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许久的新东方最近几天持续刷屏,
看来只要认真做事,总能绝地反击。
反观景观/建筑/室内设计等行业,近来持续裁员,行业环境低迷大不如前,
这让小编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一篇文章——
《「另见」埃克塞特图书馆丨每个设计师,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作者李楠从业空间设计20年,《梦想改造家》的明星设计师,行业领军人物, 她竟然说,在真正认识Kahn之前,她不会做设计。
Kahn(路易斯·康)是何方大神,有怎样的魔力,
能让原本资深傲娇的设计师坦承,自己不会做设计?
她受了什么启发,又对行业产生了哪些思考?
这些思考如何帮助我们在一片困境混沌中杀出重围,看清方向,披荆斩棘?
以下,为文章原文,与大家分享——
在真正认识Kahn之前,我不会做设计,那是一段"沉默"的时光。
——李楠
△摄于Exeter学院图书馆 2018年7月
"沉默"并不总是金,有时它代表不明确,不坚定,懵懂而不自知。让一个朝乾夕惕,埋头苦干近20年的设计师亲口承认这一点不容易,能从内心深处觉醒,承认自己曾经无知混沌,更加不容易。“努力”不代表“明白”,这当然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
彼时我在985/211的哈工大苦读四年,师资盛名皆德高望重,个人也算孜孜以求;工作之后对设计不敢轻视,从未怠慢,始终虔诚恭敬,精益求精;后来去英国留学,一路奔走”上下求索设计真谛“,路漫漫乐乐不殆,也是那时初初听得Kahn的盛名,但仍未启深情——“世人不识Kahn”,他的作品他的人,都没那么容易被记忆,被理解。
直到2018年——我真觉悟的得太晚,不过还好觉悟了——亲身造访他的建筑,身临其境,终难抵挡,从此情深不移。
世界顶尖且不朽的建筑师总总,柯布,赖特,密斯,巴瓦,斯卡帕,西扎,阿尔瓦·阿尔托,贝聿铭......各个都是人类之光,天之佼佼,他们的作品我也曾亲身到访膜拜,每每醍醐灌顶,啧啧惊叹其神力。
——然而,让我幡然醒悟,真正开始“好好做设计”的,是Kahn。
很难讲是“量变”引发的“质变”,还是阅尽千帆,水到渠成的“累积”,说起来,算是“顿悟”了。“顿悟”如果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需要机缘,Kahn是我的机缘。
众所周知,卓越的室内(空间)设计师都对建筑有所了解,并对建筑设计的底层逻辑心有向往,常有借鉴。
现代社会,室内空间大多生命周期短暂,短至几日(展览/快闪),多不过十数年(酒店/商场),而能在三年五载及时更新场所,以昭显自己“不差钱”,"不懈怠"和持续不断改善服务环境的决心,便算良心企业了——它与人的关系更紧密,尺度更亲切,与人的身体关系更为微妙细腻,相互渗透,因此是甚为“人性”的空间设计。
而作为建筑师必须有强大的预见性,在当下建造,之后矗立百年甚至千年万年,它们必有回响,余音绕梁。我们常说"建造一座属于未来的建筑",但是Kahn说:“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但可能的是, 在今天所做的事情中,去预见一种永远不衰的品质!”所以对建筑学的探讨就不仅仅只围绕物理空间,同时应该指向心灵的某种感悟,因此更为“神性”。
当然这个界限并不总是泾渭分明,常有优秀的建筑师做建筑的同时完成了室内的同步生成,内外合一,至真至纯;当然也有蹩脚的自以为是,完全套用建筑的逻辑做室内,结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反之,不自量力的室内设计师雄心勃勃的去摆弄建筑,结果弄出的东西不是“玩意儿”,时有发生;而恪守职责,知道能力边界,懂建筑的室内设计师也可以创造出趋于"神性"的室内空间场域。
这并不取决于你的本位角色是什么,而在于是否心怀敬畏,承认“人性”和“神性”倾向性的客观存在,和是否拥有横跨两域的能力和意念。
在这个方向上,Kahn是完美的。
埃克塞特学院是美国最好的高中,学院图书馆是Kahn最优秀的建筑作品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空间创造”。不身临其境,永远无法理解“深思熟虑”这四个字的重量,而我,就是被这份重量击穿,从此“洗心革面”——在此之前,我曾经以为我的设计也是“深思熟虑”,后来才知道和Kahn比起来——应该根本就不能比——是多么粗枝大叶,场面失控。
这里我们不谈Kahn的建筑哲学,他的“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结构的精神性”,“或者建筑物的不可度量有赖于其可度量的实际情况与构件”,我们只管中窥豹的探视以下几个和今天话题相关的细节:
如实呈现构筑痕迹
△拍摄于EXETER学院图书馆 2018年7月
混凝土除了作为支撑结构,表面所遗留的圆形模板接头和凹痕都保留,构造材料间彼此的接头、分割,坦诚相见,没有加以任何抹饰和遮盖掩藏——这既中肯的交代了模板的组合方式和施工顺序,也清晰的呈现了“空间如何被建构、如何被服务”,他用质朴无华的物质性去成就建筑璀璨而绚烂的神性,永恒性,创造出有如史诗展现真理般的空间气场——
再想想我们那些粗制滥造的工地现场,硅胶滥用,像鼻涕一样到处乱抹;连瓷砖拼贴图都懒得画,一心推给卖瓷砖的人,建筑垃圾不清理直接封板,天花板看不到的地方施工杂物永存......我们什么时候有勇气邀请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来参观我们的项目,拿着放大镜,百般挑毛病——恐怕即使蒙着眼睛,都能感受到那份粗粝与不求甚解吧。
我们是有多忙,忙的什么都顾不上想,忙成这样,又真的做出来几件拿得出手,问心无愧的作品呢?
不可思议的细节把控
作为设计师,Kahn真正了解空间具体使用场景:什么地方藏书,什么地方阅读,甚至关注到图书管理员每天会选择几本书摊开放在桌面上来引导人们翻阅的行为,为此在每层环绕共享间周围的走道旁,都安置了倾斜台面,同时整合随手记录、取放的文具、记录卡片等的小隔架,甚至,整栋大楼看不到一个外露的垃圾桶——没错,在Kahn的设计系统里,“垃圾桶”都纳入“被设计,被关注,被控制”的清单——
反观我们自命不凡的设计师们,别说垃圾桶,连家具,柜体的内部分隔大都甩手给家具厂了吧。
△利用过道交通空间,充分利用共享空间的垂直交叉体验
倾斜的台面更便于翻阅
△如此豪情万丈,又如此细腻感人,从建筑到垃圾桶,文具小搁架,全面覆盖
△素朴精致的图书查询卡柜,连五金件也是设计定制,现已成为风景
从项目的完成度来看,我们不难推断,Kahn一定是泡在工地上的人。
他经常自己在现场监工,因为看不惯工人做事过于草率而爬上鹰架亲自示范如何将管线排的地整齐划一;即便白内障几乎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也坚持到工地视察,让助手小声告诉他有问题的地方,再由他大声说出来他无法接受这种施工品质。
而现实中的设计师们,很难再有这样的心境在工地上和工人切磋工艺细节,设计现场服务来去匆匆。甚至很多设计院/大型设计公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流水作业,做概念的不做方案,做方案的不做扩初,做扩初的不画施工图,画图的不去工地,有的所谓“设计主案”工作好几年,既没接触过施工图,也没去过一次工地,连现场勘测都没有参与过——设计公司达到一定的规模不得不采用“集约化管理”,这可以理解,但是,真正想做设计的你要有清醒的认知——企业因为规模而没有选择,可是你有。
独具匠心的深情与厚爱
他是“建筑师哲”,严谨,忤逆,古怪,天马行空,细节控......
然而很奇怪的是,我们却依然能从Kahn的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被爱”。这不是让你坐在柔软的鹅绒沙发里,或是在整块石灰岩雕刻的浴缸里泡澡的那种肤浅的爱,而是被他安排独自坐在窗前,被他安排接受阳光的沐浴抚触,背后是成吨的书海和人群,而你的怀里只有一本喜爱的书,你的眼前只有窗外那片碧绿的草地,你和你爱的书在这个小小的独立世界里,如此安心,彼此所属…..感叹原来灵魂可以这样被滋养。
△一人,一书,一窗——那就是整个世界 —拍摄于EXETER学院图书馆 2018年7月
△每个爱书的人都可以选择只与“书”共度一段彼此拥有的时光/拍摄于EXETER 2018年7月
他已经想好,即便在人群中,你也一定会需要一小隅天地,来独自,慢慢的享受阅读的美好——谁不需要呢?谁能拒绝呢?一切都那么的温情和恰到好处。
诗人可以为爱人写一首诗,画家可以为爱人画一幅画,而Kahn,给你一段与空间的缠绵悱恻水乳交融。
作为设计师,我们是否这样“爱过”那些使用我们空间的人?
△木板"窗帘",不知kerry Hill不丹Amankora是否受此启发
室内设计全系统整合
公司新入职的设计师,通常第一个被“修理”的毛病,就是设计不整合配套设备系统。比如把平面天花图交给空调设备方去配方案,拿回来立马动手按照空调方案改图纸——对不对呢?也不能说错;那好不好呢?肯定不够好。为什么不和设备方多讨论几次,找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够按照空间走向尽量把完成面控制干净利落的两全之策呢?
设计需要各配套方支持这没错,但是分发出去的工作都应该像“回力镖”有去有回,最后还是要回到设计这里汇总,整合,闭环,绝不能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如果把所有配套工作发出去而不收回来,最终不经设计方管控,整合在一起,那项目就失控了,设计就不能算称职。
△红砖夹层里预埋空调管,配置窗台风口。拍摄于EXETER 2018年7月
△埃克塞特图书馆空调管线配置剖面透视图
△埃克塞特图书馆构造与空调配管整合3D透视图
再看看,有多少设计师的作品经得起现场审视呢?
“照片”偷偷变“照骗”,设计圈的美图滤镜可用得比网红自拍厉害多了:
空调风口草率了?P掉。
回风位置影响画面了?P掉。
照度不够?拉亮。
配电箱插座位置不好,颜色不对?让它消失......
设计本该花力气的地方花得太少,不该花力气的工作,比如把摄影师的P图工作拿来做,以此来掩盖那些因为不够用心而带来的真实永久的纰漏和缺陷,然后再拿着“完美无缺”的作品“照骗”去领奖,去接下一个项目——不但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
△照明经过精准计算,灯具位置、形状,照度都在一切尽在掌控中
△拍摄于EXETER 2018年7月
曾经有做设计的同事评价我:你肯定控制欲很强,看你什么都要控。
我心想,这哪里是什么控制欲,只不过是工作本分罢了。
作为设计师,如果只是画了几张图,就指望后续落地工作一切能自然而然“如我所愿”就太太真了。听过无数设计师抱怨,施工队多么不给力,设备方水平不行乱搞一气,可是扪心自问,我们又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整合这些系统呢?这和一个孩子拿着仙女棒指望“点石成金”又有什么差别呢?
可惜世人不懂Kahn,一般的设计师也不懂,但是如果我告诉你Renzo Piano是kahn的传人,在美术馆设计上一直延续着通过空间、结构与设备整合,创造优质的自然采光展览环境,承袭着Kahn开创的美术馆设计思维,才成为当今美术馆建筑类型世界第一把交椅呢?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1966—1972 Louis Kahn
△梅尼尔收藏馆,休斯/Renzo Piano 1987
如果我再告诉你,Kahn的“影子设计之路”吸引并影响了无数追随者,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卒姆托的瓦尔斯温泉和阿克塞尔舒尔特斯的火葬场呢?
这时你再回头看看他的作品,到底何以伟大,何以永恒。
△孟加拉国 达卡国民议会大厦/ Louis Kahn 1962—1983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 1989
△瓦尔斯温泉浴场(ThermeVals)/卒姆托 1996
△鲍姆舒伦韦格火葬场/Axel Schultes 柏林 1992
我们神色匆匆,我们急于求成,我们都想“成名趁早”,我们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来不及深度思考,来不及细节推敲,甚至丧失了作为设计师的本分——可看看Kahn,虽然建筑师是终生职业,但像他这么大器晚成的还是少见,五十多岁还是无名小卒,成名不久又盛年早逝,厚积薄发的巨大能量,烟花般绽放,虽然留在世上的建筑作品十分有限,然而,他却真的留下了一些东西,令人回味无穷,那是一种艰难的思考方式。
他的建筑观是哲学的、体验的、抽象的、严酷而直达建筑本质的,他通过究其本质的思考方法来推倒概念,过程相当严密,每一步都非常艰苦,耗时耗力,正是因为如此,才注定他的瞩目不是昙花一现的,而是经久不衰的,他的思考将一直被思考。
成功潇洒如贝聿铭坦承:Kahn有三、四件代表作,要比我的五、六十栋建筑强得多。说出这样的评价,对于一位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有多不易,这是“英雄惜英雄”的真实赞美与肯定,也许只有旗鼓相当的对手,才更加明白对方的珍贵和难得。
△贝聿铭&LOUIS KAHN
纵观国内各行业发展进程,似乎已经陆续退出草莽时代,随着设计公司上游大户地产公司进入“黑铁时代”,看起来设计的“黄金时代”似乎也一去不返,然而,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设计行业是B2B高端服务业,所以与投资有关。在整体状况不佳,市场前景不明的情形下,虽然民间投资少了,但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投资多了。
另外,中国的城市建设也从高大上的机械城市向温润细腻的有机城市转换,后者设计需求更为复杂,综合性要求更高,而经济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和消费者体验升级相关的设计诉求也愈演愈烈。其实,有机会面对复杂、综合的项目,是设计师的幸事,也是这个职业被社会需要,在相当一段时间难以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根本所在。有位经济学家说:在极端情况下,只有人力资源是不可剥夺的。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个职业,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打发时间;还是怀揣梦想,苦心修炼,为不远的未来做好储备?
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
未来可期,我们能投资的,只有自己。
正如Kahn所说:“对那些低能的建筑师来说,建筑不过是挣钱的来源。而不象它所应该的那样——创造美感和艺术。对我来说,建筑不是事务,而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我为人类幸福、享乐而为之献身的事业”。
我对设计心存敬畏,愿视设计为信仰。
虽然距离Kahn远不止十万八千里,但愿砥砺前行,竭尽全力去一点点缩短这个遥不可及的距离,前途漫漫其修远,但是我坚信:
“近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如无特别说明,图片来自网络
部分动图截自《A The Third & The Seventh Production》
李楠
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特邀设计师
上海李杜设计 创始人& 设计总监
拥爱设计公益计划 理事
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学院 室内与空间硕士
中国高级注册室内设计师
IRIDA国际高级注册室内设计师
国际室内设计协会(FIF)会员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CIDA)高级室内设计师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注册设计师
设计公司
上海李杜设计创立于2009年,服务内容涵盖商业策略、建筑景观、室内空间、软装陈设、城市更新、品牌IP等。设计团队秉承始终如一的原创理念,出类拔萃的美学素养,感同身受的客户体验,多元系统的空间配套,完善规范的售后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做独一无二的设计精品。
联系方式
内容转载自“李杜设计”
精选文章: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大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