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的“新年皮肤”
中国人的血液里仿佛一直都流淌着对"红色"的热爱,它具备着喜庆、希望、昌盛等美好的内涵,"红"融入到了人们岁时节令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色彩美学的代表,成为独特而浪漫的东方审美情结。
我们将这一份属于中国文化浪漫和想象的"中国红"融入到建筑之中,赋予其张力与永恒的力量。
01
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
贵州
红飘带采用了特殊定制的幻彩铝单板,主体颜色经过多次打样挑选,最终确定为9259号中国红色号。外立面底部的暗紫红,是取自赤水河边泥岩之色,象征了长征的艰辛历程和革命精神。
这座蜿蜒的异型结构建筑,在视觉呈现上独树一帜。红飘带作为视觉亮点成为一座地标性建筑,见证了鲜明的一段峥嵘岁月。
▲贵州文旅——走进红飘带
科技艺术馆以“红飘带”为核心主旨,突出“一带”的概念,即长征史诗长廊及景观带。建筑形体设计以“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作为主题,设置了两条南北方向的红飘带。
▲外立面细节
红飘带”由黑弓BLACKBOW担纲项目总创制,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奥林匹克主火炬总设计师王志鸥担任“红飘带”总导演、总设计。
黑弓BLACKBOW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属性与历史基因,将视野着眼于中国独特的红色文化深度体验,不忘初心,以科技的手段讲述长征故事,赋能红色文旅产业发展。
“红飘带”通过“无名英雄、血火洗礼、伟大转折、砥砺征途、胜利丰碑以及新时代新长征”六个篇章再现长征之路,沉浸式数字体验馆的方式,让观众用脚步“丈量”长征之路。
“要走起来,也要融进去,这是革命故事的下沉,也是革命精神更全方位的体现,让观众在行走中感受伟大长征精神。”
02
红盒子:战斗机械厂园区中的新建建筑
南京
红盒子位于南京红山之麓。在红山一片绿色茂林的映托下,红盒子强烈的红色雕塑感使之与众不同。
红盒子采用通体“红色”的清水混凝土浇筑而成,以木模板浇筑,宽度与红砖尺寸一致,与所在园区以红砖为主要基调的建筑群存异求同。
红盒子的“红色”回应环境,有三重含义。首先,回应年代记忆;红创公园前身为南京战斗机械厂,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新中国成立伊始的蓬勃发展。“红色”记忆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其次,回应红创公园厂区建筑红砖;最后,回应山土泛红的红山。
建筑同时呈现出某种“未来感”,形成了由各种细密感受叠积而成的空间氛围。
红色弥漫的空间,映入室内的外部环境,天窗的光影和透光的孔洞共同编织了一种特有的体验。这是解读场地之后对其的延续和进化,也是在厚重的历史体验中以身体感受“未来感”的另一种方式。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03
红色教育基地:诸暨一大纪念馆
浙江
建于唐末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的滴水禅寺坐落于诸暨城南的山坳之中,“滴水”之名源于寺中一面常年滴水的崖壁,1927年9月的中共诸暨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便在这崖壁东侧的老屋内。
建党百年之际,为这段里程碑式的历史重塑一座纪念性建筑,红色记忆在新的场所里与“环境”、与“建筑”、与“人”共构,不朽的革命精神在当代城市生活中获得新生。
▲建筑外观鸟瞰
纪念馆为纪念战争时期诸暨重要的历史会议及会址而建。
原会址门前是当地著名的“滴水崖”景观,而崖壁又被巧借为原会址的一面墙新建纪念馆转译这些空间意向并重构叙事逻辑以斜墙水幕为建筑叙事前言,采用一组红色水洗石片墙为线索,引导全过程多样情境的观览体验。
▲斜墙水幕
裂缝洞口处的互望,室内外空间之间的借景、标识的象征性隐喻等,促成场景与环境之间的交叠互渗,实现观展动线上的相互眺望。
新建纪念碑呈逐级攀升之势,仿佛生长于岩石之上,是革命精神的凝聚与升华,与纪念碑相连的路径与原始裸岩相嵌。
▲纪念碑
以记忆展开空间叙事,也使这座纪念建筑成为历史记忆的搜集、储存、展示地,通过可感知的场景与艺术化的叙述,实现红色精神的传递与再教育。人们以一幕幕“情境”为媒介,建构起对历史的认知,并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
▲总平面图
结语
属于中国文化浪漫和想象的"中国红"融入到建筑之中,生发出根植于土地的精神和新的“集体记忆”,形成独特而浪漫的东方审美情结。
资料引述:1.《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场馆介绍》
2.《红盒子 / 米思建筑》3.《以“记忆”展开空间叙事:中共诸暨县“一大”红色教育基地 / UAD》4.《中共诸暨县“一大”红色教育基地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编辑 郭童心
责编 曹瑞文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