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人员的观点,心理学和身体意象研究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黑人/非裔美国女孩及其与头发相关的经历,我们需要更多相关研究来深入理解头发在年轻女孩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这里的“我们”也包括曾经作为黑人女孩的我——常常经历头发歧视与欺凌。我记得在芝加哥卡布里尼-格林小学教艺术课时,一位黑人女学生问我,为什么我选择保留自然发型,而不是把头发拉直。我告诉她,这是上天赐予我的样子。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看到黑人的头发与身份认同发展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联。我相信,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这种关联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和颂扬。
数个世纪以来的黑人(非洲)发型
几个世纪以来,黑人的头发一直是身份与社会阶层的象征。在前殖民时期的塞内加尔(非洲),发型常常能够轻易地显示一个人的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或生育能力。据信,被奴役的非洲女孩和妇女曾用她们的玉米辫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沟通工具。2021年,《Vogue》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埃塞俄比亚裔美国艺术家玛丽安·梅雷巴(Marian Mereba),她分享了自己的头发历程,以及如今如何在自己的音乐视频中将头发作为一种叙事工具。
左图:玛丽安·梅雷巴《Rider》封面艺术;右图:罗伯特·普鲁伊特(Robert Pruitt),《太阳神》(Sun God),2011年。
罗伯特·普鲁伊特艺术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发型,让人联想到尼日利亚摄影师约翰逊·多纳图斯·艾胡梅克凯·奥杰凯雷(Johnson Donatus Aihumekeokhai Ojeikere)。他花费数十年时间拍摄了数百种华丽而复杂的发型,这些编织与辫子的杰作如同惊人的建筑结构,高耸于女性头顶。这些照片的标题通常取自拍摄地点或发型本身的名称,例如菠萝(Pineapple)或Onile Gogoro——在约鲁巴语中意为“高屋”,这是一种在1960年代后独立时期的尼日利亚发展起来的发型。据一位博物馆策展人介绍,悬浮在非洲女性头顶的“高屋”是一种 AfroFuturist(非洲未来主义)的象征,代表着一个打破刻板印象的非洲。2017年,我开始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尤其是Deep Style,来推进这一发展。
艺术风格的神经算法
当时,我称之为 Deep Style(通过 Deep Dream Generator 实现)的技术,是一种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这是一种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方法,能够教计算机以类似人脑的方式处理数据。神经网络的更深层次会提取更普遍的特征。就卷积神经网络而言,网络的较低层会提取非常局部的特征,如边缘、角落和颜色。而在更深层中,这些边缘和角落被组合在一起,以表示越来越全局的特征,如形状、面孔和风格。像莱昂·盖蒂斯(Leon Gatys)这样的研究人员为此方法开发了一种算法,因此当我提到使用“deep style”制作图像时,指的就是这项技术。
他们认为,网络的较低层可以提取纹理和配色方案,而较深的一层则可以提取图像的全局结构,并且我们可以将这些特征以某种方式组合在一张图像中,从而实现风格迁移。
使用 Photoshop 的“生成式填充”扩展《天使》(Deep Style 制作)
我在创作《天使》(见顶部)时使用的“风格”是一幅19世纪的复古挂毯,并与其他图像进行了拼贴。那个时期的挂毯常常织入金属纤维或线材以及其他装饰物。我对装饰(adornment)这个词非常着迷,它指的是修饰、提升或区分某人或某物的一种方法或方式。神经风格迁移使我能够将这种方法应用到黑人妇女和女孩的照片上。接下来出现的是文本生成图像工具和用户提供的文本提示,它们作为人工智能模型的输入以生成图像。最近,我使用 Adobe Photoshop 的生成式填充工具扩展了《天使》的侧面,这幅作品是多年前使用神经(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创作的。生成式填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工智能模型(Adobe Firefly)在图像的选定区域内生成新内容,生成依据可以是文本提示,也可以是周围像素。
风格的演进
怀汀姐妹拥有一头母亲必定花费数小时打理的深棕色长发。每隔三四英寸,怀汀夫人就会为她们别上一枚发夹。当全部完成后,姐妹俩的发间轻松缀着五六十枚发夹,在浓密的深棕色辫发背景上,交织出一幅精致色彩与形状的马赛克图案。——达娜·尼克森
许多黑人女性都记得童年时发间点缀饰物的时光(如串珠、小饰物和发夹)。在谷歌搜索中输入关键词,立刻会呈现出一幅黑人女孩发间缀满数十个彩色饰品的"织锦图"。这些图像来自提供编发服务的沙龙网站、造型教程频道以及饰品销售店铺。这正是我们传承数世纪之久的仪俗实践,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往昔流传至今,并将被珍视与守护,延续至未来。
左:谷歌搜索结果;右:待售的发饰配件
《发夹与宇宙》,2025年
创作《发夹与宇宙》时,我首先选取了一张黑人女孩的后视角照片,她发间别着若干彩色发夹。随后将照片上传至ChatGPT,要求模型根据我的构思生成图像。最终成果如下。
使用ChatGPT AI模型生成的图像
接着运用Adobe Photoshop的生成式填充功能扩展图像。我添加提示词引导生成过程,以黑人女孩的视角回忆为黑人女孩做发型并使用典型饰物的经历,同时重现我们的经典着装(如带流苏的蓝色牛仔背心裙)。免费版ChatGPT无法实现生成式填充功能。
使用Photoshop生成式填充扩展的图像
对Photoshop的生成效果不满意,我转而使用Midjourney获取"带流苏的蓝色牛仔背心裙"元素。与ChatGPT不同,Midjourney的AI模型生成结果更具随机性。运用描述工具分析图像并生成描述词汇后,我根据创作理念选择建议词并修改提示词。此过程提供了更多可选图像,但我重点关注女孩服装元素。由于不满意生成的发型,最终在Photoshop中融合了两张图像。
左:Midjourney的描述功能界面;右:Midjourney生成缩略图
最后阶段,我添加了受非裔美国艺术家阿尔玛·托马斯启发的背景。她以"充满色彩、厚涂几何抽象的镶嵌笔触图案"闻名,其作品常被类比于拜占庭马赛克与乔治·修拉的点彩画。托马斯某些作品标题还折射出非洲未来主义主题(如"日蚀"与"火星尘埃")。我希望这位缀满彩色发夹的黑人女孩凝望遥远未来之境,因此加入了色彩绚丽的托马斯风格背景。
结语
妆饰即传承。我的生成式AI艺术作品从文化遗产、历史元素、工艺技艺和传统中汲取灵感,创造出诸多深入文化血脉并融入个人体验的"图像织锦"。《天使》与《发夹与宇宙》等AI生成图像融合了多种创作方法与工具,包括盖蒂斯算法(神经风格迁移、深度风格)、生成式填充以及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文生图技术。同时运用数字拼贴与图像合成完成最终创作。这一过程超越了简单的提示词工程,迈入了运用生成式AI开拓艺术实践与表达模式的新疆域。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