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艺术散发着一种宏伟的气质。在风景、城市风光或海景的映衬下,雕塑能够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置身于户外,艺术变得触手可及。它被用来纪念、庆祝、震撼人心、激发参与感,并界定其所处的户外空间。探访那些绝妙的户外艺术装置。
罗登火山口,詹姆斯·特瑞尔,美国
这件大型艺术品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彩绘沙漠之中,正由光与空间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创作。从外观上看,罗登火山口仿佛是一座休眠的火山渣锥。而内部,这座火山锥已被改造成一系列经过精心设计的空间、隧道和开口,它们在白天捕捉阳光,在夜晚捕捉行星与星辰。罗登火山口远离光污染,地处高海拔,特瑞尔将其塑造成了一个可以“直接体验地质与天文时间循环”的场所,这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美国风景艺术传统不谋而合。
永恒的自行车,艾未未,智利
艾未未一直对自行车情有独钟,自2008年以来,这位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中便不断出现自行车的主题。《永恒的自行车》灵感来源于总部位于上海的永久公司,通过将多达1000辆自行车层层堆叠,创作出高达10米的装置作品。这些雕塑在世界各地涌现,其规模与重复性的设计不仅暗指了中国制造业的大规模生产,还蕴含着一种怀旧情怀,因为自行车曾是艾未未童年时期的重要交通工具。此外,这些雕塑还蕴含着一种讽刺意味:尽管自行车与运动息息相关,但雕塑中被紧紧绑在一起的自行车却无法移动。
爱我,理查德·哈德森,美国
理查德·哈德森的《爱我》系列装置作品,其镜面表面在自然环境的映衬下显得超现实,如梦似幻。图中所示的巨大心形雕塑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唐纳雕塑公园:它以一种不切实际的方式稳稳立于尖端,由抛光钢制成,反射着周围的大地与天空。雕塑中心有一个深邃的空腔,而另一侧则有一个相应的凸起,仿佛雕塑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撞击而凹陷。哈德森表示,这代表着“宇宙通过黑洞的创造,以及生命在受孕瞬间的诞生”。
勺桥与樱桃,克莱斯·奥登伯格与库斯杰·凡·布鲁根,美国
公共艺术最妙之处之一,就是将不自然或奇异的形态置于公共、自然或日常环境中,从而创造出一种令人愉悦的对比。这无疑是《勺桥与樱桃》所展现的,该作品中樱桃的茎干是一个喷泉,水柱喷向勺子的碗状部分。这座雕塑由克莱斯·奥登伯格与库斯杰·凡·布鲁根于1985年设计,是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雕塑花园的中心展品。奥登伯格以超现实再现日常物品而闻名,尤其是食物,而他从小就有的随手画勺子的习惯激发了他创作《勺桥与樱桃》的灵感。
Prada Marfa,埃尔姆格林&德拉塞特,美国
坐落在奇瓦瓦沙漠中部一条荒凉的高速公路旁,这个标志性的大地艺术作品对雕塑与建筑之间的界限提出了质疑,它介于艺术装置、博物馆和时尚地标之间。《Prada Marfa》以普拉达店铺为原型,内部陈列着该品牌2005年秋季系列的商品,但大门却永远紧锁。这座仿制精品店由艺术家埃尔姆格林&德拉塞特创作,受艺术生产基金和Ballroom Marfa委托,于2005年打造而成,被定义为一项“流行建筑大地艺术项目”。
双生女郎,瓦莉·艾克斯波特,瑞士
置身于恩加丁山谷如画的仙境之中,《双生女郎》是奥地利电影导演兼行为艺术家瓦莉·艾克斯波特创作的一尊巨型雕塑。该作品现于苏斯博物馆永久展出,由一对双剪组成:它们刺入地面,显得阴森可怖,而镀金的外表又彰显出奢华之美。《双生女郎》让人想起了克莱斯·奥登伯格的巨型公共艺术干预作品,或杜尚对日常商业物品的重新解构。但瓦莉·艾克斯波特将这一家居用品转变为了女权主义艺术的象征:“双重”主题在女性前卫艺术中频繁出现,象征着女性身份的分裂。
Gateway泳池,若阿娜·瓦斯科塞洛斯,苏格兰
在爱丁堡郊外的朱庇特艺术园,跳入若阿娜·瓦斯科塞洛斯那令人眼花缭乱且功能完备的游泳池中,这里曾是一个饲养牲畜的空间,现已被改造成一个沉浸式装置。瓦斯科塞洛斯将自己的占星图图案融入游泳池的设计中,该游泳池由11,366块手工绘制并上釉的瓷砖组成,这些瓷砖是在艺术家故乡葡萄牙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工厂中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通过《Gateway》,她邀请游客“沉浸在一个充满欢乐与活力的维度中,与地球的能量相连”。
陨落之空,莎拉·斯泽,美国
美国艺术家莎拉·斯泽为斯托姆金艺术中心创作的永久性特定场地作品是一场反思的练习。《陨落之空》由一个看似从地底喷涌而出的36英尺(约11米)直径的球形空腔构成,其不锈钢镜面表面捕捉并映射着周围环境中的影像。《陨落之空》加入了雕塑公园永久收藏的一系列特定场地作品,其中包括玛雅·林、安迪·高兹沃斯、野口勇和理查德·塞拉等人的作品。
救生圈,埃尔姆格林&德拉塞特,瑞典
在普林西比·埃斯特尔文化基金会皇家动物园风景如画的运河岸边,矗立着一座埃尔姆格林&德拉塞特的雕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这个由救生圈相互连接而成的装置螺旋式地向上延伸,形成了一个关于依赖和相互关怀的集体象征。但正如大多数埃尔姆格林&德拉塞特的作品一样,这里也有个转折:这些救生圈是由金属制成,无法漂浮。在《救生圈》中,这两位艺术家将救生圈——这一在危机中象征救援和安全的工具——变得完全不切实际。
全息实体宇宙之忆,米奇·正子,美国
跨学科艺术家米奇·正子的《全息实体宇宙之忆》既充满趣味又超脱世俗。这九件户外艺术装置永久安装在优步公司位于旧金山使命湾的园区内,供公众观赏,它们探索了日本神道教中“付丧神”的概念——即化为日常物品的“变形者”。米奇的错觉艺术付丧神雕塑通常由色彩鲜艳的毡毛制成,大小与真人相仿,但现在却以超现实的青铜雕塑形式呈现。艺术家的角色既是神圣的又是世俗的,既是有生命的又是无生命的,反映了艺术家作为一位身处两种文化交汇处的日本移民女性的生活经历。
最佳武器,斯诺赫塔,美国
“最好的武器是坐下来谈判。”纳尔逊·曼德拉曾这样说。这句历史性的名言激发了建筑公司斯诺赫塔设计一款“和平长椅”的灵感,这款长椅最初安装在联合国总部广场,后来被移至挪威的一个永久地点,靠近诺贝尔和平中心和奥斯陆市政厅——诺贝尔奖和平奖的颁发地。这款弧形长椅向历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致敬,同时鼓励过往行人进行交谈,增进社交亲密感。这款6.5米长的装置由威斯特公司采用完全碳中和工艺制造,材料来自世界上最环保的铝材,由挪威可再生能源公司海德鲁提供。
Living Spring,伊娃·罗斯柴尔德,英国
在鲍溪河畔的利河边,伊娃·罗斯柴尔德的《Living Spring》引人注目。这座雕塑是伦敦首条公共艺术步道“The Line”的一部分,由罗斯柴尔德以其标志性的条纹图案为灵感,用细长的黑色、红色和绿色钢管制成。她为周围的后工业景观提供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如树枝般的对比之作。她说:“条纹形式是我整个艺术实践中一直在使用的元素……它将一个连续的形式分割开来,打断我们观察它的方式,让我们多看一会儿。”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