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建筑设计师走出熟悉的领域之后,又能在哪些行业继续“发光发热”呢?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那些“不务正业”但依旧引人注目的建筑师们!
01
国内篇
「 RUIS 韩锐 」
从建筑学专业毕业后,韩锐发现自己更热衷于建筑表达。从建筑师转变为建筑插画师之后,有关建筑深层精神层面的探索和表达变得更自由了。
《飞鸟之“景”》和《转经》©RUIS 韩锐
在创作开始的初期,建筑与插画的结合新颖跳脱,被很多人看到且喜欢。建筑+插画的结合转译、解析重构,韩锐创作的建筑插画将城市、建筑、文化这类很宏大的概念变得直观,进而传递给人群更好地接受。
「 Archcomic 庹航 」
从小时候对画画的喜爱开始,庹航的人生轨迹便不自觉地和建筑联系在了一起。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学习建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设计院工作,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的自然。
庹航“建筑漫画”事业的缘起,依然是依靠着“喜爱”二字。凭借着对漫画的兴趣和想自己创作一些东西的冲动,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启并完成了第一篇建筑漫画作品《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干货满满的漫画内容 ©Archcomic
创作第一篇内容的过程是缓慢且艰辛的。庹航和创作团队也在故事内容、画面技法和逻辑分镜等等方面摸索和尝试。
Archcomic的内容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最初的专业程度较高,受众人群集中于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转变为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增加建筑故事内容的通俗性和传播度。
《朗香教堂》主题漫画节选 ©Archcomic
带有建筑知识科普的内容 ©Archcomic
「 绘造社 李涵 」
建筑师or艺术家?建筑师利用图纸盖房子创造居所,而绘造社在创造艺术作品。他们所创造的建筑绘图,大多时候并没有形成真实落地的建筑,但作品本身仍有深刻且特殊的意义。
这份身份的不确定性和左右摇摆的天平,冲破了原本“建筑师”标签的桎梏。
或许在建筑师眼中这不算建筑师该做的事情;在艺术家圈中,仍然籍籍无名、无人知晓。但正因如此,绘造社,李涵收获了一种豁然开朗的“自由表达”的新生。
《团结湖》 ©绘造社
《脏街42号楼的轮回》 ©绘造社
「 朵苏法甜 覃菘 」
三维数字技术,在人们的印象中长期被认为是用来设计建筑、汽车和手机等产品的。对于日常生活来说,这是一个技术色彩浓厚、有一定距离感的概念。
甜品西西里之春的细节 ©cedeausucre_
覃菘曾是一名建筑师和3D打印设计师。他曾说自己作为一名设计师,更关心如何找到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点,他称这种工作方法为DIGITAL HANDMADE:数字手工。
甜品阿尔卑斯细节 ©cedeausucre_
覃菘将3d建模和法甜结合 ©cedeausucre_
「 content 廖晓玲 」
廖晓玲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并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学位,组建了RA ARCHITECT STUIO,任主要建筑师7年。
2008年,廖晓玲推出个人时装品牌:content目录。2011年4月发布2011秋冬作品《看与被看》 为上海国际时装周开幕秀。
Content工作室 ©content
“懒得盖房子转去做裁缝”的廖晓玲,从一个雄性荷尔蒙极高的圈子一下子投身到雌性荷尔蒙极高的服装设计行业中,崭新的感受和新奇的反应让她感受到新鲜。
显而易见的是,多年的建筑师身份为她带来更广阔的的视角,坚实的设计知识积累为她开辟服装这个新的载体打下基础。
Content的很多故事都是从影像中展开的,廖晓玲说,这或许来源于作为建筑师的工作方式。它的作用就像一个抓手,让她可以寻求方案解决这个假设的问题。因为只有寻找问题,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
Content 2011秋冬系列《看与被看》秀场 ©content
2018秋冬系列 ©content
02
国外篇
「 柯布西耶 」
许多建筑师都拥有良好的绘画功底,他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向世人传递着生活的美好,表达着内心中想象的世界。
他说:“我想作为一个建筑师,如果我的作品能带来任何意义的话,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的幕后功臣――绘画。”
静物,1922 ©Le Corbusier
他在巴黎寓所中的三分之一空间被用作绘画的“秘密实验室”,早上绘画,下午专注于建筑设计。留下7000多件纸上作品,450件油画作品,以及诸多雕塑等艺术作品。后期他的绘画风格更趋向于超现实主义,建筑风格也随之改变。
«Portrait», 1960 ©Le Corbusier
«Modulor», 1956 ©Le Corbusier
「 扎哈·哈迪德 」
扎哈对家具及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的挑战从未停止,其中有趣的是她对国际象棋的设计。棋子与棋盘的灵感是来自其对于高层建筑的自然形态与细节尺度的探索。
扎哈设计的国际象棋 ©ZAHA HADID
扎哈的设计生涯中也为LOUIS-VUITTON、SWAROVSKI设计时尚单品,还跨界设计打造了风格独树一帜的鞋履系列产品,是一次让传统高跟鞋注入建筑美学的独特设计。扎哈的非建筑作品中也透露出浓浓的立体构成美感,同时符合人体工程学。
为LOUIS-VUITTON设计的单品 ©ZAHA HADID
扎哈设计的高跟鞋 ©ZAHA HADID
03
总结
对于建筑师,总是有着“专业度满分”“奇思妙想爆棚”“ddl下的战士”等印象。而看似“不务正业”的背后,其实是跨界后的他们依然想得绝妙、做得精彩。最终,“不务正业”变为了“不误正业”,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注解。
聊了这么多,或许你也有心动的“不务正业”方向了吗?你是否还知道有哪些跨界做出成绩的建筑师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积极互动留言!
部分文字参考来源
1.纯粹主义画家瑞士柯布西耶绘画作品赏析_建筑 (sohu.com)
2.https://mp.weixin.qq.com/s/qCn3_J1MevpHkdIF4U-JFA
3.https://mp.weixin.qq.com/s/9xF8QjeYAWQgoCCQ_8gOCg
4.https://mp.weixin.qq.com/s/apCAeY_VaUpPQdKk2DQ4jg
5.https://mp.weixin.qq.com/s/DqOmaDk53W4sgjo3mpkxXw
撰稿/排版:小勺
审核:TANI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绘图空间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