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F.O.G.建筑事务所是因为「观夏」,这一当红的国内高端香氛品牌发端自线上,创立一年后迅速在北京、上海、深圳开设线下体验店。店铺空间与艺术陈设一同营造出了极具东方韵味的品牌语境,其空间设计均出自F.O.G.建筑事务所。

这个7月,F.O.G.为新晋走红的服装品牌「小着」设计的旗舰店在上海网红街区巨鹿路开幕,F.O.G.设计的位于北京国子监的观夏新店也如期亮相。前卫的风格和鲜明品牌属性,再度吸引了时髦人士的目光。

一言一吾i-Talk与两位创始人郑宇和詹迪聊了聊,品牌叙事如何在空间里发生?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规划空间,有哪些优势?设计如何帮助品牌创造内容,空间又如何能成为商业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观夏北京国子监店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小着旗舰店效果图 ©️F.O.G.建筑事务所

编者按:郑宇和詹迪为公司起名时,恰逢伦敦地铁罢工的一个大雾天。F.O.G.这个名字反映了他们对于空间的一个态度:由水滴组成的、没有固定形态的东西,没有边界。对一个公司而言,他们也希望没有排面,每一位成员对公司的贡献都是近似的,大家都能工作得开心。一群热爱建筑设计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团不拘一格的创意云雾。

不同于传统的办公室协同办公,F.O.G.建筑事务所的运营模式很特别,公司创立于伦敦,落地在上海和重庆,除此之外,在世界各地诸如西雅图、墨尔本、南京等地都设有办公室。职员们分布在全球各地,以一种离散的方式办公。线上协作的模式带来很强的即时性,不受朝九晚五的办公时间所限,也不受时差和距离所限。在疫情频发的时刻,更成为了某种生存之道。

在F.O.G.看来,商业空间的设计需要有一种“反商业”的思考,超越既定的功能属性,形成一种空间的愿景,再用个性化的设计手法去表达这种愿景。空间设计对品牌理念进行了转译,也兼顾了品牌拓展功能边界的需求。正如两位创始人对一言一吾i-Talk所说:“我们去塑造空间,很多时候需要去为品牌做解读,这个解读肯定不是几个字就能解决的,它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Birdie Cup Coffee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深圳观夏ToSummer快闪店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以下为音频内容摘要,阅读时长约15分钟-

 01 
 商业空间 

i-Talk:F.O.G.是个怎样的事务所?两位创始人的分工是怎样的?

郑宇:最开始,我们内部在开玩笑的时候会说这是一个“小作坊”,朋友同学大家凑在一起。后面通过不断被大家认识,有了一些成绩,慢慢拓展到了20多人的团队,但我们还是保持了以前大家都是小伙伴和朋友的状态,我们希望大家都是合伙人。

第二个不同在于我们创业的时候,我在英国,詹迪已经回了重庆,长期以来几个最核心的小伙伴和合伙人都是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所以我们极度依赖线上办公这件事。正因为有一个很离散的工作氛围,所以我们更加要求大家有比较平等、互助的工作方式。

关于分工,过方案比较多的可能是我,詹迪会处理具体的现场问题,解决项目的疑难杂症,或者是拉我一把,让我(在设计上)不要太飞、太飘。

詹迪:公司本身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我们在学校里的氛围。相对来说我觉得我们是非常有主观能动性的一群人,其实平时很少对公司进行管理,更多时候大家都是非常自发的、有主动性的去工作。我和郑宇更多扮演的角色是从oversee的角度来把控公司的方向。

观夏三里屯太古里店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i-Talk:目前找你们设计品牌空间的业主有什么共性?或者说,在设计需求上有什么共性?

詹迪:共性肯定是有的,大家都希望能有很好的传播,同时也希望有很好的销售。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会下意识地、直觉地去把心目中对品牌的理解,以我们希望呈现给公众的样子做出来。

观夏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做第一个店的时候,很多设计手法都非常“反商业”,比如整个空间前方就是一个很大的屏风,人在走过这个空间的时候几乎看不到里面有什么产品,反而对空间产生了好奇,甚至经常有人在门口排队等候入场。慢慢大家发现这种“反商业”的做法可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

所以我们其实是在不停地实验或者观察,观察我们自己设计的店铺,通过业主的反馈一步一步把我们的想法或手法应用到更多的店铺里面。

观夏三里屯太古里店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郑宇:对我来说每个业主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要谈一个共性,可能就是大家都会要求能不能有“打卡点”,好不好拍照。

我们可能没法提供打卡点,我们考虑设计会从比较空间化的角度去看,希望空间能有整体性的呈现。

所谓整体性其实是一个大的愿景。可能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图像化的东西,从左边看从右边看,感受它整体想要传达的氛围、调子是怎么样的,包括顾客和空间之间互动的点在哪儿,这个点和空间是变得更碎了、更有装饰性,还是通过结构化能够被拢在一起。

比如刚才詹迪提到的观夏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店,有一个很大的金属屏风,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结构,它把空间分成了好几个区域,同时又把整个立面封起来,是一个很强的态度。我说的vision是一个空间态度的呈现。

屏风背后的空间格局 ©️F.O.G.建筑设计事务所

观夏三里屯太古里店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i-Talk:和「观夏」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

观夏对我们来说蛮特别的,第一次合作的就是他们的线下首店: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店。品牌对于线下空间的表达有自己的探索,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探险。

湖南路店和国子监店又比较特殊,他们一个是上海旗舰店,一个是北京旗舰店,本身是对老建筑的“侵入”,把一个民居/大宅院重新转化成可以被当代年轻人所喜欢的商业空间。这个商业空间对于街道来说又是很重要的公共空间,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如何让这个空间更加轻盈?如何让东方美学展现出新的态度?设计的愿景需要是当代的,年轻的。

观夏上海湖南路店 ©️SFAP

观夏北京国子监店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i-Talk:我们去过湖南路的观夏庭院,这是西班牙式建筑改造的空间,你们如何用设计手法来回应“庭院”的主题?

郑宇:观夏当时给我们的课题叫做“东方庭院”,我们就从这里入手。因为湖南路店是个老房子,我们要解决很实际的空间问题。作为一个西班牙式的私宅,它有很多墙体,我们怎样让它在被重新塑造之后产生新的、拥抱公共性的边界感?本质上它是一个很局促、很逼仄曲折的空间,在这之间我们怎么去达到平衡。

观夏上海湖南路店 ©️SFAP

我们用了一种很老套的设计手法,就是园林中所谓的“移步换景”和“框景”。具体落实下去的时候比较有意思的就打磨的过程。你去那个空间的话,会发现基本上没有一个墙体的门框是一样的,要么是门框本身不对齐、大小有变化,要么是梁高有的藏到了天花里、有的故意降下来;有些梁我们换成了很粗糙的质感,有一些保持了原有的拱门形态;有一些拱门是干净的,有一些是有雕花的。

空间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精雕细琢和反复推敲,这个过程我觉得还是蛮“园林”的,其实就是很“手工”的状态。

观夏上海湖南路店 ©️SFAP

i-Talk:最新的国子监观夏出来的风格又是完全不同的。作为建筑师,如何研究场地,如何将当地的环境融入到空间设计里?

郑宇:至于国子监观夏,它是一个很小的三进四合院,每一进之间的空间关系很局促,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很适应作为一个商业空间的展陈需求。另一方面就需要重新把它木框架的状态传达出来,对我们而言这可能是这个项目最核心的点。

观夏希望每一个店都是一个landmark,具有地标性,变得iconic。湖南路店是很细致的表达,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国子监就会变得很直接。木结构是四合院最本质的空间可辨识特征,那我做的所有事就很简单了:把所有墙的装饰去除,让骨架全部暴露之后再去里面填充展陈,这填充方式又是很谨慎的。

其次空间还得有递进关系,有它的阈限。在这里可能只是地平的高差变化,你可能会感觉这儿得迈个门槛儿,那儿得跨个台阶,不再能明显感知自己进入了某个门内。

观夏北京国子监店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i-Talk:小着的店铺位置非常好,就在巨鹿路758号,那里一直是潮人聚集的网红街区。这个店铺的设计就和观夏完全不同了,当时是如何去消化品牌DNA,又如何用设计手法来表达的呢?

郑宇:小着和观夏都是消费品类的,有一个共性就是对自己的品牌“要表达什么”这件事特别执着。小着这边我们更加回应它的产品本身。

品牌给我们的描述是他们对于用户的想象,她们是热烈的、活泼的,在平凡生活里愿意去寻找小小的激情,或灵感乍现的瞬间的那一类女性。理解到这一层面之后,我们要重新回到对空间的翻译上。

小着主打女性日常时装,但没有局限在刻板印象中,在细节上会有小小的设计感,比如收腰的方式,A字版型,或者是袖口和扣子的细节,边缝的处理方式等。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切入点,把缝线的方式变成某个线索,在空间中呈现缝合的状态。

小着线下体验店效果图 ©️F.O.G.

詹迪:从某种角度来看,观夏的设计进入了另一个阶段。随着店铺数量的增加,设计不仅要把握在地性,更要考虑如何寻找一些统一的标准,我们要在一定程度的范式下进行突破,设计是越来越难的。

小着这个项目,更像是我们在设计观夏第一个店铺时的状态,创作自由度更大,它有空间让我们去进行创作,不断地提出新的东西。

i-Talk:杭州的超级种子是一样怎样的项目?针对这样一个面向大众的快消美妆品牌,如何做出具有先锋感、未来感的空间?

郑宇:当时品牌的要求就是能不能艺术化一些,让空间更抽象一点。

我们当时提了两个方案,最后我们选择了这一个是因为它有比较强的延展性,这里所有的盒子是可以动的,可以创造不同的展陈情境。

品牌希望这个空间具有未来感。他们对待产品的态度很认真,甚至还有自己的科研基地,这种执着的精神还蛮动人的。怎样把这种科技感和他们的执着表达出来,翻译成可被消费者接纳的空间感受,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挑战。

所以你会看到中间像一个大的T台,右面是一些小空间,就像小型的实验室,呈现最新的产品等等。很多小细节都是品牌负责人和我们团队一起,一点点推敲出来的,我很敬佩品牌的这种工作态度。

超级种子杭州店 ©️SFAP

i-Talk:如果一开始的设计跟甲方的想法有一些出入的话,你们团队会不会做一个强势的乙方去说服甲方呢?

郑宇:我的同事比如詹迪其实还挺好的,很愿意去尝试。我自己的个性比较“恶劣”一些,听到NO的第一反应也是NO。

超级种子杭州店 ©️SFAP

i-Talk:詹迪这时候会不会起到救火的作用?

詹迪:算是吧。在很多时候商业项目的品牌塑造过程,要把必须的功能触点植入到空间里面去,也许我们更在乎的是空间本身的表达是不是纯粹,但从品牌的层面,他们会考虑在品牌和传播方面能不能再添加另一个属性。

郑宇:我也在反思,有的时候反感也是因为露怯。又要保持功能又要美,其实挺难的。所以在不停地打磨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很多。在超级种子项目里能看见我们的变化,展陈如何跟空间体验本身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一直在想的一件事。

观夏北京国子监店 ©言隅建筑空间摄影

i-Talk:听说最近你们还在上海做了一间很酷的茶室,聊聊那个项目的挑战在哪里?如何做一间“时髦”的茶室?

郑宇:这个空间本身也是老房子进行商业改造,对于结构空间要重新规划功能。它跟零售空间不一样,销售的东西不再是产品,而是空间本身。

300平米不到要放20个房间,一个房间可能真的10平米不到,要让人很乐意坐下一两个小时,这个空间一定得有特别的设计,通过人工造景的方式把舒适度提升上来。

清和茶室效果图 ©️F.O.G.

造景这个事就很东方了。怎样让自然变成人工的东西,坐在里面又感受不到人工的痕迹,这也是我们练习了很久的事。

看古画古籍里宋朝人怎样席地而坐,看日式茶室怎么塑造场景,这些场景指向的自然意象,怎么把这个意象变成当代的表达?是我们不停在试的事情。

清和茶室效果图 ©️F.O.G.

i-Talk:空间设计对一个品牌的价值在哪里?品牌理念与设计理念如果产生了一些错位的话,你们会去怎么去解决?

郑宇:我们想表达的东西是作为设计师去看待和拆解品牌,通过空间策略去转换成某个形式或手法,这个过程其实特别“建筑”。结构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我说“一稿过”其实不是真正的一稿过,业主确定了大方向后我们会经历不停修改的过程,有些东西最后去看可能跟第一稿的差距蛮多的。设计想表达的和品牌想表达的会在不停打磨的过程中一点点呈现,但我们最开始想表达的愿景最终一定能够达到。

詹迪:我一直觉得设计和品牌之间的连接有时候蛮模糊的,有的时候还是看我们怎么去塑造,怎么用我们的方式去解读它。某种意义上说品牌的传播也是相同的逻辑。

我们去塑造空间,很多时候也是需要去为品牌做解读,当然这个解读肯定不是几个字就能解决的,它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观夏湖南路店 ©️SFAP

02
 立身之本 

i-Talk:这种的思考方式也是你们学校AA带给你们的吗?AA也出过扎哈这类很另类,极其风格化的人物,她对你们的设计风格有影响吗?

郑宇:我觉得大家对于AA有误解,看到的可能都是参数化很夸张的表达。我们学校的整个训练是一个脉络很丰富很扎实的过程,不是捏一个型放在那边就行了,有很强的内部逻辑。

扎哈的老师哈库斯,他不但对AA,对许多建筑师的影响都很大。他通过很强的逻辑训练慢慢衍生出一个设计,比如他在做西雅图图书馆的时候,看到的可能不是图书馆的空间,而是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而言意味着什么。我记得他说过,2000年左右真正免费的公共空间可能就剩图书馆了,如何体现这种公共性,把藏书集中到地底下,把公共空间释放出来,这些都是回归到空间逻辑本身去看的。我们也会希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空间运作的逻辑,然后回馈到正在做的设计上。

詹迪:可能和其他非建筑师出身的设计师相比,我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对于空间本质加上商业本质的思考,它会非常深层次去影响空间的组织方式、组织逻辑和后面一系列的操作。

郑宇:说到AA的影响,我想到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一个是year 2的时候我的导师说:"You haven't let your hands meet enough labour."意思是你得有一定训练经验,如做模型、材料测试等,再做建筑实践才得心应手;第二句是我第一个老板的自言自语:“这么多年,好像我只会做建筑这一件事情,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好,就找不到自己的立身之本。”这对我而言触动特别大,对我和詹迪也好,对大家的要求也好,得把这件事很认真地去做好,不然就不知道自己立身之本在哪里了。

内容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一言一吾ITALK”


精选文章:

手绘的王!能和宫崎骏媲美的他又要出新作?

这个球的设计,会让你有兴趣踏入么?

世界上最具争议的13座建筑

可口可乐是如何成为「世纪硬通货」,并让人上瘾百年的?

多重风格的混凝土美学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大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