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动画工作室吉卜力,以匠心独运的作品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倾心。在这个迷人的宇宙中,核心所在便是宫崎骏,这位讲故事的大师与视觉艺术家,其作品重新定义了动画的无限可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宫崎骏引人入胜的艺术造诣,并剖析了吉卜力动画标志性的美学特征。从精致细腻的手绘动画细节,到色彩与光影的深情运用,我们将一一揭示这些动画作品之所以视觉震撼、情感共鸣且经久不衰的关键要素。
哈尔的移动城堡 (2004)
宫崎骏在反战、充满同情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真正展现了奢华至极的风格。从苏菲的帽子店到哈尔的卧室,极尽奢华的装饰为角色们提供了详尽的背景。孔雀羽毛的绚丽、织物帽花的精致、镶嵌宝石的书籍以及闪闪发光的艺术品,这些错综复杂的华丽内饰充分展现了每个角色的个性。
与线条简洁的角色相搭配,闪闪发光的背景营造了一个视觉上的动物园,让角色们在其中格外显眼。即使在更简单的场景中使用更简单的材料,重复出现的物品也始终保持着极尽奢华的主题,比如莱蒂工作场所的一面木箱墙,或者一辆移动手推车上的一堆堆干草。
支持反战情绪的是燃烧着的城镇的熊熊火焰和爆炸的军用飞艇,它们展示了战争的灾难性后果。
那座移动的城堡本身,它是一个哥特式蒸汽朋克梦想,也是吉卜力美学中想象中的机械特征的完美例证。金属碎片仿佛被拼凑在一起,构成了这座摇摇晃晃的家,它们已经锈迹斑斑,变成了红棕色和灰绿色。
千与千寻(2001)
《千与千寻》是一部摄影杰作,影片中的生物深受日本民间传说和神道教象征的影响,拥有鲜明个性的角色如无脸男、汤婆婆、锅炉爷爷以及煤球精灵,在澡堂的背景下熠熠生辉。
澡堂内的繁忙景象以棕色和自然色调呈现,其美感与奢华的顶层公寓(采用极尽奢华的宝石色调)形成了互补。周围景观的宁静与开阔的空间和明亮的自然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当这些场景出现时,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放松感。宫崎骏以其环保主题闻名,他通过看起来美味可口的食物发出视觉警告,警示人们过度消费和贪婪的后果。
中性色调与宝石色调的奢华风格,以及宁静平和的景观之间的完美平衡,共同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让这些角色在其中栩栩如生。
龙猫 (1988)
《龙猫》以童年坚韧、自然与文明的平衡以及强大的想象力为主题,强调了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影片中大量鲜明的绿色强调了森林及其周围景观的氛围,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欢乐与宁静,又引导观众经历了故事的阴暗面。郁郁葱葱的绿色、清澈的蓝色以及夕阳映照下的暖色调几乎贯穿整部电影。而在紧张不安的时刻,则会出现泥土般的绿色和略带灰色的棕色。
整部影片中,两位主角在日常穿着中,以黄色、橙色、白色和粉色脱颖而出。
影片中很少有场景发生在人造建筑内。背景设定更偏向于自然界,森林本身仿佛是一个围绕着一棵古老樟树而呼吸、有生命的角色。这棵树为龙猫和其他森林精灵,如深受粉丝喜爱的煤球精灵和猫巴士提供了家园。
橡果、参天大树和野花等视觉符号代表着文明周围未被驯服的神秘荒野。而书籍、稻田和家中舒适的杂物则代表着理智的人造世界。
天空之城(1986)
在这部美轮美奂的电影中,精密的机械装置和连绵起伏的山丘占据了银幕,讲述着一个警示人们过于依赖高科技社会所带来危险的故事。
穿过装饰着类似于集成电路的类似图案的昏暗、近乎反光的殿堂,机器人被召唤出来屠杀毫无防备的闯入者。这座以毁灭为目的建造的城市,由一棵中央的宏伟大树支撑,其自相矛盾的本质最终在结尾得到了解决,只留下了温室、大树和维护机器人,它们之间存在着和平共生的关系。
这个故事的主要主题是反战信息、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寻找社群。作为额外的一层,历史故事通过类似中世纪地图的视觉元素讲述,这些元素有着黑暗的手绘轮廓、交叉阴影和温暖的色调。电影中的其他关键视觉元素包括蜿蜒的树根、翻滚的云朵和一片片花海。
风之谷 (1984)
这可以说是吉卜力的第一部电影——尽管它是在工作室成立之前制作的,但参与《风之谷》制作的团队后来成为了吉卜力工作室的核心。
在这部研究生物设计和有毒、末日环境的作品中,宫崎骏探讨了两组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周围是有毒丛林,以及被称为奥姆的巨大昆虫类生物。
有毒丛林主要由各种真菌组成,在阴暗的情绪下,它有时看起来更像是令人厌恶的暗淡色调的霉菌;而在轻松的情绪下,它又仿佛是丰富多彩花园的一部分。虽然风之谷的居民已经找到了与有毒丛林共生的方法,但来自村庄外部的侵略者却没有。风之谷的村庄以鲜亮的绿色和木质的棕色反映了勤劳、热爱自然的人们,而侵略者则以金属质感和炽热的荒凉为特征。
反战情绪、和谐环保和宗教主题贯穿整部电影,描绘了一个年轻女性在末日时代成为英雄的不可思议故事。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