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teria基金会呈现的波兰工艺与设计之旅

Visteria基金会的"浪漫的野蛮主义"展览将一系列精选波兰工艺与设计作品带到了2025米兰设计周。这场由Federica Sala策划的展览选址于Studio Penta——一个兼具私人住宅和纺织品展厅功能的空间,着重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交汇点,突出了材料、形态和工艺技术在这个创意领域中的关键作用。展览围绕自然与后自然主题展开,通过精选作品探讨了野蛮主义、浪漫主义、民间艺术和装饰艺术对当代波兰设计文化的持续影响。在米兰设计周开幕前夕,designboom专程前往华沙拜访了参展设计师与工作室,深入了解这一展览主题。

Visteria基金会将波兰工艺与设计精品带到2025米兰设计周

2025米兰设计周上的"浪漫的野蛮主义"

由出版人兼艺术赞助人Katarzyna Jordan新近成立的Visteria基金会,在米兰Viale di Porta Vercellina 11号呈现其首展"浪漫的野蛮主义"。策展人Federica Sala将展览分布在14个房间中,构建了一个结构分明又自然流畅的叙事空间。这种布局便于主题分类,让参观者能够深入体验波兰设计的各个方面。民间传统作为基础主题,凸显了其对当代实践的持久影响;而自然主题则通过材料选择和设计理念进行深入探讨。"这个展览的核心想法是让每位参观者都能清晰理解波兰工艺与设计的精髓。我们从波兰历史介绍开始,展出来自约20位当代设计师的作品,"Sala向designboom透露。展览设计由Paradowski Studio的Zuza Paradowska操刀,"整个布局采用场景化的设计手法,突出展览的核心主题,"策展人补充道。

策展框架还特别关注了野蛮主义美学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联——这两种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的影响力在波兰设计中交相辉映。这种双重性体现在玻璃、陶瓷、木材和钢材等材料的选择上。展览中的历史参照物为当代作品提供了更丰富的语境,将它们与过去的艺术运动和传统联系起来。展厅空间经过特别改造,其建筑特色和材料饰面既完美衬托了展品,又强化了历史工艺与现代设计实践之间的联系。参展艺术家包括**Jan Ankiersztajn、Aleksander Oniszh、Anna Bera、Filomena Smoła、Katarzyna Harasym、Marek Bimer、Monika Dąbrowska-Picewicz、Monika Patuszyńska、Zofia Chylak,以及设计工作室Formsophy、Giewont Studio、dérive studio、GRÔPK、SZKŁO Studio、Hasik Design Studio、UAU Project**。下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工作室。

策展人Federica Sala(左)与Visteria基金会创始人Katarzyna Jordan(右)

JAN ANKIERSZTAJN

Jan Ankiersztajn常驻波兰波兹南,专注于家具和雕塑装置设计,在传统工艺与实验技术之间取得巧妙平衡。这位毕业于埃因霍温设计学院情境设计专业的设计师,致力于探索材料限制与创意表达之间的关系。"我的创作过程是先铸造金属板材,然后将不同部件组装起来。焊接后的部件会形成不规则的几何形态,"设计师解释道,"之后全部通过手工打磨焊缝,以达到流畅的造型和材料的连续性。"他的作品涵盖座椅、桌具和器皿,呈现出一种兼具现代感和原始气息的美学风格。这位设计师独立开发项目,包括一项突破常规制造方法的专利铝材构造技术。Ankiersztajn的作品由OBJEKT Gallery代理。

Jan Ankiersztajn的作品融合现代与原始美学 | 摄影:Michał Buczkowski-Przezdzik

Jan Ankiersztajn运用铝材的创新技术挑战传统制造方法 | 摄影:Michał Buczkowski-Przezdzik

SZKŁO STUDIO

SZKŁO是由Aleksandra和Wojciech Zawistowski夫妇于2022年创立的设计工作室,专注于创作功能性玻璃雕塑和收藏级设计品。每件作品都由Aleksandra Zawistowska带领工匠团队手工吹制,通过挑战传统玻璃吹制工艺的实验性流程完成。由于不使用模具,成品形态呈现出自然而有机的特质,充分展现了玻璃原料的天然美感。SZKŁO不断探索功能性与材料表现的边界,将饮食等日常行为转化为独特的触觉体验。

SZKŁO打造的功能性玻璃雕塑与收藏级设计品

SZKŁO的实验性工艺突破传统玻璃吹制技术

FORMSOPHY

Formsophy是Alicja Prussakowska和Jakub Kijowski共同创立的艺术实践工作室。这对创意组合对材质肌理及其背后的故事充满热忱,通过融合传统与实验技术,创作出兼具原始美学与精致细节的雕塑作品。受到液态铝流动特性的启发,他们的铸造工艺与最终作品形态同等重要。这种被他们称为"浪漫的野蛮主义"的风格,在粗犷与精致、大胆与细腻之间取得了完美平衡,生动体现了两位创作者艺术感知的互动与融合。

Formsophy融合传统与创新技术打造的雕塑作品

Formsophy从液态铝的流动美中获得创作灵感

ALEKSANDER ONISZH

设计师Aleksander Oniszh的作品致力于构建结构与工艺之间的对话,在精确的功能设计与有机的天然瑕疵之间寻找平衡。Oniszh Studio融合了建筑、木艺和家具设计,特别强调功能性与材料表现。其项目范围涵盖建筑空间到手作家具,每件作品都经过反复推敲和精进的过程。Oniszh是波兰当代工艺协会NÓW.New Craft Poland的成员。

Aleksander Oniszh融合建筑、木艺与家具设计的创作实践 | 摄影:Tomo Yarmush

ANNA BERA

Anna Bera是一位专注于功能性艺术的设计师兼雕塑家,尤其擅长手工木制品创作。她的作品从生物学、文化和仪式等多个维度,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雕塑家具和实用器皿,她鼓励使用者参与互动,赋予作品个性化的意义。Bera于2014年在华沙成立工作室,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这位毕业于波兹南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同时担任Form设计学院的讲师,也是NÓW.New Craft Poland的成员。

Anna Bera专注于手工木制功能性艺术品 | 摄影:Wojciech Tubaja

Anna Bera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 摄影:Wojciech Tubaja

GIEWONT STUDIO

Maciej Gąsienica Giewont是Giewont Studio的创始人,专精于车木工艺和当代精致手作。在扎科帕内一个有着木工传统的家庭中长大的Gąsienica Giewont,从木材的自然特性中获取灵感,特别注重木料的独特纹理、节疤、裂纹、色变和年轮图案。"我始终坚持用整块木料制作每件作品。雕刻完成后,我会用水浸泡并静置,让自然力量塑造最终形态,"这位木艺师向designboom分享道。他的创作理念与侘寂(wabi-sabi)美学不谋而合,崇尚真实与不完美之美。主要采用本地采购的木材——包括被砍伐、病变或需要移除的树木,通过精心的工艺延长材料的生命。自2009年起,他就在华沙的个人工作室中独立创作。

Maciej Gąsienica Giewont从木材的自然特性中汲取灵感

DÉRIVE STUDIO

Dérive Studio的创作实践主要探索模块化不锈钢系统与可持续3D打印材料的结合,重新利用回收塑料瓶、玉米淀粉和甘蔗等原料。通过实验性地使用PLA混合咖啡渣等非常规材料,该工作室创造出照明装置和家具等可适应不同需求的结构。"我们正在开发能够构建不同结构的模块化系统,因此主要与建筑师和设计工作室合作创新,"设计师们分享道。作为Commune创意联盟的成员,Dérive支持多元设计领域,在创作中特别强调灵活性与可持续性。

Dérive运用非常规材料打造的可适应性结构 | 摄影:PION Studio

UAU PROJECT

UAU Project是由Justyna Fałdzińska和Miłosz Dąbrowski在华沙创立的设计工作室,两位创始人均毕业于华沙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该工作室专注于探索和实验面向消费者的家庭3D打印技术。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他们通过3D打印这种高效方式,创造易于获取且环保的设计产品。所有产品都采用高质量的可堆肥或高度可回收材料开发。

UAU Project专注消费者3D打印技术的探索与实验

UAU Project采用可堆肥或高度可回收材料开发产品

FILOMENA SMOŁA

Filomena Smoła是一位专注于玻璃创作的设计师,通过触觉和感官体验探索玻璃的材料特性。作为波兰少数独立女性玻璃艺术家之一,她创作的作品邀请人们互动与冥想,强调物质存在的短暂性。超越工艺本身,她的作品鼓励使用者以更自觉和个性化的方式与日常物品相处。Smoła的作品由OBJEKT Gallery代理。

Filomena Smoła通过触觉与感官体验探索玻璃材质

Filomena Smoła邀请互动与冥想的玻璃作品

GRÔPK

由Marcin Kuberna创立的GRÔPK工作室,探索极简主义雕塑与古老陶瓷工艺的交汇点。采用传统的盘筑技法,Kuberna创作的花瓶、器皿和装饰品强调原始有机的形态。他的作品歌颂不完美之美,从自然、新石器时代文物和侘寂哲学中汲取灵感。"我的灵感来源于在博物馆初见的第一批艺术品。我常常回到出生地附近发现的那些考古文物,"Kuberna告诉designboom。每件作品都经过数小时的手工塑形,突出黏土的触感特质和创作者的手工痕迹。GRÔPK陶瓷采用大地色系、红色、赭石、米色、黑色和白色等内敛的色调,体现出对材料本质和慢工艺的深刻尊重。

Marcin Kuberna探索极简雕塑与古老陶瓷工艺的融合 | 摄影:Mood Authors

MAREK BIMER

Marek Bimer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设计师、艺术家和雕塑家,现居华沙,在自己设计的工作室兼公寓中创作。痴迷于材料的自然变化过程,他崇尚极简主义,追求允许创作自由的有机合成形态。Bimer在雕塑和平面作品中运用抽象和象征手法。他通过实验性材料运用,让自然元素参与塑造作品。其充满氛围感的灯光雕塑模糊了艺术与功能的界限。"Bimer的创作不仅是灯具,更是纯手工打造的独特光影雕塑。对我而言,艺术与生活本身、与自然、雨水、雪景融为一体,因此我特别关注光影雕塑随时间产生的变化和形成的包浆,"艺术家分享道。

痴迷材料自然变化的Marek Bimer

Marek Bimer模糊艺术与功能界限的光影雕塑

ZOFIA CHYLAK

Zofia Chylak是CHYLAK品牌的创始人兼创意总监,这个华沙品牌专精于高品质皮革包袋和配饰。该品牌以精湛工艺著称,采用意大利原料和波兰本土生产。CHYLAK近期推出了在意大利小型家族工坊手工制作的鞋履系列。在米兰设计周上,设计师展示了一系列由波兰当地工匠手工编织的传统蕾丝服饰。

Zofia Chylak打造的高品质皮革制品 | 摄影:Ina Lekiewicz Levy

Zofia Chylak展示的传统波兰蕾丝服饰 | 摄影:Ina Lekiewicz Levy

MONIKA DĄBROWSKA-PICEWICZ

Monika Dąbrowska-Picewicz是一位陶瓷艺术家,其作品体现了与自然的深刻连接,将静谧时刻和情感转化为物质形态。通过探索陶瓷的边界,她实验各种结构、肌理和出人意料的材料组合,让即兴发挥引导创作过程。受自然界有机形态启发,她的作品在控制与偶然之间取得平衡。2021年起,她加入汇聚波兰顶尖工艺工作室的NÓW.New Craft Poland。她生活和工作在波兰肯特。

Monika Dąbrowska-Picewicz体现自然连接的作品

MONIKA PATUSZYŃSKA

Monika Patuszyńska是一位以融合非常规技法和废弃空间闻名的陶瓷艺术家兼策展人。作为国际陶瓷学院成员,她的作品深受时间流逝的影响。对瓷器的热爱驱使她不断挑战这种材料的可能性,将历史与现代表达融为一体。

融合非常规技法的陶瓷艺术家Monika Patuszyńska | 摄影:Tomo Yarmush

HASIK DESIGN

由Grzegorz Hasik和Tomasz Krzyżanowski创立的Hasik Studio是一家位于华沙的设计工作室,专精于独特的手工家具、照明装置和室内装饰设计。怀着对天然材料的深切敬意,这对创意组合运用木材、石材和玻璃打造能够唤起感官体验、带来宁静感的物件。他们的室内设计手法平衡了历史元素与当代美学。"我们所有的创作都基于原型形态——圆形、矩形和简洁的连接。我们深深珍视木材、石材、玻璃的天然美感,以及金属随时间形成的包浆,"设计师们说道。

Hasik Studio打造的手工家具与照明装置

Hasik Studio主要运用木材、石材与玻璃创作

KATARZYNA HARASYM

Katarzyna Harasym是一位玻璃艺术家,毕业于弗罗茨瓦夫Eugeniusz Geppert美术学院,师从Małgorzata Dajewska和Zbigniew Horbowy教授。在知名玻璃工作室积累经验后,她与这门工艺建立了深厚联系。她偏好使用燃气喷枪技术,常结合玻璃浆铸造法。Harasym独特的玻璃花瓶呈现出近乎液态的流动感,融合了艺术、雕塑与功能。这位现居弗罗茨瓦夫的设计师在Przezroczysta工作室创作,并通过教授喷灯和熔合技术课程分享专业知识。

Katarzyna Harasym运用燃气喷枪技术创作

精选文章:

AI内容悖论:自动化时代下的创造力导航

"我们仍能从老一辈设计师身上学到很多"

米兰设计周亮点:时尚与美容界的跨界盛宴

什么是垂直花园? 正在流行的环保设计

什么是粗衬线字体?设计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