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高校课程设计评图 来源:网络
大概从18、19年开始,建筑学内部就已经传出很多劝退的声音。
最初的劝退针对的是越来越内卷、甚至日益走向下坡路的建筑行业,但是很快,市场的变动影响到了建筑学的教育,昔日作为建筑学龙头的清华、东南等老八校也开始出现了建筑学专业调剂,分数下降的现象。
显然,建筑教育与建筑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素来已久,它使得建筑学教育始终深刻地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些许病态的特征。
但如果说当时行业景气,这种不健康的建筑教育现象还能维系得下去,那么现在则借由连年降低的水位而终于将许多问题暴露出来。
▲ 来源:网络
1 课程编排
——为什么建筑学的课程这么多?
A)新旧的课程矛盾?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可以先简单地回顾一下在过往的建筑学学习中我们要学什么:
在设计方面,从最初的构成练习、空间生成到不同体量的建筑设计;技能上,从艺术方面的素描水彩到专业方向上的渲染、CAD、BIM、绿建基础;技术上,建筑物理的声光电热到力学、构造、设备;理论上,公建原理、居住原理、中外建筑史、设计心理学等等。
▲ 部分课程 来源:网络
当我们学习的大多数课程被罗列出来,就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课程体系的混乱,而它则很大程度上来源自于建筑学课程体系新旧之间的矛盾。
中国建筑学的教育体系最初源自于对西方建筑学教育体系的学习借鉴,比如西方的布扎体系和包豪斯体系。而恰恰由于对体系的学习,中国建筑学的教育在长时间内都保持着一些“传统”,比如低年级通常会进行的渲染练习、构成课程,这些传统课程背后牵引着的是早已经过多年实验、迭代的成熟的旧有课程体系。
▲ 宾大留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 来源:网络
▲ 墨线练习 来源:网络
但伴随着行业的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早已无法满足市场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外部市场的发展促成了教育体系的内部改变,如BIM课程、参数化课程,创新研究课之类新课程逐步加入到原有的课程体系中。
▲ BIM学习 来源:网络
▲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建筑学毕业展 来源:网络
这时就产生了显而易见的矛盾,旧有的课程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迫使学校加入新的内容,但传统却相对完整的旧有教学模式又无法被迅速地取代改变,新的教学体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调整才能达到相对意义上的完善,这就难免造成一种混乱无序的局面。
在某些时候,这种新旧兼具容易给学生带来错误的信号,好像一切都是重要且不能去除的,或者“建筑学就是这么一门包罗万象的高端学科”;“建筑系学生什么都要会”等等,但本质上,这只是对混乱又难以自洽的课程设计的掩饰。
▲ 来源:网络
B)越来越多的课程,越来越少的时间
新旧冲突带来的最明显的一个结果无疑是课程量的增多,但学生的总上课时长没有改变,因此课程的课时都不得不被压缩,课程的内容被简单化和扁平化。
许多高校老师都应该有类似的感触:例如建筑施工课程,在十年前可能还拥有六七十个课时,五年后却被压缩到二三十个课时,而现在可能仅仅用一周的工地实习和参观来压缩。学生学不到东西,老师想教也教不了。而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学校同时受制于传统建筑学的教育体系和当今的市场需求时,在某些时候或许进退维谷,但学生的现状已经表明,教学与真实世界的应用脱节,大量的只追求理论掌握的课程只是漫长课时中的无效教学,为单纯的概念习得徒增工作量。
▲ 来源:网络
2 教学方式
——设计,到底能不能教?
在最核心的设计课程中,建筑设计的教学似乎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纯粹的“功能主义”。它将建筑教学视为一种类似于功能体块排列组合的游戏,因而拥有一种不成文的“标准答案”‘’。这不仅是对设计行为的束缚,同时也束缚了人们对更丰富多元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感知和想象。
另外一种极端是崇尚一种“直觉”教学。它将建筑教学视为一种艺术修为的培养,因此“灵感”,“审美”,“直觉”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被推到极致。教学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和主观性,以至于一些学生总是不自觉地陷入“我真的很不适合做设计”、“学建筑真的好难”,“为什么我听不懂”的思维怪圈中。
▲ 来源:网络
上述两种极端,本质上是当下建筑市场两种路线在教育环境中的投影。
前一种设计教学,培养的是大量生存于流水线中的建筑制图工人,用以批量化生产同质化的城市景观,这是市场中很大的一部分份额;
后一种教学,则深刻受到“大师主义”和“明星建筑师”的文化影响——它们的理论,手法,言说和表演,尽管这本质上是设计市场(且是高端国际市场,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角逐的一种商业工具而已,但并未有人戳破这一点,以至于让这种“上层表演”渗透到基础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中,将奇观建构与华而不实的取向过早地植入不成熟的年幼建筑师脑海中,而他们却信以为真,直到真正参加社会生产后被现实所击溃——但却很难说是演出有问题,学是学的很像的,只是舞台站错了而已。
▲ 某高校设计作品 来源:网络
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设计教学的倾向,是现在建筑类高校都多少存在的现象。它们其实是殊途同归的,都可归咎于一种行之有效的,有关教育本身的“设计教学方法论”的缺失,因而被急功近利的市场信号扭曲了设计教学的本质。
▲ 宾大设计展 来源:网络
3 评估方式
——为设计打分?还是为图纸打分?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如果设计教学并没有一种统一的范式来进行,那么对于教学成果——也就是课程设计的作品,便缺乏一种统一的评价标准。换句话说,无法轻易评价学生作品究竟是好还是坏,好在哪儿,又坏在哪儿。因此,想要获得高分,唯一的方式便是一个字——卷。
卷什么?卷图版数量,卷图面效果,卷工作量,总之,设计的品质被转化为视觉效果和图纸数量来进行评价,这便构成了现在建筑学教育评价体系最大的困境之一。
▲ 某高校毕业展 来源:网络
尽管在说大道理的时候,所有人都晓得图纸本身只是一种手段,不同的图面效果只是为了呈现不同主题作品的重点。但似乎从一开始,图纸表现的精美程度就深刻地影响建筑课程设计的分数。在以前,建筑学生需要苦练手绘,水彩渲染或者排版等等。
在现在,建筑学生需要苦练效果图渲染,模型制作精度,分析图绘制的趣味性和复杂性等等。如果一份设计缺乏吸睛的表现图和复杂的爆炸图(或其他不可名状的分析图),那么这份设计作品恐怕是很难打到高分。总之,“卷图”开始变成一种常态,图纸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开始变成衡量工作量的标准。
▲ 精美的建筑图纸 来源:网络
这种情况同时反向催生了外部的培训机构市场,近年来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数量与日渐增,学生花在课外辅导的时间越来越多。在辅导机构所塑造的种种“软件学习班、竞赛冲刺班”的语境下,关于设计的宏观问题的思考好像正在日渐边缘化,更多的时候,视觉和形式上的工作量堆积反而正日益合理化。
没有人询问过这种现象的正当性,至多也只是一种犬儒主义的姿态。理由在于,这依然是教育与市场走得太近的后果。为何?因为建筑设计图纸化与视觉化,本质上是一种市场沟通的手段,是用来接洽建筑师与业主之间的桥梁。那么富有表现力和欺骗性的图纸便成为了俘获业主的重要工具。尽管这不难理解,但是当这样的现象成为建筑高校期末评比的常态时,建筑教育难免就走向了异化和畸变,让学生们过早地地沦落为市场的储备军。
▲某培训班的宣传图 来源:网络
4 高校教师
——建筑教育者?亦或是高校任职的建筑师?
接下来要讨论的,则是另外一个敏感话题,那就是建筑学教师的存在。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教师,职业建筑师,科研工作者等等,那么究竟哪种属性是他们的第一属性呢?
A)项目
我相信,大部分国内高校的建筑教师依然恪守建筑教育事业的职业准则,但不排除会有个别或部分教师,将设计生产视为比建筑教育更加重要的事业。甚至,高校任职往往还会为其市场活动提供更多廉价的候补劳动力。
▲某建筑工作室(图文无关) 来源:网络
当然,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实践性和具体性,以实际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并非全然是坏事。但问题就在于,学生在参与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究竟能够获得多少知识?亦或仅仅只是“出图助手”而已?——无尽的文本排版,PPT制作,画图建模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强化自身的技能熟练度,真正有关设计与知识的核心却触及不到。
当然,有人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你刚去设计单位的时候不也是如此吗?可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么不正说明建筑教育早就与市场活动无异了吗?导师≈老板,学生≈打工人,上学≈坐班,区别仅仅在于其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更低罢了。好玩儿吗?我觉得不好玩。
▲某建筑工作室(图文无关) 来源:网络
B)科研
另一个方面是高校晋升制度给老师带来的科研压力,高校老师获得职称更依赖发表文章而不仅是评价老师的教育水平,于是部分老师们便尝试通过课程作业分担科研压力。例如做住宅建筑相关研究的老师,开设住宅相关的课程,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进行实地调研以获得其想要的数据。
总的来说,高校建筑学教师的压力除了市场,另一部分则来源于职称晋升制度,而不论是做项目还是做科研,对于学生来说只有画图劳动力或学术劳动力的区别。但对于少部分老师来说,他们的压力最终会传递到学生层面。
▲ 来源:网络
现在高校的职称制度设计采用淘汰制等市场激励的方式来鼓励大学科研,以文章发表数量、引用频率等指标来衡量大学的研究水平和排名,用企业的逻辑代替大学的逻辑,将大学变成一个大公司。甚至工作室结构也趋于科层制,形成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研究生的结构,权利逐层递减,压力逐层递增,学生的用词也和企业越发接近,大学教育的水平高低脱离了课堂实际教育本身而变成了有关论文的kpi指标。
但对于部分教师手下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参与哪儿生产活动,仅仅只是画图劳动力与学术劳动力的区别而已。“教育”成为了廉价劳动的包装,还有比这更美妙和正义的职场pua吗?
5 市场与教育
——行业走低,对建筑教育来说是困境还是转机?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学校视为一个生产与兜售劳动力的企业。评价一个学校成功与否,依靠的是作为产品的学生被如何评价,而用人单位是学校这个人才加工厂的市场。
因此,当用人单位受到更大的建筑市场的影响,则势必会改变其对人才采购的需求,逼迫学校教育不得不与市场直接或间接对接。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设需求量大,建筑市场火热,导致建筑行业异常景气,它传递到教育领域的表现就是:学校开始招收更多的学生,也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报考这个专业,为了应对市场巨大的人才需求,建筑学教育体系变得十分浮躁,追求速成与奇观。
▲ 来源:网络
正如弗兰姆普敦以欧共体为例所谈到的:"......全球商业化进程和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的另一个后果是试图改变和缩短欧洲建筑教育,诚然,该政策有助于统一欧洲建筑教育课程......但这种理想化的实质却是建筑教育的速成化。"
但不论如何,过往飞速发展的行业所呈现的欣欣向荣的蒸汽掩盖了这一现象,直到最近五年行业连年走下坡路,人们似乎才意识到,原来在高校中不可一世的建筑学专业,竟然也有沦落为低分专业的一天。
诚然,这样的转变带来了一些困境:教师被困于项目市场和晋升制度中,学生焦虑于投入在建筑行业学习的成本还能否在短期回收,企业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等等......
但平心而论,我期盼着这样的转变也能带来积极的一面——当建筑学变得“冷门”,慢下来的市场是否会给建筑学教育留下调整和思考的时间?建筑教育能否脱离功利的市场诉求,从而回到教育的本身,甚至是建筑学本身而来?答案有可能是乐观的。
▲ 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
[1]顾大庆 著.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
[2]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著;王骏阳译. 建构文化研究 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
[3]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19512
本期原创 / 裴七
# 广州大学本科在读,人形咸鱼,十级躺平选手,间歇性鸡血发作
本期原创 / 一加
# 东南大学建筑学研究生,除了建筑对啥都感兴趣,梦想是建设美丽中国。
编辑 / 白雎 审核 / 尤加利叶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