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一位中国电信分公司的主管聊天,他说我们的设计师不需要灵感,我告诉他做什么他去做就行。

        照着行业最新作品或者同类经典做一个看起来很像的就可以。

        有的甚至找到PSD等原始文件,修两个图层就完稿了。

        找到一张能照着改的图就是找到了灵感。

大作网

        经典美剧《广告狂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公司接了一个棘手的案子,男8号苦思冥想到深夜。

        Bling,一个好点子出现了,男8号兴奋至极,开了一瓶酒庆祝,边喝边幻想这个创意被执行出来的样子。

        然后他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什么都忘了。

        深夜人静时的独自思考确实有助于灵感产生。

        在奥美时,我和组里的副总监聊过一次这个话题,我说很可惜,昨晚睡觉前我也想到一些东西,但今天都记不清了。

        他给出的回答是,那种第二天醒来就忘了的想法大多数不是好创意,好创意即使你在第二天醒来仍然印象深刻。

        专业设计公司对设计师们的要求会比较严格,最低标准都是想出两位数个idea,没那么多想法别交差。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没灵感的焦虑中,不知道如何下手。然后胡思乱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行业。

        或许你现在是个只需要执行的设计师,但如果想在设计路上更进一步,还是尽早培养自带灵感光环的思维为好。

        鲁道夫·塞尔金说:灵感指望不得,那是神的恩赐。不过,假如灵感会给我带来什么,我至少要做好接受它的准备。

        接下来我根据自己的工作、阅读经验,以及对创意、设计行业的观察,列一些获取灵感的方式:

        √ 生活记录。每天用文字或图片或绘画记录生活片段、细节,不用多,就像写一条朋友圈一样。

        √ 搜集。对日常有意或无意接触到的出版资料、文献、数据、设计师和艺术家作品进行搜集,甚至可以搜集明信片、啤酒盖等奇奇怪怪的东西。

        √ 记录脑中蹦出的小想法,不管是不是和手上的案子有关。手机不能只是用来发微信打游戏撒。

        √ 定期回顾自己记下的灵感。把不咋地的删掉,好的留下,如此不断完善调整。

        √ 坚持运动。运动不仅能释放让人心情愉悦的多巴胺,更有助于思想的流动。

        √ 保持阅读的习惯。手机上的碎片化阅读不算,持续、完整的阅读有助于养成思考的习惯。(点击“阅读”可以进入书单)

        √ 各种主题展、博物馆、档案室,可以常去逛逛。(借机约上喜欢的人,顺便彰显一下逼格。)

        √ 每周至少看一部影像作品。BBC、NHK、央视的纪录片整体质量不错,TED的演讲虽然比几年前缩水了一些,但还是可以挑着看的。豆瓣电影仍然具有参考价值,虽然有些水分。

        √ 听音乐。设计师的音乐选择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永远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新古典、巴洛克、浪漫主义古典、爵士、民谣、BossaNova、乡村、灵魂乐、新世纪、电子、后摇·····每种新风格的尝试都有可能让的脑袋多开一个洞。

        √ 每天去观察一个事物,对比并思考它的变化,它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比如我会观察我种的向日葵和上班路上每天都会经过的那个流浪汉。

        √ 关注科学与技术。谷歌的小插件已经可以让随手简笔画变成艺术画作、3D打印已经开始代替手工裁缝、全息投影技术几年前就已经应用在了广告活动中···很可能某天新闻上就出现人工智能可以取代部分设计师的报道。

        “除了这些需要长期积累的方法,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激发灵感吗?比如我听抽烟、喝酒、憋尿有助于灵感产生。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效药”,但以下这些适用于所有设计师。

  • 深入研究产品或项目的基本信息、基本规格、功能特性。

  • 研究产品的背景、前世今生、品牌特性。

  • 尽可能多的向自己提出关于它的问题,然后去寻找答案。

不要以为你把任务单看了一遍就是了解了,对产品的了解不充分,什么灵感都是扯淡。

  • 研究同类产品的相关设计。

  • 阅读产品和行业相关的报道、杂志、书籍、网站。

  • 进行相关话题的交流、访谈,捕捉聊天时产生的想法。

  • 去看艺术作品,无论是传统的绘画艺术,还是雕刻、街头、装置···

  • 旅行。到这一步的基本都是大项目了。

  • 小案子也可以将旅行的“探险精神”发挥极致——骑上小车,穿梭在你所在的城市中,看街道、建筑。还有红绿灯。

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不计其数,总的来说:

·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思想,来获取第一来源

·通过收集已有资源、他人作品,来创造自己的灵感库

前者靠自己,后者大作网搜索www.bigbigwork.com满足你。

        大作将不同分类放在一起,正是希望设计师能多去看看其他领域的作品,同时捕捉到摄影、设计、艺术的灵感,收藏到自己的灵感库。

大作wayfair

其他相关精选文章:

  1. 原来设计大神都是这样用大作找图的····超爽!
  2. 一个设计师的七夕自白
  3. 太过分了,每天摸鱼的女同事竟然被老板宠上天?!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大作网(www.bigbigwork.com) 本文地址:http://blog.bigbigwork.com/archives/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