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罗意威(LOEWE)在上海静安区地带推出了其在亚洲最大的旗舰店——上海罗意威之家(CASA LOEWE Shanghai),该项目由西班牙著名建筑事务所Studio Cumella负责。
这座建筑俨然是“一块大金砖”,外立面镶嵌着35536块金色的手工瓷砖,这些瓷砖反射的光芒在都市中熠熠生辉,成为上海一处闪耀的视觉地标。
LOEWE罗意威之家(图源:LOEWE)
LOEWE是西班牙著名的奢侈品品牌,这些金色的瓷砖由巴塞罗那历史悠久的陶瓷制造公司“Studio Cumella”手工制作,高迪名作圣家堂和米拉之家的陶瓷都是这家公司制作的,金色瓷砖的原材料采集自西班牙东部的山脉。
在不同光线下,金色瓷砖立面展现出动态的波纹效果,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仿佛流动的艺术画卷。
建筑立面上的金砖(图源:LOEWE)
上海罗意威之家的设计也想要融入上海的本土语境,华丽的金色与附近静安寺的金色装饰相呼应。
巧合的是,近期美国纽约也出现了一座新的“金砖地标”——佩雷尔曼表演艺术中心。
佩雷尔曼表演艺术中心位于曼哈顿下城金融区,由纽约建筑公司REX和执行建筑师Davis Brody Bond共同设计,是一座汇聚剧院、音乐厅、舞蹈中心、电影院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这座建筑耗资5.6亿美金,历时20年规划建造才呈现于世,其外形犹如一座“巨型魔方”。
纽约佩雷尔曼表演艺术中心(图源:Archdaily,摄影:Iwan Baan)
建筑立面由近5000块半英寸厚的葡萄牙纹理大理石砖铺设而成,每到夜晚,整座建筑会散发出迷人的金色光芒。
纽约佩雷尔曼表演艺术中心(图源:Archdaily,摄影:Iwan Baan)
这两座新的“土豪金”建筑,是奢华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到底是“土味炫富”,还是关于消费升级的审美实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01
拜金无罪
一段闪闪发光的金色艺术史
自从人类发现了黄金,便被其璀璨的魅力征服。
在东西方的文化中,它被赋予了积极向上的含义——神圣、高贵、温暖、华丽。
100多年前,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掘了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墓穴,他这样描述:“闪闪发光的金子无处不在。”
(图源:unsplash)
拜占庭帝国时期,黄金进一步在人类对神灵与未知事物的无限遐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堆玉砌,极尽灿烂,是拜占庭艺术的标志性特征,象征“天国之光”和永恒的神性。
圣索菲亚大教堂(图源:unsplash)
拜占庭时期的能工巧匠们用彩色大理石、金银珠宝、玻璃等拼贴镶嵌成一幅幅大型庄严的图像,描绘圣徒,美化上帝和君王,宣扬教义。
拜占庭艺术风格的教堂镶嵌画(图源:pixabay)
在中国的文化中,黄为土地之色,在古代农业社会,土地是万物之本,所以紫禁城中的宫殿建筑,都是朱红色的柱子搭配金黄色的琉璃瓦,富丽堂皇。
(图源:unsplash)
“金碧山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风格,起源于唐代,用泥金勾线、金箔点缀山石楼阁,形成“金碧辉映”的华丽效果,反映了盛唐时期的审美。
《明皇幸蜀图》,传为唐代山水画家李思训(一说李昭道)创作的大青绿设色绢本画,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源:百度百科)
在日本,16世纪末到17世纪的江户时代,城市中的富裕阶层开始形成,民众审美也逐渐提高,出现了“琳派”艺术,一种运用鲜艳的色彩、金泥、银泥的装饰性画风,以美丽夺目的作品展示日式的装饰美。
俵屋宗达《槙桧图》(局部),纸本金地墨画淡彩,17世纪(图源:石川县立美术馆官网https://www.ishibi.pref.ishikawa.jp/)
19世纪末到20世纪是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代表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生在一个金匠家庭,自小从父亲那承袭来的金银工艺技巧,让他发展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克里姆特的名作《吻》,把所有他能找到的黄金都用在了上面,据分析,这幅画上有八种不同的金箔,以及数不清的金漆,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使用方法。金色,可以表现出人物热烈的情感与生命力。
克里姆特《吻》, 1907-1908年(图源:Gallerix online museum)
文森特·梵高也对金色有着天然的好感,金色的太阳、金色的向日葵、金色的麦田……多次出现在他的画作中,成为贯穿梵高一生的神圣色彩。
梵高《从麦田眺望阿尔》,1888年(图源:Gallerix online museum)
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虽以“克莱因蓝”而闻名,但他对于金色也同样痴迷,在他的单色黄金画系列中,画布上覆盖着满满的金箔,具有雕塑感。
伊夫·克莱因《Monogold》,1959年(图源:维基百科)
02
建筑穿上黄金甲
一场“庸俗的财富狂欢”?
在当代的建筑表达中,金色成了权力与财富的象征,造型各异的“土豪金”建筑层出不穷,“土豪金”风格常因过度追求视觉冲击力而被诟病为“土味奢华”。
作为广东塑料交易所总部大楼的广州圆大厦,曾因其独特的“铜钱”造形与外立面的“土豪金”色彩,而位列2017年中国丑陋建筑排行榜之首。广州圆大厦的设计者是意大利建筑师Joseph di Pasquale,尽管他强调建筑的设计灵感并非来自“铜钱”,但“铜钱大厦”的印象早已深入人心。
广州圆大厦(图源:建筑畅言网)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沈阳千缘财富商汇,上部为金黄色,下部褐色,因形似央视“大裤衩”而被戏称为“土豪金大裤衩”,建筑设计灵感来自古代的铜鼎和古钱币,其金色外观在阳光下尤为耀眼。
沈阳千缘财富商汇(图源:百度百科)
江苏南通中洋豪生大酒店,这座通体采用金色玻璃幕墙,高200米的大楼被戏称为“金条楼”,内部装修也以金色为主调,因此被称为“金碧辉煌的极致代表”。
江苏南通中洋豪生大酒店(图源:百度百科)
重庆喜来登大酒店为双塔造型,由金色玻璃幕墙覆盖,内部装饰从大堂到客房均大量使用金色元素,将欧洲宫廷风格的金色浮雕、大理石与中式传统元素结合,形成“混搭式土豪美学”。
重庆喜来登大酒店(图源:喜来登大酒店官网)
深圳罗湖商务中心大厦,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它散发出来的光芒,简直是一座“由金子建成的建筑”,导致很多人在白天不敢轻易直视它,因为怕闪花了自己的眼。
深圳罗湖商务中心大厦(图源:建筑畅言网)
位于云南瑞丽市姐告口岸的姐告国贸中心,是一座“烂尾”的土豪金双塔建筑,尽管已停工6年,但其土豪金外观仍旧十分醒目,可是建筑内部却已破败不堪。2020年首次拍卖时,这两栋大楼的评估价还有4.8亿,但下月即将进行的变卖,评估价已经缩水为2.6亿,起拍价则只有1.46亿。
瑞丽姐告国贸中心(图源:公众号“云南房网”)
在国外也不乏这样的“土豪金”大楼。
比如曾是地产商的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的一系列冠名为“特朗普”的地标建筑,建造都极尽豪华,镀金的大LOGO、明晃晃的磨光大理石、无所不在的高大镜面……真是富贵逼人。
拉斯维加斯特朗普国际酒店(图源:百度百科)
特朗普位于纽约居所内部(图源:维基百科)
03
穷人才谈美丑
富人只讲身价
不少人都对“土豪金”审美嗤之以鼻。
特朗普上次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2017年9月,依照白宫传统,他想要向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借一幅梵高名作《雪景》来装点门面,谁知这一请求被博物馆馆长拒绝,还被说可以借给他另外一件现代艺术作品——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的一个名为《美国》的18K金马桶。
被命名为“美国”的金色马桶,曾展出于古根海姆博物馆(图源:The Guggenheim Museums and Foundation)
尽管特朗普惨遭拒绝和挖苦,沦为笑柄,但这并不妨碍出自特朗普之手的每一座“俗不可耐”的豪宅,都受到富有的买家们的广泛追捧。
(图源:unsplash)
大概,穷人才谈美丑,富人只讲身份。
富人们要的只是一种鹤立鸡群的独特气质,大众所津津乐道的“美”实在是太普通了,所以穷人们永远搞不懂,为什么顶级的奢侈品总是那么难看。
(图源:unsplash)
奢侈品牌总是喜欢用金色来彰显自己的调性。
位于泰国的最新Dior概念店“Dior Gold House”,是一座完美融合了巴黎的精致与泰国的传统工艺的“黄金屋”,其外立面覆盖着满满的手工制作的金色马赛克瓷砖,这些瓷砖由泰国工匠手工完成,赋予建筑一种奢华的气质。
Dior Gold House(图源:Dior)
前段时间罗意威(LOEWE)品牌还和哈啰单车合作,联合推出了一款定制的金色共享单车,让上班族必备的单车秒变奢侈品。
(哈啰单车官方微博)
今天的年轻一代,正在通过社交媒体重新定义“土豪金”,将其从“土味标签”转化为一种个性表达。
结语
(图源:unsplash)
从古至今,金色从未远离人类文明的舞台,它既是原始趋光本能的延续,也是权力与财富的永恒符号。
当“土豪金”从盲目堆砌走向文化自觉,从物质炫耀升华为精神表达,它便不再是“土味”的代名词,而成为一面镜子——照见了人类的欲望,也映射出我们对美与价值的永恒求索。
你喜欢“土豪金”吗?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
《LOEWE上海开设亚洲最大旗舰店,金色瓷砖打造奢华立面》(公众号“一起设计”,作者:子月)
《2020最丑建筑预定?为什么有钱人不怕“丑”》(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作者:周榕)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凤凰空间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