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会问自己:“真的每个产品都需要用户体验设计吗?毕竟用户很聪明,他们可以学习。多试几次,他们总能搞明白的。”

说实话,这没错。人类的适应能力极强。我们学会了开车、操作洗衣机、在机场导航,甚至能忍受令人困惑的政府网站。

所以,如果用户最终都能“弄明白”,那用户体验设计为什么重要呢?它真的只是为了让事情变得更简单,还是有时我们只是在“ hacking ”用户的大脑,让他们上瘾?这就是伦理上的张力所在——是在赋能用户,还是在操纵他们。

用户体验天然存在,无论我们是否设计它

每个产品都已经具备了某种用户体验。无论我们是否有意去设计,用户都会经历某个使用过程。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希望这种体验是流畅、令人感到受尊重的,还是笨拙、令人沮丧的?

想想以前的电视遥控器。它们密密麻麻有40多个按钮,大部分你可能永远都用不上。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学会了按那几个正确的键,但纯粹的杂乱无章让这种体验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对老人或孩子而言。再对比一下如今像亚马逊Fire TV stick或Apple TV这样的流媒体设备遥控器:只有寥寥几个布局合理的按钮,简单直观。

两种遥控器都“能用”。但只有一种尊重了用户的时间和认知负荷。这就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所起的作用。

在数字领域,看看谷歌搜索。一个简单的输入框,干净的页面,没有杂乱无章的东西——然而它在背后提供了最强大的技术。或者想想印度的UPI支付。在UPI出现之前,在线交易复杂且充满摩擦。如今,汇款就像输入电话号码或扫描二维码一样简单。这就是做对了的用户体验设计——在不削弱功能的前提下减少操作负担。

当用户体验变成操纵时

坦白说——用户体验并不总是那么高尚。有时它的设计初衷不是为了清晰,而是为了控制。想想无穷无尽的滚动信息流、持续不断的通知提醒,或者试图取消订阅某项服务时的艰难挣扎。

区别在于意图。

一个让你非常清楚转账对象是谁的支付应用,是符合伦理的用户体验——旨在防止代价高昂的错误。一个隐藏“取消订单”按钮却处处高亮“购买更多”的购物应用,是操纵性的用户体验——它服务于商业,而非用户。

用户体验本身是中立的。它是一种工具。就像任何工具一样,它可以建立信任——也可以破坏信任。

我们应该在哪里划清界限?

对我来说,界限很简单:如果用户确切地知道我们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设计某个功能,他们是否仍然会感到受尊重?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越界进入了操纵的领域。

用户体验设计是一种责任,而非伎俩

归根结底,用户体验总是存在的——无论你是否有意去塑造它。真正的问题是:你用它来做什么?

我们是让人们的生活更轻松、更安全、更愉快?还是在设计只利于产品增长指标的陷阱?

在反思这个话题之后,结论显而易见:
用户体验设计应该赋能用户,而不是利用他们。因为当人们感到被尊重时,他们不仅仅会使用你的产品——他们会信任它。在当今世界,信任是所有设计成果中最有价值的一个。

精选文章:

利用空气建造:充气设计如何彻底改变居住空间和产品设计

2025-2026年的海报设计:视觉叙事之旅

八款“反常态”的木制家具,颠覆你对木头的想象

《纽约客》传奇封面背后的艺术

Adobe Stock AI 模板:利用生成式 AI 定制高质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