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尼诗街道夜景 | Keith MacGregor
上世纪的香港,轩诗尼街道旁:一幢幢高耸大厦间各色霓虹闪耀,轰鸣交错的公车忘情行驶,将这片喧嚣的 "暧昧" 甩在身后。
有人说:要想了解一座城市有多繁荣性感,且看她入夜后有多少霓虹普照。
夜幕的低垂,更突显她的风华绝代。
《堕落天使》电影海报 | Google
霓虹灯传达的视觉信息,在港片特有的镜头语言下尤其展现地淋漓尽致:《重庆森林》、《堕落天使》,王家卫电影中各色招牌勾勒出香港的街道和社区,散发着纸醉金迷的气息。
《重庆森林》经典剧照 | Google
然而随着 LED 灯的日渐流行普及以及香港建筑条例的规则制定,这种梦幻天堂般的日子,渐渐画上了休止符。
信兴酒楼两幅巨型招牌先后拆除 | HK 01
工人正在拆除招牌 | HK 01
森美餐厅巨型安格斯牛霓虹招牌在 2015 年被拆除
这种文化的消散流逝,同样值得设计群体关注。
被逐渐 "剥离" 的香港名片
湾仔庄士敦道,1976 | Keith MacGregor
那时的 "东方之珠",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各类广告标识渗透、植根于香港的每个角落。
90 年代后期,港岛 10 几公里的海岸边,光是近百平米的巨型霓虹灯招牌就有 40 多块,中小型的霓虹灯招牌更难以计数,蔚为奇观。
港媒 HK 01 关于招牌拆除的专题报道
大量的商铺招牌风格迥异,以不同材料制作、不同时髦方式展现,揭示了此地的繁华昌盛。
弥敦道街景 | Keith MacGregor
这些符号代表了香港的身份和美学气质,然而随着千禧年政策清拆计划实施,星罗棋布的氤氲气息日渐暗淡,成了一代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香港的乏味街景因招牌更有趣
Photo by James Walsh | Unsplash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谭智恒先生专注研究文体排版设计与信息设计,他在《沟通的建筑:香港霓虹招牌的视觉语言中》一文中探讨了香港霓虹招牌视觉特色。
1977 年,建筑师 Robert Venturi 等人发表了一篇题为 《Learning from Las Vegas》的建筑论文。他们探讨本土建筑,并不是研究建筑物的实体,而是空间里的文字与视觉沟通元素。
1970 拉斯维加斯霓虹灯牌 | WiKimedia
" Las Vegas 的建筑风格与符号是反空间的,是沟通于凌驾空间之上的建筑。"
对 70 年代以汽车作为移动工具的 Las Vegas 来说,人们的活动隐藏于千篇一律的建筑中,所以需要更大、更夸张的招牌,以求引人注目,并增强地方特色属性。
旺角街头形色各异的招牌 | The Type
相比 70 年代的 Las Vegas,香港的都市建筑发展轨迹颇为不同。香港的人口密度比赌城高得多,而建筑与都市规划倾向以行人为中心。行人经常与车辆擦身而过,店铺盘踞着地面及不时占据以上几层楼面,而基座以上则往往商住两用。
1969 尖沙咀酒吧招牌
在这种情况下,层层叠叠的招牌、种种琐碎的细节和与人沟通的装置,让乏味的街景变得统一而充满乐趣。
成龙电影中均有大量招牌 "露脸"
这种统一感并不是来自正儿八经的、以形式化重复建筑元素来建构的建筑方法。即兴发挥的凌乱感带来的发展与变化,大胆地颠覆了原有的建筑架构。
《古惑仔》中帮派团体大合照需要霓虹加持
这种「附加」方式,表现在香港人大胆创新地运用招牌作招揽,寄生附着于楼宇上。
香港招牌景观分析框架:街角建筑物
虽然香港的招牌经常给人不拘一格的混乱感觉,但当仔细观察下,招牌如何在城市中展现却有一套基本的模式。
香港招牌景观分析框架:横切面
谭智恒教授分析各类招牌与楼宇、行人和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建立了一套分析架构:根据它们安装在楼宇的三种位置,分为在建筑物上伸延、在建筑物外墙以及在店面这三大类。
香港招牌景观分析框架:立面
这些种类的招牌以不同的方式重复出现,遍及城市各处。通过此分析架构,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招牌的各种维度:包括视觉表现、字体、设计、美学价值、内容要求、建造模式、观看距离、与城市的互动等。
字体:霓虹招牌届 "话事人"
凭借最简单、明了的方式,用商店的名称字号作为视觉 "承载",去描述产品或服务性质。霓虹招牌的空间局限性,使得字体的风格与信息的铺陈同样重要。
2017 年 3 月刊《特写》内图
以字体作为沟通媒介,为的不是将具象的图画融入字形中,而是要清晰地表达字面意思,并营造特定氛围。
多谢惠顾 请再光临 | Pinterest
不同的字体风格可引起不同的联想:可靠、传统、独特等。字体并不是纯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受制于技术因素,例如制作方式与物料,并顾及实际条件,包括文字的可读性、比例、观看距离。
此外还要考虑当时的美学潮流以及视觉传统如何得以传承。
同德大押(湾仔)传统蝙蝠与金钱当铺招牌
整体来说,霓虹招牌除了营造视觉印象,还要能让人快速理解内容,霓虹招牌设计的关键在于此:
路上的行人和车上的乘客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解读复杂的视觉及语言讯息。
兴旺麻雀娱乐 | 图源网络
好的霓虹招牌,用字与视觉形式大多十分简洁,并予以适当的留白,从远处观看时,信息也不至于混杂不清。
Photo by 黄子剑(@ chiugorrr )
另外汉字非常适合用于霓虹灯这种媒介,尤其是书法字体。直到 90 年代后期,书法字体仍然常见于霓虹招牌。
虽然某些字体的笔画结构或潦草字体在制作上为工匠带来巨大的困难,可是书法字体仍是商家展现 "个性" 的不二之选 。
霓虹灯常见字体:正楷、北魏楷书、隶书、宋体
在霓虹招牌中,楷书向来是主要的中文字体选择。楷书源于汉朝,盛于唐朝。历代书法大师的模板经常有招牌工匠临摹。
招牌书法字:街头的美学《明报周刊 2397期》
楷书有不少类型,在香港北魏体一直是最流行的,常用在霓虹和其他类型的招牌。北魏体能在招牌上大行其道,已故本地著名书法家区建公(1887–1971)功劳颇丰。
香港北魏书法家区建公 | Stand News
跟正楷比,北魏楷书的笔触重且笔画的粗细对比少,收笔和转折处较夸张,笔画突出,令字形容易辨认。
公和玻璃镜器招牌出自区公之手
北魏楷书虽然不如唐代正楷秀丽,但却豪迈奔放、古意盎然,同时又讲究实际,因而广泛用在各行各业,包括餐厅、药房、当铺等。
Photo by Keith MacGregor
近年来,数码字体开始取代书法,效果却不尽人意。大部份数码字体是为小尺寸印刷品而设计,将之直接放大至如建筑外墙般极大比例时,自然失去视觉震撼。
外语招牌字体风格
香港招牌的中文字具备各门各派的书法风格,英文字的风格则较简单。大楷字母用于建筑物和招牌上的文字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感觉庄重,有碑文的特质。
用在中英混合的招牌里,英文字大多用狭窄的无衬线体,跟中文书法有明显对比。因中文店名通常比英文短,较小而压缩的字体也能把两种文字的尺寸拉近。
美利坚京菜(湾仔)行书搭配英文草体
另一种常见于霓虹招牌的英文字体是各式各样的草写字体。招牌的英文字以这些方式跟中文书法结合,或许视觉上不大协调,但却充满本土特色,代表着某个时代的风格。
草写字体感觉比较率性随意,颇受娱乐场所欢迎。
几何结构的中西字形在 30 至 60 年代曾经风行一时,主要因为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在上海盛行。
这种风格的文字较为容易以霓虹光管制造。但正如所有潮流一样,这种风格的霓虹招牌在香港已经所余无几。
笔画处理办法:单钩、双沟、双沟加中线、双沟加多中线、平行线
不论中文或英文,霓虹光管的字形皆以单钩或双钩方法呈现。字体高度少于五十毫米时,双钩法并不可行。非常巨型的字体,可以在笔画中间加上单线或多条线纹,或以平行线填充,以增强视觉效果。
逐渐 "消亡" 的性感霓虹招牌
霓虹与其他种类的招牌塑造着香港的城市经验:不单透过视觉语言,而且也与建筑、城市肌理和人们的生活亲密互动。
Photo by Dan Gold | Unsplash
霓虹是一种可塑性极高的媒体,在香港不但承传了其北美故乡的美学特质,还继承了中文书法的丰富传统,这些都归功于本地一群大胆创新的霓虹工匠和设计师。
凡此种种,为香港带来独一无二的本地视觉文化,创造出今天我们所认识的香港城市经验,难忘且意义深远。
Photo by 黄子剑(@ chiugorrr )
过去十多年,香港霓虹招牌的数目持续下降。霓虹招牌发放的柔和灯光,一度为街道营造了性感浪漫得近乎超现实的景观。
《攻壳特工队》真人版在香港取景
从前,五花八门的霓虹招牌,代表着独立经营、风格迥异的个体小商户,如今已渐渐被连锁店与国际品牌取代。新的招牌往往是了无生气的巨型喷绘海报,上面满是超写实的人像与消费品,覆盖着建筑物的整堵外墙。
Photo by Xavier Portela
它们在镁光灯照耀下,昼夜不分,却丝毫没有给过往的行人留下半点想象空间......
其他相关精选文章: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大作网(www.bigbigwork.com) 本文地址:http://blog.bigbigwork.com/archives/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