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双12”购物节,可以说是相当冷清。

相比于此前购物节狂欢的疯狂下单,电商消费正在回归理性。

从前格外冲动消费的年轻人们,现在都开始反资本了?

消费观的变化,是否显示出中国也开始进入“低欲望社会”了?

年轻人也沦陷了?

大家现在似乎没那么爱消费了。

之前是每到购物节就要“买买买”“剁手”,如今更讲究“细水长流”,按需消费,货比三家。

“双十二”的冷清局面就印证了这一变化。

比起火花减小的“双十一”,“双十二”几乎可以说是没多少人关注。

在日常购物中,大家的消费也越来越理性、注重性价比。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拼门”信徒,从质疑拼多多,偶尔拼多多,到次次拼多多。

从前觉得拼多多东西丑、假货多、页面内容粗糙草率。

现在变成了“拼多多不嫌我穷,我也不嫌拼多多丑”。

眼线笔6块9,手机壳5块,不够喝杯雪王,更不够点杯瑞幸,还要啥自行车!

拼多多成立短短8年,到今天,市值已经相当于四点几个京东。

就在前天,拼多多美股市值短暂超过了阿里巴巴,一度成为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

主打低价的1688、抖音直播间也“脱颖而出”,备受青睐。

多方比价、哪里便宜去哪里买成为普遍现状。

豆瓣上,“今天消费降级了吗”小组的成员超过了36万人。

抖音、B站、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省钱类博主备受推崇,“薅羊毛”“拼团”“平替”也成了购物搜索的关键词。

能买二手就不买一手,也成了很多人的共识。

从前资本热衷于收割年轻人,可如今年轻人也开始反资本了。

每到冬天,羽绒服就会成为“价格刺客”,动辄上千甚至上万的价格,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以往,大家或许还愿意为了品牌/美观等因素不情不愿的买单,但今年冬天,大家彻底不想再当大冤种了。

“不是羽绒服穿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

一个人穿是土,两个人穿是范儿,三个人穿就是潮流,年轻人让100块不到的军大衣变成了今冬最in的时尚单品。

前阵子,关于“年轻人逛商场只去B1B2层”的话题冲上热搜,让很多人直呼“真实”。

有网友总结了最新的逛街动线:先买杯奶茶端手里,拐进UR、Zara等快消店逛一圈,遇见好看的拍下货号上网搜,到了饭点就直奔负一层,快快乐乐的炫一顿,全程消费不会超过200。

还有人表示自己逛街主打一个“逛”:猜猜用途、看看价格、品品设计,买不买倒在其次。

再联系到大家“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的生存现状,有人说,中国和日本一样,也进入了“低欲望社会”。

和日本一样,中国人也从前阵子的热衷奢侈品,转向了热衷二奢、高仿,再进一步转向保守消费。

社会结婚率和生育率也持续降低,大多数人不想承担生养孩子的责任。

年轻人不想吃苦和承担风险,所以不买奢侈品,不买车,不买房,“无欲无求”,对周围的一切都没兴趣。

而且在日本,比起其他年龄段,年轻人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更明显。

根据消费者事务局的调查数据,从1984年到2014年,相比于年长者,日本年轻人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更快,曾是消费主力的年轻人成了最保守的消费者。

为什么从前资本热衷于收割年轻人?年轻人现在又为何不买账了呢?

低欲望社会的消费观

为什么资本之前对准年轻人?

因为年轻人爱过度消费、冲动决策,对新事物接受度也更高。

资本就利用这些特点,吸引好奇的年轻人“入坑”,进而持续消费或升级消费,实现长期盈利。

相较之下,其他年龄段面临的压力更多,花钱时考虑更多,自然也就更谨慎,不会轻易被诱惑。

但为什么现在资本也割不动年轻人了?

最主要原因是“没钱”。

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固定的收入,靠父母给生活费,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资历尚浅,收入也不高。

在不乐观的经济形势下,少花冤枉钱才是明智之举。

消费的变化也反映出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实用主义,变得务实了。

对年轻人来说,买军大衣、买各种平替,既实用又有个性,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年轻人“消费降级”,也不意味着不再追求美和生活品质了,而是因为他们开始对消费主义进行反思。

资本过去惯用的成套收割、创造伪需求、打造价格鄙视链、搞信息渗透等套路,正在被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甩在身后。

躺平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的消费。

仅两三年的时间,“躺平主义”就从社会底层蔓延到了社会中层。

根据网友定义,“躺平主义”就是不买车、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维持生存最低标准,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

在这种情况下,反资本的情绪自然也愈发强烈了。

不过,相较于中国年轻人,“低欲望社会”中的日本年轻人明显更加悲观。

这是因为日本这一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经济繁荣时期,直面经济停滞和通货紧缩。

这使得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更悲观,对消费更谨慎。

那么,参照日本,在进入“低欲望社会”之后,中国人的生活和消费又会出现哪些新趋势呢?

未来会好吗?

在日本的“低欲望社会”中,人们的消费转向了简约化和本土化。

中国人的消费渐渐也开始呈现出这两种趋势。

简约化指的是购买产品时注重实用性、功能性和性价比。

这使得一大批主打性价比的产品和“低价良品”的品牌趁机崛起。

优衣库就是典型代表。

在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服装行业到冲击最大,但优衣库却靠低廉的价格和标准化的质量实现了逆势增长。

本土化则是更倾向于买本地传统的产品和服务。

在政府支持和自身努力的双重作用下,国货企业乘上了快速发展的东风。

尽管在低欲望社会中,消费会更理性、务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不愿意买东西了。

相反,消费者会更注重通过消费来提升自我价值和生活质量。

在日本,由于老龄人口迅速增加,老年人的积蓄也多,银发经济、养老产业很快成了热门。

晚婚晚育、生育率降低,也带来了单身经济的热潮。

目前中国也已经开始出现这两种情况。

消费,早已不仅仅是单纯地买买买。

在庞大的消费市场背后,是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是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可以预见,随着商业形态的不断变化,未来的消费场景也会越来越值得期待。

作者:来士普 

责编:若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印客美学

精选文章:

无塑料时代的革新:2023年环保包装领域的创新之作!

设计圈里的 “ 董宇辉现象 ”

大作洗眼 | 荒诞的超现实摄影、盖里和蔡国强全新力作……

董宇辉小作文里的东北,到底有多惊艳⁉

引领潮流的封面之选:2023年书籍设计的十大亮点