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某书热帖说,某985大一建筑班跑得还剩 4 个人了。
虽然博主并没有透露是哪个学校,同行的大家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猜到是武汉大学。下面回复的同行更幽默:
“没事的,建筑系剩四个的大学应该挺多的,没人会发现的。”
虽然武大建筑系副主任在后续做了“报道不实”的私下回应,但这和一片业内赞扬“好学校”的声音一起,形成了更显滑稽的局面。
就算是毕业多年,大家对学校里的关注似乎也只增不减——高校的对应专业状况与行业的状况互为镜子,市场的需求决定着人的去向。
关于行业现状,关于细分的职业方向,关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关于兴趣爱好……要对未来的设计师说什么?张雪峰今年有说到什么【设计专业】吗?我在心里千回百转。
等等,比起该说点啥,我更应该考虑的似乎是——设计专业还有学弟学妹吗?
王哥,你学弟学妹呢?!
王哥淡淡地抬起头:“我非科班。”
除去“主动跑路”的学弟学妹,还有“被迫消失”的学弟学妹——专业撤销。
2023年,高校申请撤销专业点备案数高达1670个。而就专业而言,设计类的大家可谓是一条船上的难兄难弟。
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城乡规划、环境设计..……均在撤销榜上有名。
专业转出、学制改革、招生缩减、专业裁撤……面临选择的年轻人们和已经离开校园的老油条们接收着同样的信号、品味着不同的暗示,浪潮里总有人追涨抄底,有人静观其变。
对毕业多年、已经入行的设计师来说,35岁又是一道新的坎。
当下社会,无论哪个行业,所有人的世界似乎都会在 ta 35岁生日的那一晚改变,下行的行业更是如此,预知未来的泰坦尼克号上的气氛凝重,焦虑传递蔓延。
还好有成功人士指点迷津。
董明珠近日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格力是会招35岁以上的员工的。
“没有人招你就去创业”,这样的说法好耳熟。
清华教授许宪春:年轻人可以将闲置的房子租出去,有私家车还可以出去拉活,以增加收入。
北大教授、携程创始人、人口专家梁建章:年轻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结婚生娃。
厦大教授赵燕青:应该对不生娃的年轻人进行罚款。
经济学家陈浩:国内的家庭平均总资产在300万很正常,谁家还能没有50万?
经济学专家李剑阁:工人的待遇不应被提升,劳动力便宜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
“更多的坎来自于内心和思想。”
35岁困境,原因在于“高不成低不就不愿意低下头、能力不匹配”?至少对于设计行业而言,这是说不通的鬼话。设计行业比谁都更明白当今时代惊人的更新速度,无论哪个细分的设计方向,新的知识天天在出现,设计师实在是最有学习意识的群体。
说起来,在小编今年的建筑本科毕业10周年聚会上,来了近20个人。
白马过隙,转瞬大家也都临近35大关。环顾桌边的大家:A还在设计院,B在画插画,C在做包装设计,D在出版社做书,E在电商做平面设计 ……
内容来自【大谱】知识扩展
学弟学妹无影踪了,我们这群“科班建筑师”好像也从建筑渐渐发散开来,但大多数人好像还依旧、永远在【做设计】,设计创意作品、设计自己的道路。大家基于相似的美学起点,在掌握核心的设计技能后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着,走上了“非科班”的路子。
没错,在咱这本就苦兮兮的行业里,还藏着各种各样的鄙视链,985鄙视211,211鄙视双非,双非鄙视二本的,二本的鄙视专科的……科班的鄙视非科班的。【搞设计】的门槛似乎很低,这让非科班出身的所谓半路出家的朋友好像低人一等。隔壁工位的王哥刚入行的时候,就很在意人家对他的称呼——“美工”or“设计师”。
我是设计师不是美工!.jpg
设计师听上去好像比美工高级许多,但我打开求职软件随手一刷,我悟了——行外人根本不care。
就像你的朋友总会让你“顺手帮忙做个logo”一样,在许多人眼里,设计不过是顺手的事,那无论你用左手还是右手,是“设计师”或者是“美工”,能做东西就行,最重要的是懂他心里那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在大学某门课程的第一堂课上,我的一位老师也聊起过所谓科班与非科班的区别,大意是:
设计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是创作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你们在学习中要接触一些条条框框,但更重要的是在最后要打破这些条条框框,人家非科班天然就没有这些系统的规训,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想来,其实对科班和非科班设计师的讨论和对设计师和美工的讨论是一样的,是伪命题,它们指向的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在设计的领域中,究竟是什么区分了优秀与普通?
这个问题的答案绝不是学历、年龄、性别……能够一刀切的。
王哥也早也不谈称谓这些事儿了,他让我帮忙用AI处理素材的时候,自称小王。
大设AI工作流模版 ↑工作中最烦人的流程一键接管
同学会是个回忆往昔的好时机。
设计课,有的老师水,有的老师古板,有的老师只会说“你觉得好看吗”和“不好看”,当然也有很有能力很负责任的老师,会在某个课程作业的辅导过程中打通你的任督二脉。
在“设计改变世界”的理念下,大家课程和竞赛的课题内容都是大问题,联合国都解决不了的那种,怀抱着拯救苍生的责任感在“我这个东西真巨好看”和“我这根本就是做了一坨”之间来回跳跃。
浙江大学2024年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快题题目:太空驿站设计
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精密管理,开始精心策划卷GPA、参加竞赛、备考雅思和托福,目的是跨专业保研或跨专业考研。一部分人靠着直觉和兴趣“虚度一切”,写长文批判某个当红设计师的作品,写帖子总结某个游戏里的建筑风格,读好像没什么用的设计理论书,偶尔找兼职接商单。
现在想起来,在校园里那种没有具体甲方的、略带些天真的、真诚地体会设计乐趣的创作时光,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如果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你会果断劝退曾经那个对设计抱有热情的自己,还是再一次重走西游路?我一时给不出答案。
饭桌上,大家聚在一起对设计行业进行各方面的默契吐槽。“行业什么时候能翻盘啊?!”A说着,锤了锤突出的腰椎。
大学的下铺哥们儿W回了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当你不再有等待行业翻盘的想法时,你个人就翻盘了。”让喝不下一点鸡汤的大家如沐春风。
觥筹交错间,许多令人欣慰的消息在传递:不管是不是在做设计,许多同学都在努力把日子过得精彩且有意义。
有的同学赚了几年钱,去北美又读了个影视学位;有的同学组建了美满的家庭,在老家做了个小设计作坊;有的同学考上了县城公务员,包揽了当地宣传栏的平面活儿,日常爱打羽毛球,人称XX县小林丹……大学专业、工作行业、职业方向对人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但我们最应该把握住的一定是——如何实在地度过具体的时光。
《连线》资深作家杰森·帕勒姆(Jason Parham):我们要保持勤勉,因为未来是一个持续理解和“去理解”,崩塌和重建的游乐场。
正如他所言,社会在不断发展,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在不断变化,作为创意从业者,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未知,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新的创作方式,“保持勤勉”、去理解、去创造,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而在保持终生学习的意识之外,W的话让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不那么紧绷,把目光从贩卖焦虑的各式新闻上移开,投向大自然、投向我们自己。
躺平但不摆烂,在工作中保留初心的火种,行业翻没翻盘我们无从掌握,但当我们隔绝噪音、转换角度,自己的翻盘,就在此刻。
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这句话,与同行各位、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