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仅凭这个名字,人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翠绿的稻田、古老的庙宇,以及一种近乎神话般的宁静氛围,甚至可能在旅游宣传中显得过于刻意。然而,如何在建筑中捕捉这种难以言喻的神韵,尤其是酒店设计,始终是一项深刻的挑战。太多时候,混凝土建筑如同突兀的外来物,打破了游客追寻的宁静。这不禁让人思考:在巴厘岛建造,如何与其灵魂共鸣,而非仅仅占据其土地?
印尼设计公司Archigods对此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他们为一家精品酒店提出的概念并非追求宏大,而是致力于与景观温柔相融。这座名为“绽放之环”的设计采用环形结构,环绕一片中央绿洲——宛如“圣地中的圣地”。它不像一座冰冷的建筑,而更像从土地中自然生长的有机形态,轻声诉说着融合,而非张扬地宣告存在。
设计方:Archigods
环形布局是设计的核心——灵感源于古代围合空间或社群聚集地,这种形式自然地将能量与注意力引向内部繁茂的庭院。中央区域种植当地植物并点缀宁静的水景,成为酒店充满生机的绿色心脏。客房向外辐射,保障私密性的同时,核心体验始终将人们拉回这片共享的避风港,在个人休憩中悄然营造社群感。
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光滑饰面或泛滥的木材包层。Archigods提出将碎开心果壳嵌入外墙灰泥中。没错,就是真实的开心果壳。这种材料“炼金术”将食物废料转化为建筑纹理,堪称妙笔。想象一下,斑驳的表面捕捉热带阳光的细腻效果——触感独特、出人意料且充满自然气息,与冰冷的工业完美截然不同。
这一纹理创新与当地采购的竹木材料并肩,后者深深植根于巴厘岛建筑传统。开心果壳外墙形成巧妙对比——熟悉的自然材料与可持续升级再造相遇。这是对资源智慧的宣言,既减少环境足迹,又让建筑从内到外扎根土地,甚至其斑驳表皮也在无声讲述着循环再生的故事。
设计明确指向疗愈与感官复苏。人们沿环形曲线漫步时,中央花园的景致不断闪现,强化与自然的联结。自然光线被精心引入室内,视野则框定于宁静之处。材料组合——那些迷人的果壳、温润木材、清凉石材——旨在打造触觉之旅,营造踏实宁静的氛围。
该项目完美契合亲生命设计原则,力求将自然无缝编织进建筑环境。“绽放之环”堪称一次成熟而敏锐的实践,专为巴厘岛语境量身定制。它避开浮夸的建筑炫技,通过拥抱式的形态、对光线的精妙掌控,以及标志性的可持续材料选择,赋予空间丰富的体验层次。
尽管尚属概念阶段,Archigods的“绽放之环”为重视自然与文化的酒店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范本。它倡导建筑不应只是占据空间,而需积极与景观协作,以创新可持续材料增强巴厘岛独有的治愈力。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