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没有取代我的工作——它让设计流程更智能、高效且连贯

作为设计师,我们中许多人对AI的影响仍持怀疑态度。我曾同样如此——想到AI要接手我多年磨练的技能,总感到不安。但当我真正探索其潜力时,才发现这些工具的价值。关键在于:你始终掌握主导权。正如尼尔森诺曼集团所言:["恰当使用AI能大幅提升UX工作效能。"]

无论接受与否,AI正成为职场标配。越是抗拒,越可能落后。我们完全可以拥抱AI,同时清醒认识其局限——创意仍应源于你自己。AI是流程优化工具,而非解决方案创造者。下文将分享我的AI协同实践。

调研阶段:智能文献助手

在用户调研初期,我会用ChatGPT进行深度文献检索。它能快速提供相关案例参考,帮助判断其他设计师是否遇到过类似挑战。当然,这些洞见必须通过用户测试验证,因为每个设计问题都具有独特性。

原型设计:从静态到动态跃迁

最近我开始使用lovable.dev进行原型测试,它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流。传统Figma原型仅能向利益相关者展示概念,而lovable.dev能创建完全可交互的应用程序,在更真实的环境中验证创意。这种"高保真"原型使设计意图更直观具象。

文案创作:风格一致性守护者

当多名设计师协作时,文案风格统一是个挑战。为此我训练了定制化ChatGPT模型,将其与品牌内容规范对齐。虽然核心内容仍由人工撰写,但AI能确保时态、结构与语气的一致性,使跨项目文案保持统一调性。

第二大脑:创意碰撞伙伴

ChatGPT已成为我的"外挂大脑"。在用户调研或方案评估时,我常将其视为特殊"用户"征询意见。有时它的反馈会挑战我的固有思路,或激发全新灵感。这种协作模式不断拓展着我的创意边界。

但务必牢记:最终决策权永远在你手中。AI可以提供建议,但你比任何工具都更了解用户与项目。正如尼尔森诺曼集团在《2025 UX重置报告》中所说:"AI可以是强力助手,但绝不该成为UX决策的主导者。"

结语:人机协同的黄金法则

AI在设计流程中确实大有可为——从调研辅助、原型迭代到文案规范。虽然我仍不会依赖它生成完整UI,但它能显著提升特定环节效率。要始终铭记:设计的核心仍是个人品味与创造力。AI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但无法替代独特的设计思维。

尽管AI仍是敏感话题,但经过审慎整合,它已成为推动我设计进阶的重要伙伴。本文仅是我的个人实践,希望能为你的创意之旅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精选文章:

Windows、艺术字和未来:回顾微软 50 年的品牌演变

奢侈品牌LOEWE为展会打造数字伴侣:虚实交融的工艺之旅

简约电视墙设计理念:打造时尚现代的客厅焦点

动态设计:让日常物品"活"起来的魔法

网页设计中的人工智能个性化:未来趋势还是用户体验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