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国设计师在线上发布的大量海报设计相比,在首尔街头看到制作精良的海报越来越少。历史上,印刷海报在首尔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介于大型布质横幅、稍大于A4标准的廉价光滑传单以及挂在博物馆前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打印品之间。然而,韩国设计师在海报设计方面非常有才华,韩国海报具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在思考韩国当前海报设计状态时,采访了一位围绕海报这一形式建立起自己作品体系的本地设计师。

Jude Kang是一位设计师、研究员和出版人,多年来他对海报及其背后的基础设施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对海报的热情始于本科时期,但真正点燃是在他就读于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期间。从2012年到2014年,他沉浸在瑞士海报设计的丰富视觉效果和技术复杂性中。“在瑞士,大多数海报都是丝网印刷的。丝网印刷有非常鲜艳且引人注目的效果,街头大尺寸的海报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我意识到海报在这里以一种非常有机的方式存在,但这不仅仅是在巴塞尔。如果你去苏黎世,那里有海报;去卢塞恩,也有海报;在圣加仑同样如此。所以,我对海报的兴趣自然来自于这样的环境。”

Kang注意到的一个主要现象是,海报的发布和制作基础设施与设计师、委托的文化机构以及公共空间协同工作。他解释说,设计师竞标机构的品牌形象设计后,会在合同期内以系统化的展示方式呈现出一系列海报设计。Kang对这种围绕海报设计的独特项目深感兴趣,并由此创作了《海报系列系统》一书,汇集了为博物馆设计的系列海报系统。这个项目源于Kang的个人研究,书中收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包括韩国设计师安满浩、Jin & Park以及Sulki & Min的作品。该书也是Kang另一个工作领域——出版——的成果之一。

Kang一直在出版《Typozimmer》,这个项目松散地被称为“杂志”,即将迎来其十周年庆。当被问及如何描述《Typozimmer》时,Kang谦虚地将其形容为一个展示他设计兴趣的平台,这些兴趣主要围绕排版展开。这本独立出版物也是我2016年初到首尔时对韩国设计界的最早接触之一。Kang对瑞士排版的严格坚持令人感到好奇,在交谈中了解到他在巴塞尔的学习经历对他意义重大,也是他对海报痴迷的起点。Kang 2014年回到首尔后开展的早期项目之一是“占领城市”,一个海报展示间,陈列着许多精美的A0海报(当然,其中很多来自瑞士)。

"Occupy the City"于2017年在세운상가(世运商街)开幕,位于종로(钟路)地区。该商街本身具有重要的设计历史意义,因为它是韩国于1968年建造的首批多功能建筑之一。建筑长近1公里,最初顶层为公寓,底层和街道层则是小型商铺。早期的许多商户是电子维修和转售店,这也促成了该地长期以来聚集了制造商和加工商的历史。近年来,该建筑经历了从拆迁计划到重建的过程,几任市长都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旨在修复首尔市中心的社区。正是在这座历史建筑中,Kang得以以合理的价格租下一个小空间,设立了一个小型展示间和工作室。

这个项目在当时显得非常新颖,但Kang告诉我,开业不久后,附近开始出现更多类似的商店。他将此归功于那些精明的店主,他们开始购买大尺寸的A0海报用于装饰时尚的咖啡馆。随着时间推移,"Occupy the City"发展成了一个海报收藏和策展项目,虽然空间不再以原有形式开放,但Kang依然继续收集和销售海报以及设计收藏书籍。

“通过出售海报,我想让人们知道,海报只是一种媒介,可以轻松融入日常生活,并不是一种令人生畏的高超艺术形式。”

在大多数城市中,开设海报展示间是一项冒险的生意。当被问及他的动机时,Kang给出了非常真挚的回答:“通过出售海报,我希望人们了解到它只是一个媒介,而且是可以轻松融入日常生活的媒介,海报并不是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高端艺术形式。”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目标,因为在韩国,典型的公寓由于大量使用混凝土和住户频繁更换,悬挂相框甚至是大尺寸海报都非常不便。在与Kang的交谈中,我回想起近年来韩国印刷文化的增长,明显感觉到“Occupy the City”在这一崇高使命中做出了贡献。

当我询问Kang对韩国海报基础设施的看法时,他证实了我的观察——印刷海报如今几乎已经绝迹。唯一能可靠地找到设计海报的地方是在대학로(大学路)地区,该地以其现场表演大厅和小剧场闻名。如果你在这个街区,依然可以看到一些专门用于海报的展示点,但这些展示点也在逐渐减少。针对我的问题,Kang向我展示了他最近在演讲中常用的一张图片。图片不是海报,而是街头的行人,低头看着手机,手持设备停在腰部半高处,脸上映着手机屏幕的蓝光。他用这张图片来传达一个信息:如今韩国真正的海报基础设施是智能手机。

这为Kang最近的海报项目——“Korean Poster Wall”增添了一层讽刺意味。

在研究韩国设计的过程中,Kang发现韩国的许多文化机构制作的海报并没有可靠的档案可供查阅。更复杂的是,找到这些精彩设计背后的设计师也非常困难。在参观구본창的“航海 20231214-20240310”展览时,他感受到了这一特别的痛点。当时,他试图找到展览中的几张海报设计师,后来才得知这些海报中的许多是由摄影师구본창亲自设计的。然而,设计师信息的缺失激发了Kang填补这一空白的愿望。

当被问及为何会出现这种信息缺乏的现象时,Kang解释了韩国文化机构不同的委托流程。与瑞士不同,韩国的机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公平性,策展人无法仅与某些公司或设计师长期合作。即便一个项目被设想为一个系列,除非由内部团队完成设计,否则无法签订连续的合同。结果是,同一个机构内,不同风格和设计师的作品共存。这种多样性带来的代价是缺乏可靠的署名系统和一致性。

“Korean Poster Wall”项目正是Kang试图开始为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的海报作品建立一个目录的尝试。在这里,我看到了Kang对海报的系统化吸引力的延续,以及他对寻找瑞士海报基础设施中所蕴含的逻辑的渴望。

尽管该项目仅进行了几个月,Kang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档案。他和我一同回顾了韩国的智能手机“海报基础设施”,并共同感叹他对印刷海报的热情的讽刺性。然而,我们都同意,韩国设计师在海报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敏锐度,韩国在这一媒介上的独特方式赋予了其鲜明的设计语言。我认为,这正是他所创建档案的一大优点。

当被问及他认为哪些韩国设计师在今天的海报设计中真正推动创新时,Kang提到了几家工作室,以下将介绍这些工作室。

Macadamia Oh是一个设计师的化名,其作品集将诗意的排版与数字和手工插画技巧相结合。其海报设计涵盖了艺术展览、表演,甚至是酒吧等多种场合。

권수진(Kwon Suzin)是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她最近的海报作品结合了对材质和拾得材料的兴趣与研究。她的设计将这些材料排列成抽象的形式和字体,这种技巧与设计师Chris Ro和Paul Elliman的风格相呼应。

Studio Remote是由设计师강주성(Joosung Kang)和김승환(Kim Seunghwan)组成的工作室。他们的海报作品具有松散和即兴创作的特质,与“heta-uma”和具体诗歌有着亲缘关系。我欣赏他们在图形、字体和绘画之间流动的运用,形成自由流动的构图。

“韩国设计师正在创新更适合屏幕的形式和动作技术”

我问了Kang为何选择展示人们看手机的幻灯片,他进一步解释说,印刷海报不再是展览设计项目的一部分,但设计师们仍然被要求设计海报。他观察到,海报这一媒介已从印刷转向数字,因此他看到韩国设计师在形式和动态技术上进行创新,这些创新更适合屏幕呈现。在这种背景下,Kang对海报设计的个人品味反映了他对图形形式和排版严谨性的吸引力。

在我看来,韩国设计师创造的越来越多样化的海报形式,表明海报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仍然对平面设计师具有持续的意义。

James聚焦于首尔一个特别有创意的街区,推荐了几个必去的地方和一个值得参观的展览。

Factory2是设计、工艺和艺术相关展览的核心场地,位于서촌(西村)街区的独特空间内。这个场地曾举办过各种各样的展览、活动,甚至市场。展览不断更新,始终值得一游。

Artspace Boan 1942 是另一个位于서촌(西村)街区的画廊,设在一座历史悠久的客栈建筑内。该空间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举办展览,其中BoanYeogwan(客栈)建筑最为独特,保留了原有建筑结构,没有转变为典型的白盒子空间。目前的展览 “Platypuses and Unicorns”(《鸭嘴兽与独角兽》)涉及艺术家 김효진(Hyojin Kim)、백정기(Jungki Beak)、에린 존슨(Erin Johnson) 和 정혜정(Hae Jung Jung),在三个展厅展出,带来令人兴奋的体验。

**서촌(西村)**不仅有许多时尚的咖啡馆和精品店,Reception是其中一家新兴的咖啡馆,以其美味的咖啡和精心挑选的音乐而脱颖而出。

精选文章:

躲过了李佳琦董宇辉,没躲过李诞!?

大作洗眼 | 肯德基变“绿”、在金字塔上办公…涨见识啦!

Fendi出“天价”棒棒糖包,打工人破防了......

十大极简且面向未来的配件,或将彻底革新苹果设备

为愉悦而设计:重新思考成为优秀设计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