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月薪18k,非科班平面设计师。
去年,只用一顿饭的时间,A决定辞职去卖保险,一年后,他又转回来了。
“像不像回转寿司?”A说。
这是A的《回转日记》。
转行围城
没人能躲过的职场焦虑
划一划手机屏幕,不论你爱逛哪个社交平台,不难感受到——或是因为行业下行,或是因为职业倦怠,或主动或被动地,不限于行业、年龄、性别……许多人都在寻求转行。
去年上半年吧,在这种氛围中,「转行」的想法也在我心里滋生发芽。
用闲余刷手机的时间,我对几个社交平台上关于「转行」的讨论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围观。
在小红书上,一个月里“转行”相关的笔记数量就能达到近8千条,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有会计、幼师、新媒体……当然,少不了「设计」。
有趣的是,很多人转行(包括我)会考虑选择的新媒体运营,在一个月内,寻求入行的「转行运营」与想要逃离的「运营转行」的笔记数量差距并没有我想象中大。
多像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这不禁让我思考:也许行业的好坏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是总有不少人在后悔自己的选择或者期待没见过的风景。
豆瓣有个「转行互助及成功转行欢天喜地小组」,一个个关于「转行」的讨论与经验分享,成了许多人的情绪出口。
做设计的家人们在这里齐聚一堂。
诶你别说,我也在这里发现了少量想要转行做设计的朋友的踪迹。
还找到了一些转行新灵感。
虽然新灵感也很快被推翻。
不同于我人生许多慢吞吞的决定,在转行这件事上我表现出了出乎我自己意料的惊人行动力。
总之,我在去年十月,辞职转行了。
只用一顿饭的时间
我决定辞职去卖保险
我不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
我毕业于一所985的管理专业,毕业后辗转了几个行业,出于兴趣爱好自己报班自学了设计软件,在三年前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在这三年里,我几乎没有八点前回过家。
我其实挺喜欢做设计的,做得也不赖,但做「设计师」比做「设计」复杂多了。
懂的都懂。
做设计师不只需要负责创意输出、视觉落地,还需要具备沟通协调甚至心理疏导(……)的技能。
大概是「三年之痒」,反正我是有些疲倦。
除了疲惫,还有焦虑。
尽管已经是个小leader,但面对越来越多的00后同事,心里的危机感也在增加——新人不仅思维活跃,对前沿技术更是驾轻就熟。
尽管我已经尝试抽空学习AIGC,但每每看到他们用我听都没听说过的AI工作流轻松应对各种需求时,我都感觉到自己下个月就得被优化。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很久不见的大学同学来到我的城市,我们约了一顿饭。
他跟我聊起了他做保险代理的一些故事——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如何提成、如何晋升,不仅时间安排更灵活,还彻底贯彻能者多得。
我对这种灵活性和自主性心生向往。或许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谁说工作必须坐在格子间呢。
在吃完饭结账时,我直接问他「你们还招不招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在下午就提了离职。同学都劝我多想想,但我指着电脑屏幕说:你看,AI也说可行。
【大谱】-设计师扩展思路AI助理
入职就在一周后。
新工作上手得比预想得顺利,虽然有很多东西要学,但也正因如此,给人一种踏实的幸福感。
销售实在是一门大学问,应对不同类型客户需要不同的策略。逐渐地,我学到何时该主动出击、何时该耐心倾听、如何在开场几秒内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如何应对被拒绝的个人情绪、如何迅速准确地判断对方的需求和心理……
我在入行的第二个月开了我的第一单。
相比于设计行业中多依赖视觉与文字呈现方案,保险销售更需要精准解读对方的潜在需求,迅速判断客户的优先考量是风险防范、资产保值,还是规划子女教育。
几个月的新人期过去,一看业绩和收入,我好像干得还不错。
就像我所期待的,相比设计,这份工作最大的不同是工作时间不再被局限在办公室和电脑前,节奏可以由自己掌控。
我不再是那个忙于交稿、应付客户需求的「设计小旋风」、「工位螺丝钉」,我开始有时间有意识地回看自己的职业生涯:我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我的人生理想模式是什么?
转行刚好一年,就在今年国庆假期之后,我辞去了保险公司的工作,带着卖保险存下来的一些钱,开始做自媒体、接一些logo、VI的活儿,同时修改自己的作品集。
没错,我打算杀回来了。
我要的不是换一份工作
而是找到主宰自己生活的模式
每一个人生决定的背后都是一种情感需求的映射。
转行或转岗、放弃或坚持,表面上是对某种机会的取舍,实际上却是对自身需求的回应。
其他工作不得劲儿
刚转行时,我确实感到一种新鲜的刺激与成就感,也带来了经济上的回报和自由的时间安排。但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的空间和深层次的自我表达是有限的。
保险的核心是「客户」的具体需求,这里面没有「我」。当然,设计的目的也是满足客户需求,但它更是一个创造性的表达过程。
在设计中,我不仅是一个执行者,我把自己看作一个讲故事的人。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新的旅程,涉及情感、想法和文化的交织。我能够通过色彩、形状和构图传达特定的情感和理念,去和观者进行沟通。这种在创造中自我表达的自由感,正是我在保险行业中所无法获得的。
这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逐渐明白,自己追求的不只是稳定的职业保障或单纯的高薪收入,我需要一份不仅能带来经济回报,还能让我体会到个人意义和成就的职业,一种与我内在价值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行业新机遇
此外,我终于有机会以「局外人」的视角去了解设计领域的前沿技术话题。
在时代发展中,新的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现。都快2025了,我相信大概没有设计师没接触过AIGC了。
不能逃避,要去拥抱。这也是我这段时间想通的一件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没有时间精力提升自己的时候,技术的发展让人感到焦虑,而最本质的解决办法就是去面对它。
更何况,一年过去,已经有了好用的、应用面广泛的、效果稳定的“傻瓜式”AI生产力工具。
还没系统开始学AI,我就甚至帮还在做保险的前同事做了张AI特效字海报供他发朋友圈,反正也就两分钟的事。
用【大设】做特效字,选完特效、输入文字就直接生成透明免扣png。
这种感觉就像魔法世界没门槛了,霍格沃兹扩招了,赶时间的时候点点鼠标就有救命稻草了。(这篇转行日记的小标题也是【大设】生成的)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崛起让「国潮」、「新中式」等风格迅速走红,这些文化元素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关注和共鸣,让品牌和设计作品有了更多展示和传播的渠道,也给了我搞个人IP、「微创业」的机会。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设计理念和作品,我能够直接接触到目标客户,拓展个人接单的渠道。
过去一直在做螺丝钉,在这次转行再回转之后,我对自己的期望是——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个人成长
回转回来并不意味着转行尝试是「失败」的。对不同领域的探索拓宽了我的视野。
保险行业并不仅仅是关于销售和合同,它涉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应对不确定性的策略。在保险行业,沟通误解是常见问题,尤其是客户对合同中的条款存在各种误解时,容易感到被“推销”,也并不会直接告诉我真正的顾虑所在。
同理,设计也绝不仅仅是图像和视觉表达,更包含品牌塑造、用户心理和项目风险的预判与关键问题的把握。
再次面对收到“这不是我要的感觉”、“氛围不够高级”的模糊反馈,且此时他又给不出任何喜欢的参考案例的经典设计师困境的时候,我会运用在保险行业学到的技巧——主动深入地去沟通了解项目和客户的背景信息(甚至是看上去“无关”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这一个设计项目的美感上,力求从多个角度捕捉到客户对项目的真实期望。
没有任何时间是被浪费的,只要保持思考,任何经历都能带来成长和收获。
最后我想说的是,“转行”可能会给人带来短暂的平静,但它并不能永远消解职业焦虑。
对我而言,逃离的并非是设计行业,而是自己心中的矛盾与不安。过去的徘徊和迷茫,其实源于我对自己价值的模糊认识。
转行的这段经历让我厘清了我内心的真正需求。
经过这段外界的“迂回”,我才越发明白——设计不仅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途径,在不知不觉中更成为做设计的人的表达自我、实现价值的核心方式。
转行也好,回归也罢,都是个人成长和职业探索的一部分。
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化,也是对生活可能性的一次拓宽。最终,我们都在寻找那个能与自己内心对话、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