(泰国)
从墨西哥到日本,这些项目证明了混凝土砌块作为主导材质的无限可能。无论是通过镂空砌法营造的光影游戏,还是与木材形成的质感对话,都展现了这种基础材料的非凡可塑性。对追求低成本、高表现力的设计师而言,这些案例将成为宝贵的灵感源泉。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