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令人难忘的音乐企划正如同平行世界般运作——从MV、海报到舞台设计,每个元素都服务于统一的创意愿景。让我们看看顶级音乐人及其创意团队如何重塑乐迷体验。
七月底,Chappell Roan发布新单曲《The Subway》时,同步推出了一支音乐视频:红发少女如童话中的长发公主,在朦胧虚幻的纽约街头逃离旧爱幽灵。这首分手情歌以头发为隐喻,诠释了心碎的情感重量。正如我刻意的双关暗示,这位流行歌手与长期合作的创意人Ramisha Sattar在纽约街头张贴"失恋了?剪刘海吧!"的撕拉式海报预告新歌,将情感具象化为视觉符号。Roan在Instagram坦言,过去一年的混乱让她险些没有时间"为歌曲构建应有的世界",庆幸最终没有仓促完成这个项目。
纵观当代音乐创作版图,这位"网络中西部公主"并非唯一执着于打造独特视觉语言的艺术家。当今音乐人普遍致力于构建贯穿周边商品、专辑封面、舞台设计到社交媒体的一体化形象。若认为这种世界构建是新生事物就大错特错了——自上世纪中叶起,从披头士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到David Bowie创造的Ziggy Stardust人格,强视觉叙事便是音乐工业的传统。近十五年来,Lady Gaga持续塑造着不同艺术阶段的角色设定;坎耶·韦斯特的《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和Solange在《When I Get Home》中对美国的科幻重构,都为乐迷提供了可深入探索的视听迷宫。
但过去五年间,世界构建几乎成为音乐人的隐形门槛——唯有突破信息过载的数字空间,为观众制造逃离现实的时刻,才能获得回报。Sabrina Carpenter、Chappell Roan或Olivia Rodrigo等看似"一夜爆红"的歌手,实则通过叙事与视觉世界的构建乘上了TikTok病毒传播的浪潮。作家Coco Mocoe在Substack文章中指出,Carpenter第六张专辑《Short n' Sweet》的成功,正源于她打造的"厌倦生活的完美主妇"美学——这种风格在数字媒介、平面设计和舞台呈现中保持高度一致。"她拒绝打破这第四面墙。"Mocoe写道。
"如今难以预判什么会引发乐迷共鸣...因此构建贯穿各平台的统一世界至关重要,它必须深植于艺术家的基因中。"
——Holly Williams
2024年2月,平面设计师Bijan Berahimi在波特兰当代艺术中心策划了《Eyes and Ears: 2020-2024音乐视觉普查》展览,通过巡演海报、MV和黑胶包装等素材,梳理音乐行业这一转向。展览涵盖Chappell Roan、Steve Lacy等音乐人的视觉资产,Berahimi表示:"音乐视觉文化常被置于历史语境讨论,比如迷幻海报或爵士封套,但鲜少有人系统探讨当代创作。"
参展作品Charli XCX的《Brat》正是通过极致考量的视觉叙事获得主流成功的典范。从拼写为小写"brat"的酸橙绿封面,到邀请网络争议"it-girls"出演MV,每个细节都精准服务于"叛逆美学"。Lorde在BBC Radio 1访谈中坦言,《Brat》"大师级的视觉定义"激励她为新专辑《Virgin》强化叙事:"当同行设立这样的标杆,我们必须迎头赶上——许多音乐人都有同感。"
《Eyes and Ears: 2020-2024音乐视觉普查》展览现场 © Fisk
"视觉身份已成为乐迷紧密依附的核心要素。"
——Bijan Berahimi
Studio Island创意总监Holly Williams指出,虽然沉浸式世界构建始终是重点,但近十年的变化在于艺术家需要覆盖的线上线下触点呈指数增长。"可能是MV,也可能是15秒的采访片段——必须确保所有平台都呈现符合艺术家基因的 cohesive 世界。"她合作的The Last Dinner Party乐队首次会议就带来70页视觉参考手册,从启发他们的电影到平面设计灵感,形成完整的视觉表达准则。这种坚持体现在其致敬大卫·林奇的Brits颁奖礼演出,以及新专辑《From the Pyre》信息密集的封面上。
Berahimi注意到音乐人对平面设计的理解深度前所未有:"社交媒体的普及让艺术家接触大量视觉资源,激发他们为乐迷创造更用心的作品。"他为Aminé、Raveena等移民后代音乐人工作时,发现文化根源正成为视觉语言的重要部分:"弗雷迪·默丘里鲜少提及印度血统,但现在Fisk合作的音乐人主动探索文化历史——比如Raveena的南亚传统让我们能从宝莱坞老海报中汲取灵感。"
The Last Dinner Party专辑《Prelude to Ecstasy》视觉设计 © Island Records/EMI
洛杉矶创意工作室See You Later的联合创始人Darrius Medina和TJ Hoover认为,对独特性的追求源于后疫情音乐文化与TikTok的爆发。"仅仅'酷'已经不够了,"TJ解释,"设计必须源自意义,串联更大叙事。"他们为Missy Elliott、Sabrina Carpenter设计的舞台如同克隆工厂,传送带和复制造型舞者具象化了Doechii"独一无二"的专辑主题。"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强化而非分散艺术家的核心叙事,"Darrius补充。例如Carpenter的60年代复古魅力宇宙,就为舞台设计提供了连贯的视觉基础。
表面看,奇观似乎是成功音乐企划的保证,但两位创始人强调关键不在预算,而在于坚持单一愿景。"像Olivia Rodrigo与紫色的强关联这样简单的选择,就能建立辨识度,"TJ指出。在这个病毒传播可能带来短暂名气的时代,即使小规模的世界构建也能让观众步入一个可供多年回味的视觉景观。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