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随着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博物馆与画廊展览以及公共艺术装置遍布这座法国首都,巴黎将化身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舞台。第四届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再度回归经过全面修缮的大皇宫,汇集了 206 家国际及本地画廊,并在展场之外推出了丰富的公共活动项目。与此同时,第三届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则在历史悠久的马伊森酒店举行,呈现连接手工艺、历史与当代创新的收藏级设计。

除了两大展会,整个城市也融入了文化盛宴,多个新展览、装置艺术及特定场域项目陆续亮相。从协和广场上空亚历克斯·达·科尔特创作的巨型科米蛙装置,到老佛爷基金会美术馆内由人字拖组成的自动管弦乐团装置;从卡地亚基金会新址的揭幕,到We Are Ona与印度·马哈达维联袂打造的花艺餐饮体验——巴黎俨然成为一片充满奇思妙想、对话与实验的沃土。

图片由 Alexander Kagan 上传于 Unsplash

2025 年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回归大皇宫

2025 年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将于 10 月 24 日至 26 日重返大皇宫,汇集来自 41 个国家的 206 家画廊,其中包括 29 家新晋画廊,以及近三分之一在巴黎设有空间的画廊。展会分为三大板块:"画廊"单元展示国际画廊项目的广度;"新锐初现"单元致力于呈现 16 位新兴艺术家的个人项目;"策展角落"单元则重点展示 1900 年以前作品的精心策划的历史项目。

在展场之外,由 Miu Miu 支持的公共项目将激活巴黎多个重要地标,如小皇宫、伊埃纳宫及皇宫国家Domain,通过与该市主要文化机构合作开发的特定场域委任作品和装置艺术,为这些场所注入活力。巴塞尔艺术展的标志性谈话系列"对话"重返小皇宫,邀请艺术家、策展人和思想者就当代艺术与文化展开交流。展会还再次推出了"哦啦啦!"活动,邀请参展画廊在 10 月 24 日和 25 日进行创造性的重新布展,今年该活动将以一个统一的主题为指导。

活动: 2025 年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4 日至 26 日
地点: 大皇宫,巴黎第八区,艾森豪威尔将军大道 3 号

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

海伦·马滕 —— 《30 场暴风雪。》由 Miu Miu 呈现

作为 2025 年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公共项目的一部分,Miu Miu 呈现英国艺术家海伦·马滕的重要新项目《30 场暴风雪。》,该作品在伊埃纳宫展出。这是马滕的首个大型表演作品,与戏剧导演法比奥·切尔斯蒂奇和作曲家比阿特丽斯·狄龙合作创作。该项目将于 2025 年 10 月 22 日至 26 日展出,结合了五件雕塑和五部新视频,以及由三十个角色演绎的独白和剧本,每个角色都与一个象征性物件相关联。通过歌唱、言语和动作,表演探索了童年、性、社群、内心世界与失去等主题,而标题既指代表演者,也隐喻了人类性情的动荡不安。作品安置在伊埃纳宫规整的建筑空间内,设有雕塑平台、一个中央舞台和一条承载着容器的环形轨道,创造出一个沉浸式环境,让雕塑、视频、文本、音乐和表演在一个持续展开的叙事中交汇融合。

活动: 《30 场暴风雪。》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2 日至 26 日
地点: 伊埃纳宫,巴黎第十六区,伊埃纳大道 9 号

伊埃纳宫 | 摄影:Aliki Christoforou,供图于巴塞尔艺术展

亚历克斯·达·科尔特 —— 《科米蛙,依旧》

2025 年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公共项目还展出了亚历克斯·达·科尔特的一件充气雕塑,其灵感来源于 1991 年纽约感恩节游行中一只科米蛙气球坍塌的事件。这个半泄气却仍悬浮空中的形象,漂浮在旺多姆广场上空,呈现出一种悬置的脆弱状态,将童年欢乐的象征转变为脆弱与妄想的纪念碑。通过定格这一转瞬即逝的意外,达·科尔特延续了他对美国流行文化的探索——将其视为集体幻想与潜在不安并存的场域,在这里,卡通、消费符号和郊区理想都显露出其隐藏的裂痕。该作品将于 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6 日展出,并于 10 月 20 日星期一安排了一场激活雕塑的表演活动。

活动: 《科米蛙,依旧》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6 日
地点: 旺多姆广场,巴黎

亚历克斯·达·科尔特,表演现场图,《科米蛙,依旧》,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卡塞尔,2024年9月7日。© 亚历克斯·达·科尔特。图片由艺术家及弗里德里希阿鲁门博物馆提供,摄影:Nicolas Wefers

哈里·努里耶夫 —— 《现成物》

哈里·努里耶夫将小奥古斯丁教堂转变为一个交流的场所,通过参与式装置《现成物》(2025),邀请访客留下一个自己不再需要的物件,并带走一个他人留下的物件。这些物品像超市货品一样被陈列在盒子中,每一件贡献都被认证为艺术品,所有的交换记录之后将被汇编成一本黄页式的出版物,将这一短暂的过程作为集体档案保存下来。该项目根植于努里耶夫的"变形主义"理念——即将日常材料重新构想为新的形式和意义——将交换行为转变为共享创作权与社会互动的姿态。《现成物》将于 2025 年 10 月 21 日至 26 日展出,是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 2025 公共项目的一部分。

活动: 《现成物》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1 日至 26 日
地点: 小奥古斯丁教堂,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哈里·努里耶夫,《现成物》,2025 |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乌戈·隆迪诺内 —— 《无辜者》

乌戈·隆迪诺内在法兰西学院广场上安置了作品《无辜者》(2024),这是一个超过四米高的巨大人物形象,由堆叠的蓝砂岩块构成,令人联想到头部、躯干和腿部。其形态古朴,但随着光线和天气的变化而呈现不同样貌,作品既体现了永恒,也体现了无常。延续了隆迪诺内将基本形态雕塑作为反映人类境况的探索,《无辜者》如同哨兵和见证者,矗立在巴黎的历史中心——既永恒,又脆弱,且极具人性。该装置由巴黎市政府合作呈现,并作为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 2025 公共项目的一部分,于 2025 年 10 月 17 日至 28 日展出。

活动: 《无辜者》
时间: 2025 年 10 月 17 日至 28 日
地点: 法兰西学院广场,巴黎

乌戈·隆迪诺内,《无辜者》,2024 |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迎来第三届

第三届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重返历史悠久的马伊森酒店,汇集超过 25 家领先的国际画廊和设计师,在这座宅邸及其花园中呈现跨越历史与当代的稀有且独特的收藏级设计范例。展会坐落于这座 18 世纪的豪宅内,继续通过策展展览、特定场域装置及其"放大设计"项目,探索建筑、工艺与创新之间的对话。除了主展会,一系列讲座、合作和特别项目将凸显对设计及其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演变角色的新视角。

活动: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1 日至 26 日
地点: 马伊森酒店,巴黎,大学路 51 号

图片由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提供

弗里德曼·本达画廊

作为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 2025 项目的一部分,弗里德曼·本达画廊(纽约)呈现了当代设计实践的横截面,展示了那些突破设计学科形式与概念界限的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亮点之一是弗里达·埃斯科贝多的《溪流椅》在欧洲的首秀,这是一项关于材料诗学的研究,精致的镍球链如瀑布般垂落在几何框架上。

《溪流椅 02》,2023,弗里达·埃斯科贝多为弗里德曼·本达画廊创作,亮相于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图片由弗里德曼·本达画廊提供)

加斯图画廊与德普雷-布雷赫雷画廊

值此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 2025 之际,加斯图画廊与德普雷-布雷赫雷画廊(巴黎)联合策划了"早鸟"展览,颂扬跨越时代的混搭与对话艺术。该展览汇集了"马罗勒工匠"的作品,以及从 20 世纪初到当代设计的系列作品。以反复出现的鸟类图案统一整体,此次选品反映了两家画廊对于工艺、象征意义和永恒形式的共同敏感度。

图片由加斯图画廊和德普雷-布雷赫雷画廊提供

帕特里克·帕里什工作室

帕特里克·帕里什工作室(纽约)在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首次亮相法国,呈现了一场献给卡尔·奥伯克的个人展览。展览聚焦这位奥地利设计师对日常物品——如铃铛、盘子、篮子和书立——的掌控力,将它们重新定义为精致的艺术品。策展侧重于奥伯克的后包豪斯时期,突出其标志性的材料敏感度与工艺技术的结合,通过手缝皮革、抛光黄铜、竹子和优质木材得以体现。

《各式物件》,1950 年代,韦克斯特特·卡尔·奥伯克为帕特里克·帕里什工作室创作,亮相于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 | 图片由 Clemens Kois 提供

ATRA x 佩德罗·雷耶斯

同样在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首次亮相的,还有 ATRA(墨西哥城)呈现的《空中对称》,这是与佩德罗·雷耶斯的一次合作,探索几何、时间与记忆。该装置包含一系列雕塑般的金字塔形结构,围绕着一把由雷耶斯设计的中央椅子排列,这把椅子被构想成一个可以从上方看到的空间标记。作品参考了古代文明的宇宙对齐概念,《空中对称》邀请人们反思人类与星辰和时间流逝对话、组织空间的持久冲动。

《空中对称》,2025,佩德罗·雷耶斯为 ATRA 创作,亮相于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 | 图片由 ATRA 提供

巴黎之家

在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上,巴黎之家(巴黎)呈现了奥德·弗兰茹的特定场域装置,在马伊森酒店各处展示艺术家手工制作的亚麻雕塑。弗兰茹生动、藤蔓般的形态在主楼的阳台上舒展蔓延,并交织穿过花园的金属拱门,在纺织品与建筑之间创造了一场对话。作品采用鲜艳的黄色、橙色和红色调,突出了亚麻的表达潜力,并与建筑的新古典主义铁艺形成鲜明的对比。

《歌剧红拥抱》,2024,奥德·弗兰茹为巴黎之家创作,亮相于 2025 年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 | 图片由 Vincent Leroux 拍摄

明日设计师 —— 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 x Apple

迈阿密设计展巴黎展会与 Apple 联合呈现"明日设计师"特别项目,重点推介四位新兴设计师,他们的创作实践与 iPad Pro 深度融合。该项目由 AGO Projects 联合创始人罗德曼·普里马克策展,并由包括 Apple 的艾伦·戴伊和莫莉·安德森在内的评审团选出,展览展示了技术如何从研究到最终成品赋能创新。除了作品展示,该项目还为这些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在全球设计社区中获得关注、建立专业联系和未来机会的平台。

图片 © Elodie Μatcha

第十一届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

第十一届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Asia NOW再次汇集了来自亚洲及其海外社群的领军人物和新兴力量。博览会于历史悠久的巴黎钱币博物馆举行,重申其作为对话与发现平台的角色,超越地理与文化边界。秉承"我的东方是你的西方"项目开启的去中心化使命,博览会持续挑战传统的展示与认知框架——放大未被充分代表的声音,拓展对"亚洲艺术"当代含义的理解。通过其策展项目,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邀请参观者体验的并非一个固定的地域概念,而是作为一种方法论、一种视角和一股塑造全球艺术图景的潮流。

活动: 巴黎亚洲艺术博览会——Asia NOW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2 日至 26 日
地点: 巴黎钱币博物馆,巴黎第六区,康蒂堤岸 11 号

图片由 Asia NOW 提供

巴黎全城展览、活动与画廊

卡地亚基金会新址于皇宫广场揭幕

10 月 25 日,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其新址——皇宫广场 2 号(正对卢浮宫)正式开幕。新空间坐落于一栋 1855 年奥斯曼时期的建筑内,由建筑师让·努维尔——他于 1994 年设计了基金会位于拉斯帕伊大道的原玻璃结构建筑——进行了全面重新构想。新址总面积达 8,500 平方米,其中包括 6,500 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分布在五个可调节的平台上,这些平台可变换至十一种不同高度。该建筑被构想成一个灵活的"场景装置",能够适应涵盖视觉艺术、电影、表演、手工艺和科学等领域的展览,同时促进公众交流与对话。

为庆祝开幕,基金会呈现了"概览展览",这是一个从其藏品中精选作品的全面展示,追溯了超过 40 年的当代创作——从早期的委任作品到近期的里程碑项目。配合现场表演和口语活动,该展览标志着卡地亚基金会开启了新篇章:在巴黎的核心地带扩展其建筑、文化和社会影响力。

活动: "概览展览"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5 日 – 2026 年 8 月 23 日
地点: 皇宫广场 2 号,巴黎第一区

平台 1 望向里沃利街的效果图 | 图片 © Jean Nouvel/ADAGP, Paris, 2024

格哈德·里希特回顾展于路易威登基金会

路易威登基金会呈现一场里程碑式的格哈德·里希特回顾展,展出其从 1962 年至 2024 年的 270 件作品。展览涵盖绘画、玻璃与钢制雕塑、素描、水彩以及覆绘照片,为观众提供了迄今为止对里希特六十年艺术生涯最全面的审视。

展览追溯了他从基于照片的现实主义到抒情抽象主义的演变,突出了艺术家对感知、记忆以及绘画可能性的毕生探索。此次展览占据了博物馆的全部空间,延续了基金会致力于 20 世纪和 21 世纪大师系列专题展的传统,此前的艺术家包括巴斯奎特、米切尔、罗斯科和霍克尼。

活动: 格哈德·里希特:回顾展
时间: 2025 年 10 月 17 日 – 2026 年 3 月 2 日
地点: 路易威登基金会,巴黎,马哈特马·甘地大道 8 号

格哈德·里希特,《古德龙》,1987 | 图片由路易威登基金会提供

格哈德·里希特于卓纳画廊

与路易威登基金会的大型回顾展相呼应,卓纳画廊在其巴黎空间呈现了一场格哈德·里希特的绘画、素描及玻璃作品精选展。这是自 2023 年宣布代理里希特以来,艺术家在该画廊的第三次展览,此前曾在纽约和伦敦举办过个展。

活动: 格哈德·里希特展览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0 日 – 12 月 20 日
地点: 卓纳画廊,巴黎第三区,老庙街 108 号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画》,2001(局部) | 图片由格哈德·里希特提供

"极简"于证券交易所——皮诺收藏馆

证券交易所——皮诺收藏馆呈现展览"极简",审视了极简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演变。这一自 1960 年代兴起的艺术运动重新定义了艺术品及其与观者的关系。着眼于简洁、形式清晰和空间体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运用自然和工业材料创作作品,强调感知、在场和直接互动。展览分为七个主题——光、物派、平衡、表面、网格、单色和物质主义——并涵盖了北美、南美、亚洲、中东和欧洲的视角。展览汇集了皮诺收藏、迪亚艺术基金会及其他重要收藏的藏品,突出了极简主义的全球影响力和体验性冲击。

活动: "极简"
时间: 2025 年 10 月 8 日 – 2026 年 1 月 19 日
地点: 证券交易所——皮诺收藏馆,巴黎第一区,维亚尔姆街 2 号

图片由证券交易所——皮诺收藏馆提供

梅里姆·本纳尼的《足底重压》于老佛爷基金会

在其于老佛爷基金会的个展中,梅里姆·本纳尼将艺术中心转变为一个巨大的共鸣腔,呈现了横贯建筑整个挑高的里程碑式声音装置《足底重压》。近两百双人字拖和凉鞋组成了一支自动化管弦乐队,敲击周围的表面,在交响乐与起义之间创造出一种节奏性的组合。作品呼应了行进中的人群——无论是在抗议活动、体育场,还是传统的马拉喀什达卡仪式中——探索了个体性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平衡,在那里,简单的人字拖拍击声成为一种抵抗与连接的共享脉搏。该作品从其 2024-25 年在普拉达基金会的首次呈现重新构思而来,这个新版本采用了由 Reda Senhaji (Cheb Runner) 创作的原创音效,并为老佛爷基金会进行了特定场域设计。

活动: 《足底重压》
时间: 2025 年 10 月 22 日 – 2026 年 2 月 8 日
地点: 老佛爷基金会,巴黎第四区,石膏街 9 号

《足底重压》准备草图,声音装置创作过程(2025)。对原于 2024-25 年在普拉达基金会"为我最好的家人"展览中呈现作品的再诠释 © 梅里姆·本纳尼

精选文章:

2025年荷兰设计周十大值得期待亮点

本杰明·摩尔发布2026年度流行色——完美平衡"舒适与时尚"

"正如快餐和快时尚,快建筑注定难以让人获得满足感"

在自动化时代,为何设计工艺依然至关重要

2026年平面设计趋势:塑造创造力的十大大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