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来源:薄雾馆 time (微信 ID:BOWUtime)

说到艺术家

你脑海中首先会闪出什么样的形象?

说到老派艺术家,

你脑中又会闪出怎样的形象?

若把主语换成“90后艺术家”,

这个形象是否又有所变化?

时代的洪流滚滚,生活的车轮悠悠,不知不觉之间,许多我们熟悉的人、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许多老物件找不到了能修补的人,许多事儿在不同的记忆力是不同的样儿,许多人在不经意回首后,才发现已经变了模样。

马海伦《新疆时尚指南》120×80cm 布面艺术微喷

版数:4/4(小尺寸) 5-6/6(大尺寸)+1ap 2020

鸣谢高台当代艺术中心

在当今的时代,“艺术家”这样的身份title,投射出来的印象,似乎也在变化,与“老派艺术家”的印象相比,甚至可用巨变形容。

而最近,在松美术馆,有一场展览,聚焦在了这变化中更明显的一群:“断裂的一代”。

张月薇《地格》200×180cm

布面丙烯 油画 2020 鸣谢长征空间

“断裂的一代:90后艺术家群展”,14位/组艺术家,14个空间,展现了一道深刻却又多彩、多元,充斥着迷茫却又孕育着可能性的“裂痕”。

整场展览,有一个很直白,而且很长的副标题:断裂的一代:90后的电子色、网络化、时尚消费、科幻散文和全球身份。

“断裂”是特性,“90后”是划分,而之后的名词与顿号则是展会的主题与想要探讨的内容。

松美术馆,史莱姆引擎展览现场

本次集中地展出的作品,来自费亦宁、郭宇恒、侯子超、刘昕、马海伦、蒲英玮、史莱姆引擎、孙一钿、王梓全、袁可如、张季、张移北、张月薇、张子飘等共14位/组艺术家,而“90后”是这批艺术家极为显眼的标识。

而对于这么一批创作者,策展人崔灿灿用“断裂的一代”来对其进行梳理与总结。

刘昕《骸II》97x51x51cm 火箭残骸钢体 2021

鸣谢Make Room Los Angeles创造社

从以往丰富的策展经验之中,崔灿灿感觉到,“断裂的一代”恰逢中外的“艺术的时差”逐渐消失,信息和知识同步,地缘同化,以及越来越便捷的留洋学习方式等,让这一批艺术家们“断裂”开来。

断裂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序列,断裂于视觉传达的方式方法,断裂于生活叙事节奏,断裂于商业化浪潮之下的全新观念……

侯子超《危能⼜饱怒必须游》200×220cm

布面丙烯 2022 鸣谢SPURS画廊

在崔灿灿看来,这一批90后艺术家展现出来的“断裂感”已经不只是一种特质,而是发展成为了一种现象,这种断裂不仅是艺术上的,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断裂。

例如,在被大量电子、印刷、光谱、数据、摄像头、屏幕、像素、程序、工业产品和互联网包围的当下,过去绘画中传统的天光与写生传统逐渐被新的更具现代感的“电子色”取代;各种新的传播方式也重新改变了绘画传统的塑造方式,使得艺术和社会发展的频度可以同步前进;互联网的兴起也让艺术家们需要不断探索全新的艺术形式,与大众进行更便捷、友好的交流等等。

孙一钿《你的形状》《你的形状2》100×80cm

布面丙烯 2018 鸣谢BANK画廊

“这些新时代的产物,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艺术观,也改变了他们创作艺术的方式,让90后的艺术断裂与过去的经典艺术方式,成为断裂的一代人。”崔灿灿表示,“断裂的一代”的创作,是与时代的链接共振,也正重新定义着我们对“艺术”的理解。

如何展现出“断裂的一代”这个核心主题?

崔灿灿选择尽量截取出这一代艺术家们,与前几代艺术家之间有所差异的部分。从最初的100多个关键词中,崔灿灿逐渐筛选出电子色、图层、媒介剂、网络化、时尚消费、科幻电影、散文电影、短语、意识流和全球身份这几个能够将这个群体与其他人群区别出来的词汇。

——这也正是展览的内容,以及副标题的主要构成。

王梓全《暗处流行病》6'15" 单频影像

有声 5个版本 版本1/5 2022 鸣谢没顶画廊

对于展会主办地的松美术馆,其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与空间设置也在作品的展示中起到了不小的辅助作用。

“松美术馆有15个展厅,我们给14位艺术家每个人一个独立的空间,像是14个小个展。”

1

张子飘《玫瑰花蕾02》 177×140cm 

布面油画 2022 鸣谢空白空间

崔灿灿介绍,空间和空间之间有着独特的节奏和秩序,14个展厅之间像是一个多重的奏鸣曲一样,它们之间有音符的连贯,像是一代人此起彼伏的涌现,以及这个时代特有的含混、多元和复杂。

袁可如《月亮便士》15'51'' 

三频4K影像、彩色、有声 2021 鸣谢SPURS画廊

与此同时,音符和音符的断裂,也在呈现一代人之间内部的差异和鲜明的个人特色。

整体上,展览被分为4个不同的大板块,来呈现4个艺术方向上的断裂。

“电子色”是这一代人的最通俗的视觉特征,“图层”是艺术创作和塑造的方法,“媒介剂”是广泛应用材料的比喻,“网络化”是观念的结构和思维模式。

与之前的艺术家比,在电子屏幕的包围下长大的“90后”们并没有经历外界世界由“自然现实”加入“电子现实”的过程,电子屏幕、印刷、数字光感通道成为了新一代人接触与发现世界的方法。

松美术馆,郭宇恒展览现场

而“图层”这种可以实现多重空间叠加的创作方式,叠加不同媒介带来的种种变化,也让新一代艺术家拥有了更多视觉表达形式,以及全新的设计结构和语言。

松美术馆,史莱姆引擎展览现场

“媒介剂”既是狭义上的稀释、结合、快干和上光,也是泛指传统油画颜料之外的各式材料。而如同新的媒介剂的不断出现,互联网也在为艺术家们按下加速键:不仅对这一代人的影响是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产生了艺术的交流方式和语法的断裂,不仅是艺术上的断裂,也是认识论上的断裂。

松美术馆,张月薇展览现场

在这部分,策展人选取了几位艺术家来呈现这种视觉感受的变化,例如侯子超对电子风景的兴趣、史莱姆引擎和王梓全对互联网、游戏、广告的艺术开发,张月薇对数据图层和有机手工创作的结合,张子飘用数据线条的旋转、循环重新激活了抽象表现主义的传统。

松美术馆,侯子超展览现场

有意思的是,作为本次展览的支持方之一的COSMO MOBILI 可木家居,其产品也被用在了展览之中,在让展览的构思与概念更好的实现的同时,家居产品也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

松美术馆,王梓全展览现场

特别是在王梓全的作品中,可木家居的床、床头柜、方墩、洗漱台等,成为了作品的底台。床,洗漱台和柜子是主角每天来来回回的终点。在呈现这个影像时,艺术家将影像放置在了一个床上,这样当观众在影像中看到床,回到现实里同样能看到这样一张床,希望由此能够找到一种虚拟和现实的交叉感。

王梓全分享道:“可木的设计让人舒适,这与我影片里展示的城市生活,年轻人的日常相符合。我最早提出这个想法时就希望能够找到比较简洁且舒适的氛围,最终效果也达到了我想要的。”

松美术馆,可木家居在展览现场

“它们既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现实背景,展厅变成了一个日常的家庭,人们仿佛在自己家中的卧室、客厅和狭小的洗手间里观看艺术,那些作品也变得更容易理解。”崔灿灿表示。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时尚化与消费化是“90后”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

这种不断在快速迭代更新的,看似肤浅而无底蕴的,落位于商品销售的,对大众展现着“讨好”的气质,似乎已经与传统认知中的“艺术”格格不入。

松美术馆,马海伦展览现场

但在崔灿灿看来,新一代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全然接受时代带来的改变,或者说,这一代的艺术家,正在以借用“时尚”和“消费”的方式,创造全新的艺术语言,将时代的图像以时代特有的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暴制暴”。

空间中,呈现了马海伦对新疆少年的时尚化拍摄,断裂与过去对新疆的历史文明和现实的描述,让人们看到全球化下的新疆少年与布鲁克林少年之间的神奇联系。

松美术馆,孙一钿展览现场

孙一钿描绘了很多充气的塑料玩具,拍立得一样的曝光感,呈现一种特有的物质美感和消费美学,那是消费主义时代特有的色彩和绚丽,郭宇恒从淘宝上购买了几千件不同的物品,组成一个琳琅满目的二次元世界。

对于“90后”一代而言,“科幻电影”带来了中国当代艺术中从未有过的视角,太不仅是浩瀚宇宙与未知的象征,也是一种凝聚了人们对太空的认识和态度的转变,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憧憬与恐慌,对科技神话的种种迷思的特殊文化。

松美术馆,张季展览现场

“散文电影”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既不属于纪录片,也不属于故事片,它的精髓在于类别的模糊,含义的模棱两可——这也形成了对这一代人思维和感知复杂性的比喻:不同于简单易懂的二元对立,它更多元、多层、多极,结构也相对松散,夹杂着许多“短语”和“意识流”。

松美术馆,刘昕展览现场

在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到00年后科幻电影和太空文化对刘昕、袁可如影像作品的影响,那种特有的浩瀚空间、未来感和科技迷思。

散文电影、短语和意识流对艺术家叙事方式和结构的塑造,张移北作品中不再有完整的故事,像是散文和短语,物品和物品之间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关系。

松美术馆,张移北展览现场

费亦宁的作品则像是自然和技术,物质与灵魂,生命与数据之间的奇特繁衍,分属于不同时代和维度的感知被重新组合。

而张季在绘画中对身体潜能的强调,有着更多的“神秘主义”体验,例如萨满、巫术、药品、印度舞蹈、濒死体验,那些神秘的意识和潜意识等。

“这一代艺术家的作品让你很难判断他来自于哪个国家,他们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

各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快速弥合着中外的信息“时差”,更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也让新一代中国艺术人能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断裂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影响,而在艺术语言上,也改变了他们的视野和现实感等方面体现出不同。

松美术馆,蒲英玮展览现场

14位参展艺术家中,有11位都是海归。留学经验、海外定居的生活重新定义了他们的全球身份,这种“全球身份”也塑造了他们全新的艺术主题——这是过去中国艺术并不关心的。

松美术馆,费亦宁展览现场

比如蒲英玮对黑人文化和非洲文化的关注,对全球图景的讨论,法国留学如何影响他,中国又如何影响了非洲。又比如美国生活和欧洲文化对这代艺术家的塑造,他们成为没有“信息时差”和“地域障碍”的一代人。

松美术馆,张子飘展览现场

当海归艺术家选择回国创作、生活时,断裂带来的对于“身份”的焦虑,也成为这一代人的副产品。崔灿灿表示,许多参展艺术家都谈到刚回国的几年,很难适应,他们需要学习一种新的方式,来和国内的艺术界打交道,他们需要重新适应曾经熟悉,现在又陌生的中国“特殊性”。

对于“中国身份”和“全球身份”的焦虑,显然在前几代艺术家那里并不存在。

“断裂的一代”,其意义不仅止于一场群展。它既是展览,也是观察与尝试,展现断裂,观察环境,尝试以自然的方式将触枝重新链接。

“这是首次以群展、采访和出版的方式,尝试全面地审视发生在中国的一场不可逆的文化转向。”崔灿灿表示,“断裂的一代”的出现,是对一代人和一个时代的一次归纳与总结。

费亦宁《歧路故事 I : 外祖母》10'50" 

4K 影像 彩色 声音 2021 鸣谢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本次展览的策划,对崔灿灿而言也是一次充满创新与陌生的挑战。

创新在于,这不是经典的美术史中所定义的艺术,“它有着其它展览中没有的活力,这种活力只有90后才会有。”

松美术馆,孙一钿展览现场

陌生在于,这一代的艺术家,无法用过去的经验和价值去衡量。“我们需要重新的去认识他们创作,我需要更深入的去观察和了解这个时代的变化,才能理解他们的变化。”

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新一代的艺术家们,同样也影响着时代之中的每个人,在展现“断裂的一代”的过程中,崔灿灿也面对着这种断裂带来的新挑战。

松美术馆,郭宇恒展览现场

整个展览的内核梳理具有学术价值,而商业化的“打卡”“网红展标配”也是不少展会主办者希望看到的结果,两者之间,需要策展人的不断平衡与思考。

“我们希望既能通过空间体现出90后艺术的特点,又能让观众在视觉、信息、感官的多重体验中流连忘返,在独立的14个小世界中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纷杂和迷人,体现出每个人的样貌、印象和路径。”

2

马海伦《新疆时尚指南》60×40cm 艺术微喷 

版数:3+3+2AP 2020 鸣谢高台当代艺术中心

崔灿灿指出,如今,中国的美术馆都面对着门票和学术口碑的焦虑,而这次展览也是一次对这种焦虑的平衡。

如何不将“艺术”作为一种内部的“巫术”,重新连接艺术和大众、社会的关系?

在一个明显信息更加混杂、多义、含混的世界中,艺术作品应该重点展现哪一面?

在诠释的时代里,艺术家的“理想人设”是否会有所变化?

艺术是否能够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参与新时代的文化模式的转型?

观察断裂,了解断裂,深入断裂,是与断裂发生互动的一切可能性的开始。

从一个人的成长,

到一群人的成长,

其路径,总与背后的时代密切相关。

“断裂”的背后,

是不同张力间的相互作用,

既带来着未知的改变,

也带来着全新的可能。

撰文:Chelsea

视觉:Alan

资料提供:松美术馆

校对:Bobo Kelly

监制:Enilia Roy

创意鸣谢:Xuanang Tian


精选文章:

从服装名校的新锐设计,探寻属于自己的奇幻时尚国度!

视觉魔术师Es Devlin,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

2022 MTV VMAs红毯,透露出哪些时尚新趋势?

出国读"水硕"‼️治好设计师的精神内耗?

抖音飞轮“造神”,东方甄选“抢跑”

扎克伯格VS虚拟地产,元宇宙比烂又开始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大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