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一位设计师刚刚创造出一款看起来像珊瑚礁雕塑的暖气——而且可以通过手机控制。Paolo D'Arrigo 的 Coral 电暖器,运用了与海洋中珊瑚生长机制相同的算法,创造出错综复杂的铝制分支结构,在最大化热量输出的同时,外观犹如博物馆级别的艺术品。

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暖气变好看。珊瑚礁已经花了 5 亿年的时间来完善其轻质结构,以最少的材料实现最大的表面积。D'Arrigo 将同样的原理应用于供暖:更大的表面积 = 更高效的散热。提供 12 种颜色选择,可通过应用程序控制时间计划,你终于可以拥有一款值得炫耀的暖气片了。

想象一下,你家的暖气既能供暖,看起来又像海洋雕塑?或者你的浴室香皂既能持久耐用,又能像艺术品一样?这些不仅仅是好看的物件——它们是受珊瑚启发的产品,旨在解决你家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从能源效率到海岸洪水,自然界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正在教导设计师如何创造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下 5 款珊瑚灵感产品证明,你无需在功能与美观之间做出选择。

1. 运用自然的设计

问题:你家的暖气片既难看又低效。

珊瑚骨架展现了自然界在工程学上的精湛技艺;它们由碳酸钙形成多孔、网格状结构,异常坚固却又轻巧。这种自然设计为开发现代材料提供了宝贵的见解。通过模仿这些原理,我们有可能创造出坚固、轻质的复合材料,适用于从家具到建筑板材的各种应用,将强度与资源效率融为一体。

研究珊瑚的生长和自我组织方式,为先进的可持续制造技术打开了大门。例如,3D 打印可以复制复杂的多孔图案,在提高强度重量比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浪费。此类创新为传统的重型材料提供了具有环保意识的替代品,将功能性与环境责任相结合。

Tony Fadell 的 Nest 恒温器将一度被隐藏的必需品变成了设计宣言。受此方法启发,设计师 Paolo D'Arrigo 创造了 Coral 电暖器,将过时的暖气片变成了雕塑般的、受珊瑚启发的作品。他使用模拟珊瑚生长和脑细胞形态的生成算法,制作出具有延展周长的复杂铝制形态,以最大化热量输出。

这些高性能暖气片可通过应用程序控制,让用户设置时间计划、加热速度和温度。它们提供各种形状、尺寸和颜色,既能高效散热,又能提升室内美感。D'Arrigo 的作品模糊了功能与美学的界限,证明美学可以是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共生、自维持的设计

问题:超级食品价格昂贵且碳足迹巨大。

珊瑚生态系统通过共生关系蓬勃发展,不同的生物和谐共处,互惠互利。这一原则为产品创新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模型。设计师不应将物品限制在单一功能,而是可以创建组件相互作用、相互增强的系统。想象一下,一件家具同时也是一个活体空气净化器;或者一个模块化搁架单元,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而适应和扩展。

这种共生思维也影响着产品如何响应其环境。受珊瑚对变化敏感性的启发,智能设备可以监测空气质量和光线,自动调节以提升舒适度和健康。这样的设计促进了智能、互联和可持续的生活。

受珊瑚与藻类共生关系的启发,Ulrim 的 The Coral 是一款壁挂式室内微藻养殖器,旨在将健康与可持续性融入日常生活。在自然界中,珊瑚为藻类提供庇护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化合物,而藻类则提供维持礁石生态系统所需的氧气和营养。The Coral 将这一循环转化为家居环境,使用生物反应器在受控环境中培养藻类,在 16 个模块化细胞块内实现高效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生产。

每个细胞块容纳两克藻类,在两周内颜色会加深为深蓝绿色,这表明其营养密度达到峰值,可作为日常补充剂食用。整个结构上渐变的色调反映了生命的生长过程,将功能与美学吸引力融为一体。随着藻类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超级食品逐渐获得认可,The Coral 提供了一种实用、可持续的家庭收获方式,将仿生学、健康益处和优雅设计融合于单一产品之中。

3. 化废为宝

问题:沿海城市面临洪水威胁,而水泥生产正在破坏地球。

珊瑚礁的生命周期展现了自然界对可持续资源利用的精通。珊瑚将海洋矿物质转化为复杂的结构,为多样的海洋生物构建繁盛的栖息地。这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制造业,从浪费性的"获取-制造-丢弃"线性模式转向循环模型,让废弃材料变成宝贵的资源。

通过重新利用回收塑料和工业副产品,我们可以制作出美观、实用的物品。采用低能耗、低浪费的生产方法,反映了自然界的效率。闭环系统和升级再造不仅减少了我们对环境的影响,还生产出蕴含着重生、创造力和负责任设计故事的产品。

工业设计师 Mary Lempres 与生物岩土专家 Ahmed Miftah 合作,创造了 Reef Rocket,这是一种以牡蛎礁的韧性和生态功能为模型的生物水泥结构。该设计旨在减轻海岸洪水、过滤海水并促进生物多样性,其特点是两个带脊的模块,在水下部署时可堆叠成火箭形状。这种生物水泥是通过将植物衍生的无毒溶液施加于从纽约市废物流中获取的碎玻璃和牡蛎壳上制成的。几天之内,一种天然生物催化剂会形成矿物键,从而在不加热或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情况下,创造出防水、耐用的材料。

Reef Rocket 仿效自然礁系统,能够消散波浪能量,支持海洋栖息地,对抗海岸线侵蚀,同时为传统水泥提供了可持续的替代品。其轻质、可扩展的设计实现了高效生产和安装。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基础设施,该项目例证了仿生学如何能够将人类建筑与自然界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相协调。

4. 海洋启发的纹理与美感

问题:海洋塑料污染正在杀害海洋生物。

珊瑚鲜艳的色彩、复杂的纹理和有机的图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想象一下,一个灯座仿照脑珊瑚的多孔表面,或者一块地毯模仿海扇的流动形态,其细节为任何家居增添优雅和一丝海洋气息。

超越外观,这些元素还能培养宁静感和与自然的联系。使用柔和的蓝色、温暖的珊瑚色和沙质中性色,搭配微妙迷人的纹理,创造出宁静且视觉上引人入胜的空间。这种方法捕捉了海洋舒缓的能量,将室内空间转变为充满自然之美与宁静的平和休憩所。

《海洋碎片——家园》是台湾实践大学学生的一个项目,它将环保意识与艺术表达相结合,以应对紧迫的海洋污染问题。该装置描绘了珊瑚在塑料瓶、渔网和包装废弃物等海洋碎片上繁茂生长的景象,在海洋生物之美与人类活动有害影响之间创造了鲜明的对比。受珊瑚生态系统韧性的启发,这部作品直观地传达了自然如何在污染中适应生存,同时强调了这种共存所代表的生态失衡。

通过其生动的意象,该项目挑战观众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持久的污染物,特别是不可回收塑料,正在持续塑造海洋环境。它既是一种视觉声明,也是一次行动呼吁,敦促个人和社区采取可持续的做法。没有这样的改变,海洋的纯净将逐渐消逝,使其自然奇观建立在人类疏忽的残余之上。

5. 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日常设计

问题:香皂变得软烂且外观乏味。

应用这些理念可以产生简单而影响深远的家居产品。想象一下,受珊瑚六边形图案启发的模块化墙砖,由回收材料制成,可实现定制化设计。或者模仿珊瑚多孔表面的花盆,增强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让植物更健康。

即使是日常用品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带有波纹状、可触知表面的盛碗,呼应了珊瑚的纹理,同时增添了美感和功能。这些例子证明,仿生学并不局限于大规模创新——它可以将日常物品转变为功能性强、可持续且视觉上引人注目的作品。通过将设计与自然智慧相融合,我们为生活空间带来了优雅与实用性。

Microbi Design 的 Coral Soaps 系列由科学设计师 Laura Maria Gonzalez 创造,通过计算设计与生物灵感的融合,重新定义了传统的皂块。借鉴了 Leptoria、Platygyra 和 Agaricia 等珊瑚物种的复杂结构,每块皂都具有精细的脊线和谷地,增强了视觉吸引力和功能性。该系列提供鲜艳的粉色、柔和的黄色和薄荷绿色,这些雕塑形态增加了表面积以产生更丰富的泡沫,提供温和的去角质效果,并融入了自然排水通道以延长皂的使用寿命。

随皂附赠一个匹配的皂碟,其网格结构让人联想到珊瑚骨架。该皂碟采用参数化建模设计,能从各个角度促进空气流通,确保皂块在每次使用间能完全干燥。这种创新方法将普通的家居物品提升为精致的、高性能的产品,融合了艺术、工程与自然。Coral Soaps 系列体现了设计改变日常必需品的潜力。

珊瑚生态系统的智慧为创新和设计产品提供了一条强有力的途径,使产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深度的可持续性。通过学习自然界在材料、共生系统和美学吸引力方面的天赋,我们可以摆脱传统的、浪费的做法。

精选文章:

目前最受欢迎的10个新居住空间

简约心理学:为何简约设计总能胜出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设计更智能、更快速、更人性化的数字产品

安缦入驻新加坡,超高层奢华酒店即将登场

设计在当今社会的真正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