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基本知道“一万小时定律”。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格拉德维尔《异类》)
一万小时约417天。
但有一位插画艺术家,可以为了一幅画,泡在画室里900余天。
人肉打印机、细节狂魔、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钢笔画匠人......
拥有诸多外号的日本画家池田学(IKEDA Manabu)明年就满50岁了,距离我认识他也有小7年。
那是2016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Chazen艺术博物馆,展出了一个特殊的观光项目。
在展馆的地下一层,有一位正在作画的画家。
来到这里的人们,不仅可以随意询问这位画家任何问题,还可以建议他画点什么、怎么画。
而这位画家也会不厌其烦地做出解答,并认真考虑人们的建议。
如下图第一幅画里,中间那簇未开的绿色花骨朵儿,其实是一座座帐篷,象征着遭受天灾的人们短暂却安全的居所。
每当有洪水或地震,那一方失去了家园的人们,就会居住在这样的帐篷里。
彼时帐篷驻扎在一起,一群一群如同相互倚靠一般;里面住着的人在祈盼家的重建,就像树枝上的花苞期盼着盛开。
《重生》局部
画面再回到这场展览,相信你一定发现了,供这位画家挥洒的画纸尺寸庞大,长与宽都以米为单位,大约有2块黑板拼合的面积。
可稀奇的是,这么大一幅画作,他却只用笔尖大小为0.1mm的钢笔来绘制。
《重生》局部
一般画家更偏爱安静的作画环境不说,这么庞大又精细的作品,首先就要求画者全神贯注。
那他,钢笔画艺术家池田学,为什么还要一边画画,一边跟参观者聊天呢?
《重生》局部
作为超现实主义画家,池田学不按常理出牌反而正常。
原来这场展览,并不是在向大家展示池田学画画的行为艺术,而是池田学本人对这种形式的交流有需求。
——他需要通过与参观者交谈来获得启发,以身边经历的人事物为灵感,去灌溉他的画作。
《重生》局部
换句话说,他正在进行一场“以人生作画”的盛大实践。
截至2016年,这场实践的主体——名为《重生》(一说《新生》)的画作,池田学已经画了三年。
《重生》全图
而到了2016年11月17日,原定《重生》展出的倒数最后一天。
池田学还在抓紧时间不停地修改、补充。直到画卷被人拿走,《重生》才落下它最后一道纤细的笔触。
很多人在观赏池田学画作时,总有一种沉浸在科幻电影中的感觉。
画中世界或是悬浮在海洋之上,极具现代化的“天空之城”;或是住在泡沫与海浪中,姿态各异的大千世界;
《方舟》
他笔下还有蜗居在深海天窗里的城市,那里月亮不是月亮,而是灯塔;四周的海水虎视眈眈,只要一有机会就将翻覆那扇天井里的城镇......
的确,池田学的作品像是为现实世界妆点出一隅美丽天地。
他的画就仿佛那扇天窗,向里头望,我们总能看见那些不现实的现实世界,比电影还要魔幻。
以画作纷繁复杂,笔触充满幻想著称的池田学,对细节偏执不已。
强调偶然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和梦境的真实再现等特点的“超现实主义”,就是池田学画作的一大风格。
《存在》
《存在》局部
1973年出生的池田学,98年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设计专业毕业后,又读了两年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于2000年27岁才正式结束学生生涯。
但去东京前的18年里,他都是在“只有大自然的地方”度过的。
以大自然为主题的钢笔画系列
现在池田学已经有些记不清自己开始画画的时期,但他却记得自己从小就喜欢画细致的线条。
彼时少年人总爱去观察些什么,表达出来的内容也显得细腻。就连给学校老师的贺年卡、参加艺术大学考试时的素描等作品,都有满满细节。
但考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美术学院后,池田学却做出决定:
自己以后只用钢笔作画。
《Meltdown 溃散》
钢笔画是一个独立画种,这种风格的画通常下笔果断肯定,线条刚劲利落。
池田学的钢笔画大约是结合了“钢笔淡彩”与“彩色钢笔画”的两种类型。即正式落笔前,先在底稿上铺一层水彩,后以钢笔与彩色墨水为作画工具进行创作。
“我只用钢笔和不同颜色的墨水,我认为作画的形式越简单越好。”
《兴亡史》
《兴亡史》局部
20岁的池田学,大部分的钢笔画创作都与自然和文明关系相关。
30岁的池田学,已经因为非凡的才华在日本美术界赢得一席之地,甚至冲出日本,引起西方美术界的关注。
尔后他开始被西方国家邀请,担任“访问艺术家”去做客别国。
《再生》局部
2011年,池田学还在加拿大温哥华,访问时他得知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地震与特大海啸。
那时的日本东北沿海地区早已成了一片废墟,他的心随着日本震区的遍地狼藉一并沉痛跳动着。
蓦然,他看见大地满目疮痍之上,傲然立着一棵树。
那一刻,池田学产生强烈的想要画下《重生》这幅作品的决心:
他要以生命与这棵生机之树为题,创作一幅有史以来最宏大最精细的作品。
后来池田学受美国麦迪逊市的Chazen艺术博物馆邀请,做客其间。
他拜托美术馆,让参观者们也来地下一层观看他创作。他希望藉此机会,实现在创作中与人们交流的构想,从中即时获得灵感。
池田学与其画作的真实比例
“每一天,大家都来看我画画,也会跟我交流,给我很多意见,建议我画点什么内容上去,这极大地启发了我。”
果真,这幅细节无数、“剧情”无数,令他自己也不禁掩面哭泣的作品一经面世,就震撼了世界。
“可以说,我这幅作品实际上是和许多人一起完成的。”
再回首,池田学的决心与设想,是感人至深的;
然相较之下,池田学的画笔,与作品中发烫的生命与真实,却更令人震撼。
他将自己的人文关怀妥帖安放,收纳在这些巨幅画作之中。
或许肉眼乍一看,这些就是一幅幅超现实主义的风景画嘛;
可于放大镜下再看一遍,他微观世界中的春华秋实才尽数展现眼前。
《疆域》
“我画了整整三年,我想,无论是描绘自然,还是灾难、逝去的人以及新生的婴儿,或者生命得到的和失去的,都全部展示在这里了。”
“重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命永远会遭遇痛苦和艰难,然而,正因为如此,才体现了生命诞生的价值所在。”
说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却又好像在意料之内。
算上幼年时期的创作,池田学的画作至今竟也不过百余幅。
仔细算来,他每幅作品的创作周期基本在1至2年之间;每天有至少8个小时待在工作室;每周至少有6天时间在画画。
当然,这些都可以统计;唯独他每一幅画有多少笔,完全没有人数得清,包括他自己。
池田学在钢笔画中上下求索,热血驱策他终其一生都愿意为此匠心独运、扎根其中。
但是他的热爱不仅是对画画,更对和平与大自然。为此,池田学甘愿一再豪掷时间,做别人认为无趣而他认为值得的事。
“在日本的时候,把自己住的公寓的一个房间作为工作室。也就是说,无论是睡觉还是醒来,我总是过着优化的生活。”
明年的池田学就50岁了,自学生时代后的这二十多年里,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确都是这样过的。
我想,如果你意欲去欣赏池田学的画,那不看细节大概是不成的。
——对于一个二十年如一日,勤于用细节来耕耘作品的画家来说,这就是其作品之灵魂。
《佛》
钢笔蘸一蘸墨水、吸一吸内容,就可以添不少笔画;
池田学蘸一蘸热爱、吸一吸初心,就可以坚持这么多年。
战国一部关于各工种规范与工艺文献的著作《考工记》有言: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它的大意是:
拥有大智慧的人创造了有利于人类活动的精美器物,而技术高超又心思敏捷的人则把制作过程记录下来。
保持前人精益求精的制作传统,世人称之为良好的工匠。
而匠心,当能从古往今来所有这般匠人的身上,窥见一二。
内容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金城漫与画”
精选文章: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大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